工商時報報導,近期在台面下運作多時的多家外資媒體,紛紛浮出台面,並宣布與中資媒體合作計畫,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傳媒大亨梅鐸旗下華娛衛視獲准明年初開始在廣東落地;香港TVB與大陸中央電視臺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TVB兩條衛星頻道TVB8和TVB星河,可在大陸推廣及發行。
外界對TVB在合資公司所佔六○%的股權相當關心,這並非適用所有的外資媒體企業,僅能算是特例。TVB老闆邵逸夫多次北上與中共有關單位、中央電視臺高層接觸,TVB能取得多數股權,除了花了三年時間運作外,邵逸夫與中共中央關係良好,和在香港的地位等因素也不容忽視;反觀,鳳凰與大陸中央臺的合資公司,雙方持股量均等,AOL與聯想的合資公司也不超出五一%、四九%的範圍內,短期外資傳媒企業要在大陸取得合作機會或執照,沒有長期的耕耘,恐非易事。
毫無疑問地,大陸入會後將走上全面開放的道路,十四億龐大人口的巨大媒體市場成了全球電視傳媒的「最後疆場」。如果十四億人口收看CNN,不僅意味著廣告收入在每秒鐘以成千上萬的速度翻升。大陸媒體產業的開放程度在入會後到底為何?中共廣電總局有關官員表示,大陸在WTO的談判中,並沒有承諾媒體開放,開放AOL華娛衛視廣東落地權,只是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不僅中共官員否認大陸媒體將進一步開放的說法,連大陸媒體專家學者也認為,仔細審視大陸入會的進程中,沒有涉及大陸媒體產業全面對外開放的承諾,僅承諾在進口影片方面,每年從現有的十部增加到二十部,開放書報刊分銷市場和開放電信增值業務等市場,對外資媒體企業進入媒體市場等問題,一個字也沒提,所以,外資媒體企業對大陸媒體市場大門將大開的想法,實在是過於天真。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閔大洪認為,大陸媒體產業具有國有資產和宣傳輿論工具兩大特色,從整個產業改革來看,WTO是會加快產業調整,但開放進程和力度,都不出上述兩個框架內。
儘管媒體產業是大陸掌握政權的最後一塊堡壘,但為呈現世界大國與國際接軌的決心,中共中央辟出一小塊市場-廣東省,讓這些外資媒體企業在廣東地區落地試行。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大陸方面以開小門畫大餅的手法,讓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在西方世界播放,讓西方國家改變過去對大陸負面的看法。
事實上,從中共中央允許梅鐸的新聞集團、香港邵逸夫的TVB等跨國媒體業進入廣東省來看,藉助外資媒體的經營手法和技術,調整大陸本土媒體產業結構才是真正的目的之一。
無論如何,廣東省長久以來,扮演西方產物試行地,尤其它接近香港,與香港的人流、物流和資訊流的融合,對大陸的影響甚深。未來廣東省將是外資媒體業者百家爭鳴之地,試行的結果,也將成為媒體產業開放的指標。
綜觀外資媒體進軍大陸市場的步伐,國內的TVBS、年代、東森、中視、中天等媒體的進程,未如跨國媒體業者順利。國內媒體能見到中共中央有關單位層級有限,關係的建立也未如預期理想,且資金、技術、規模又比不上外資企業,加上兩岸政治敏感,臺灣媒體業者要鑽進大陸媒體市場小門,恐怕不如想像中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