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建水城堪稱「古建築博物館」。因為在市區中,就可以看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東城門朝陽樓(也稱迎暉門),其建築形制像北京天安門,但是卻比天安門早建成28年。還有元代的建水文廟、明代學政考棚,以及目前城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民居,有「滇南大觀園」之稱的朱家花園,是研究建水歷史文化的古民居實物。除此而外,建水城西有座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列為全國大型古橋之一,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古橋樑---雙龍橋。
位於古城建水城西3公里處,有一座造型奇巧、雄偉壯觀的雙龍橋。它橫亙於南盤江支流的滬江河與塌沖河的交匯點上,橋下的瀘江、塌沖兩河,猶如雙龍盤曲相連,故該橋稱之為「雙龍橋」。
雙龍橋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西元1736年─西元1795年),當時只建成三孔石橋,後常因滬江、塌沖河水氾濫成災,河床被沖積而逐漸加寬,三孔小橋獨居河中,已無法橫跨兩岸,於是在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又續建造十四孔石橋,與原建的三孔石橋首尾相連,雁齒蟬聯、合為一體,故又稱為「十七孔橋」。
整座橋樑由數萬塊巨型大青石修砌而成,全長 148米,橋面寬 3--5米,平坦寬敞。橋身使用約500塊打鑿平整的石塊鑲砌而成,橋的兩側堆壘條石為護欄。
雙龍橋最具藝術價值特色的,要算是橋上的三座樓閣,其造型獨特而別緻,布局得體合宜,打造工藝精湛。
位於中間的大樓閣為主閣,是三重檐方形造型,高約29米,邊長16米,層檐重疊,檐角飛翹交錯、玲瓏秀麗。樓閣層壘為三,高聳雲霄,底層為橋身通道,可拾級登樓而上。建前後兩閣互相輝映,益添其美。但是於咸豐六年間(西元1856年)三樓閣全部毀於戰火之中。
該橋於光緒二十二年(西元1896年)重新修建,至二十四年(西元1898年)完成,又重建了三座飛檐式閣樓,比原舊建更為寬敞、氣勢更為恢宏。尤以中間一樓更是壯觀,其樓閣壘疊為三層,高約20米,呈方形三重檐造型,鋪設精美的黃瓦琉璃。
其底層為橋面通道。第二層樓閣順勢在四角隆起處建四個小頂。頂層建有小樓,一楹三間,呈「山」字形排列,頂檐呈現「品』字狀的三個歇山小頂。橋西端的樓亭是為二層建築,為重檐攢尖頂型式,與中間的高大樓閣相互輝映。可惜橋東端的樓亭已毀。
人們走上石拱橋,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橋中間的樓閣,都令人驚嘆,整座樓閣架層疊梁、樓中有樓、檐外有檐、飛檐交錯、雕樑畫棟、美不勝收。
雙龍橋,它承襲了我國橋樑建築風格的特點,完美的熔合橋樑建築與造型藝術為一體,凝聚著先民們高超的技術與智慧,其建築規模和藝術價值在國內屈指可數,是我國傳統石拱橋中的珍貴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