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整體的中國人,無論在體格方面,還是在精神方面,都處在退化的趨勢之中。
中國人:應該認識到這種趨勢、警覺這種趨勢、扼止這種趨勢!
一,中國的城鄉隔離制度人為造成了中國人的通婚圈狹小。狹小的通婚圈使中國人體格更矮小,智力更平庸。人們有一種錯覺:中國是一個已經實現了婚姻自由的國家。這樣的錯覺很大程度來自"小二黑結婚"這個極其有名的樣板戲的宣傳。
實際上不然。我已經說了:這只是一個錯覺。中國並沒有實質的婚姻自由,中國人民出來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婚姻自由。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實施了一種舉世罕見的隔離政策:城鄉戶籍隔離制度。
就像歌曲"小芳"所描繪的:一個城裡人,和一個農村人之間,可以有愛情,可以成戀人,可以"謝謝你給我的愛",可以感激你"伴我度過那個(孤苦的、艱難的)年代",但是,玩感情的時候可以,論嫁娶的時候是不行的。
這種隔離是一把巨大而鋒利的刀,它砍斷了中國人之間自由聯姻的可能性。砍段了一根根自由結緣的紅線。中國城市的父母們,為了自己孩子的終生幸福,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和任何一個國別、和任何一種人種、任何一個年齡層的人結婚,他們惟一不能、不願接受的只有一條:自己的孩子嫁給一個農民。家長們不敢有絲毫含糊,原因是:和農民聯姻,就意味著自己的子女終生將遠離幸福!城市階層的人,不能、不敢和本國另外一個佔總國家總人口8成的階層結婚,僅從這一點看:能說中國有婚姻自由嗎?
中國科學院曾對六個省市19,000余戶農民家庭的通婚狀況進行調查,發現: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農民的通婚範圍不超過二十五公里,其中80%的農民通婚不出縣,57%的農民通婚不出鄉,30%的農民通婚不出村。專家們對這種現象深感憂慮。因為從遺傳方面講:廣闊的通婚圈,會誕生體格更健壯、智能更優異的後代,會進化人種。反之,會退化人種。可以說:沒有自由的婚配,就沒有優秀、健碩的後代;沒有智力和體格發達的後代,就沒有強壯的國民;和強悍的民族!
扼殺同胞間的婚姻機會,是一種使中國的人種退化的政策;它只是野蠻的城鄉隔離制度所衍生出的無數罪惡中的一種。
二,中國的城鄉隔離制度是一個使農民赤貧的政策,它導致佔中國人主體的農村人民身體長期處在營養不良的狀態。經濟窮困導致的營養不良,再導致種群體質惡化。
中國食物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層論壇發布消息:中國人優質蛋白不足和主要食物營養元素不平衡;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所長楊曉光博士作出的結論說:中國人普遍存在"潛在飢餓",特別是農民居民的身體素質太成問題了,在各個指標上已經全面落後日本;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葛可佑也下結論說:中國兒童的總體(即農村兒童)生長發育要達到國際標準的水平,至少還需15-20年時間……
為什麼:在我們這個被許多媒體歌頌為"盛世"的年代,反而出現亂世才會有的情況?這是由於農民生活太悲慘、生活的品質太低下了。1949年後的生活在中國的農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遇上了動物蛋白質營養缺乏的、倒霉的人群。
中國農民以前也窮。但是,他們的體質不錯:好的體質,要求滿足基本的兩點:運動;豐富的食物、尤其動物蛋白質食物的充足供應。中國農民自古勤勞,這使沒有健身房的他們也有很好的、充足的運動;溝溪河渠裡,有豐富的、大量的魚類可供打撈;天上的鳥、山上的獸,可以隨時捕獵,成為他們的盤中餐。--當然,那時是完全合法的。這是一種優質的、無污染的蛋白質營養資源庫。是這個幾乎取之不盡的、天然的、天賜的營養資源庫,滋補著我們的國民體魄、強壯著我們民族的骨架。
今天的農民也窮。總體處在赤貧狀態。按照聯合國劃的"1美元"赤貧線,佔國民主體的9億農民,他們絕大多數的人無法做到每天掏出1美元--也就是8塊多的錢,用於食品開支。農民不太敢吃肉--過日子買鹽、為孩子攢學費,是更為優先、迫切的生活內容。
像中國幾千年來所呈現出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樣的不公局面一樣,"成年養豬者(或養牛、牧羊者),不是吃肉人"。農民作為中國社會裏主要的肉食生產者和提供者;生產的肉食,絕大多數進了城市人的胃腸。但是,千百年前輩農民所利用的蛋白質資源,已經不復存在了。
是什麼導致了它的不存在?是"工業化"--共產黨政權說要發展中國的工業;可工業沒有發展起來,卻使中國魚類、鳥禽類的生態環境、和人生活的環境遭到了不可逆轉的滅頂之災。這在中國幾千年發展史上首次遭受到的生態大劫。
這樣的災禍,殃及了飛禽,殃及了池魚。我們手裡有射鵰的彎弓,可惜天上早已看不到雕們的蹤跡;我們"退"而且織了網,可深"淵"下的水裡,已經看、找不到值得我們艷羨的魚群……
營養專家說:中國人的虛弱,分兩方面:一方面是城市人的體格虛弱--營養過剩、身體過胖、運動過少造成的體格虛弱;另外的一方面,是中國農民的體格虛弱--由於貧困、由於營養不良、勞碌過度造成的體格虛弱。這是中國的畸形的國情所決定的。
三,中國當權者對自己的人民長期保持著一種嚴厲的、高壓的專政態勢,這樣實質在塑造一種怯懦的、卑瑣的民族性格。當我們把中國的國民性格,和別的民族國民的表現來作一個對照,可知:在精神層面上,中國人也在退化、在陽痿。
面對美國的導彈,前南斯拉夫人用他們的肉身和他們的大橋共存亡;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囂張挑釁,韓國人的抗議令日本人膽寒;面對的前蘇聯的進犯,貧弱而剽悍的阿富汗人,硬是把"巨無霸"一樣龐大的、超級大國的武裝大軍趕跑了……
如果國難當頭,如果面臨強敵,如果面臨南斯拉夫人、阿富汗人那樣的選擇,中國人會有那樣不屈的表現嗎?
記得在幾十年前,日本人侵略進了中國,燒掠姦殺,無惡不作。中國人裡佔相當比重的人,放棄了抵抗,卻去爭做順從的、合作的表現,去接受日本人頒發給自己一張張的"良民證"
……
中國人的怯懦性格是從哪裡來的?從中國的歷史看:是歷代,那些頭戴皇冠、或不戴皇冠統治者塑造出來的。無度濫施暴力,把人民整得怯懦和順從。是強權,是強權手中的棍棒和屠刀,塑造了中國人膽小、喪失抵抗意識、喪失抵抗勇氣的性格。
這絕非中華民族之福!
我擔心,歷史會重現這樣的一幕:未來某日,再有一班日本(或者別的外幫)侵略者來到中國,還會有大批的中國人爭取作良民;還來一個毛澤東上臺,還會有幾億人烘起山呼海嘯的聲浪齊頌"萬歲"……
在北京,在一些權力機構所設的"信訪辦",我們總能夠看到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風塵僕僕的上訪者。從他們那一張張愁苦的、無助的、悲憤的面容,你就會知道:在中國,在他們生活的基層,他們的生存權益,受到了惡狼般的對待;官吏魚肉百姓,是極其普遍的現象。這使得做總理的朱鎔基也坐不住了,疾呼"幹部不要凶!"
面對強權,面對外辱,面對一切非法的強暴,中國人總是選擇屈從,選擇忍耐,選擇"打落牙齒和血吞"!
十多年前,臺灣的作家龍應臺,有一句振聾發聵的詰問: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為什麼不生氣?中國人種,已經退化到不敢生氣的地步了!
不敢生氣的原因:怕比自己強大千百倍的、握有槍桿、握有強權的一方看到自己生氣的樣子,生氣了,加倍用毒招折磨自己,於是笑瞇瞇地偽裝成自己壓根兒沒有生氣;對對方的粗暴對待很滿意;沒有什麼氣可生的!
為什麼不生氣?我們的同胞認為:生氣是需要"力量對比"的;作為草民,自己還不具備"生氣的力量";並且知道在中國,生氣的危險太大了,生氣惹出橫禍的太多了:曾經,劉少奇對餓死人的經濟政策很生氣,表達了他的生氣,結果,他死無葬身,儘管他還是這個國家的元首;曾經,張志新僅僅表達了一下她對某些人的專橫生了一下氣,結果她用於生氣的主要器官--她的喉嚨,被切割掉了……
這樣的事實太多了,教訓太慘重了,於是,趨利避害、苟且偷生、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大行其道;於是,我們的民族性格就更徹底地趨於:卑瑣、苟且、怯懦、謹小慎微、逆來順受。於是,我們殘存的記憶裡,忘了"布衣之怒",習慣臣服於"天子之怒"。
都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
我們的民族,勤勞,是沒得說的;只是,"勇敢"這一美譽,需要想一想:我們到底配不配?對戀人:不敢愛,不敢表達愛;對惡人,不敢恨,不敢表達恨;對辱沒自己的日本人、對於屠殺華裔同胞的印尼人、對於壓迫自己的暴君……我們的民族總在顯示自己的顧慮,自己的膽小,自己的懦弱,自己的不敢……而得勢者,總把百姓大眾放在砧板上,進行隨意地切割。我們民族的陽剛之氣就在這樣的切割下,一點一滴喪失。
中華民族:一個人種日趨退化的民族呀……
(《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