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資料雖然準確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其抽象性卻也掩蓋了自身背後鮮活生動的事實。本文力爭還原這一令人瞠目結舌的現狀。
一, 精英的鮑翅宴
中國社會一向是政治精英的天下,近二十年來,先是經濟精英,接著文化精英也擠上了這列瘋狂斂財的高速列車。他們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大受益者。
中秋、十一期間,北京中關村一帶的鮑翅酒樓居然人滿為患,談笑風生間幾千上萬元化為烏有;超六星會所、俱樂部裡人流摩肩接踵,人們毫不憐惜地打開鼓囊囊的錢袋,瘋狂地、挖空心思地娛樂自己,彷彿明天便是世界末日;三里屯則是另外一種氣氛。小資們輕啜著數十上百元一小杯的咖啡,故做狂放地飲著幾百元一打的進口特級啤酒,隨著震耳欲聾的音樂、和著無病呻吟的細吟淺唱,搖頭晃腦。
別以為這是中國社會的基本現實,實際上它只是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櫥窗──北京的上層生活,中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遠沒有這麼奢侈浪漫,事實上非常寒酸與無奈。
二, 普通民眾的咸菜疙瘩
今年最震撼我的新聞是高考前後發生的幾件事。
高考前三天,四川某縣一位優等生臥軌自殺。該生父母雙亡,與年過七旬重病纏身的爺爺相依為命,家裡窮困不已,沒有錢交納本學期的學費。班主任老師幾次三番當眾羞辱他,並稱只有補交了學費才能拿到准考證,否則別想參加高考。可他那裡拿得出「天文數字」般的六百元學費呀?!眼見改變命運的希望化為泡影,絕望之餘,他悲憤地踏上了不歸路。
幸運地接到錄取通知書也不見得是福音。一位考生由於家庭貧困,無力承擔高額學費,父親含羞自殺;另一位考生久病在床的母親,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讓兒子安心上學,也選擇了自盡。錄取書成為催命符、死刑判決書。
「誰能幫助我解決2萬元的費用,我就嫁給他……」這是一個中國女大學生趙雪新時代的婚誓。 趙雪的父母都是農民,母親還患有心絞痛病。她通過努力考上了本科。然而讀本科需要交2萬元的費用,她家里根本拿不出這筆錢。無奈之下,她終於決定以自己的終身幸福來換取夢寐以求的知識。
通過新聞我們有幸知道,那位自盡的父親生前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兒呀,你別一口飯一口咸菜,兩口飯就一口咸菜就成。真是天見猶憐呀!但這還不是最困苦的。在遙遠的西北部,那裡的人們還在為肚子和褲子而奮鬥。他們不敢奢望教育,他們還處在為生存和基本尊嚴而戰的階段。
三, 精英對權利的壟斷
毋庸置疑,中國兩極分化的狀況十分嚴重。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切的呢?!難道真是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將相有種?!或者精英們天生擁有非凡的能力,窮苦者確實蠢笨無能?!或者只是因為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中國社會的現實無情地否定了這一切。
事實上要成為中國的精英,身份是第一位的。如果有幸降生於紅朝高官家庭,陞官發財自是順理成章;如果沒有此等幸運,能夠以姻緣攀附上豪門,富貴也會手到擒來;如果此等幸運也沒有,那你就只能希望自己有運氣與達官貴人有上下級關係或師生關係,或與他們的子女是戰友同學同事,你當然還要特別乞求上蒼賜你出色的投機鑽營的本領,否則也只能空歡喜一場。
身份所以重要,乃是因為機會全被具有身份者緊緊攥在自己手中,其他人不經過他們首肯,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機會。而只要與他們結為了一體,所有的問題便迎刃而解:沒有資金,國庫與銀行會向你敞開大門;不能做的事,國家會為你修改相關法律法規,至少做了法律不敢追究;做得好利益全是你的,如果不幸,自有國家替你買單。你既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是遊戲的莊家。你進得退亦得,左得右也得,無往而不得。
中國精英的本質在於身份,其產生於制度的強制,產生於對權利的壟斷。精英階層相對獨立,是非開放的體系。因而他們不像其他國家的具有很強流動性的精英,與民眾有交流,對普通大眾的生活有理解,同情他們的苦難,並願意施以援手;恰恰相反,他們拒絕與大眾進行正常公平的接觸交流,輕視他們,嘲笑乃至對普通民眾的苦難幸災樂禍。
四, 普通民眾的無奈與憤懣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兩極分化,普通民眾除去表達極度的憤怒之外,在既定的規則束縛下、在與聞規則修改無望的情形下,始終缺乏有效改變既成事實的可能,只得眼睜睜地接受自己被排斥於機會之外,被剝奪公平參與的權利,被越來越遠地拋到進步與發展的後面的現實。這自然令人十分沮喪和異常憤怒。
如果僅僅是因為結果不公平,民眾的憤懣則是無理的,也必然是有節制的。因為他們不得不反思自己:既然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既然成功者並沒有特權,為什麼他人成功了而自己卻失敗了呢?!最後,他一定會將對他人和結果不公的憤怒轉化為對自己的批評;然而,中國廣泛存在的不僅是結果的不公,更是機會的不公、權利的不公。它把廣大民眾排斥在遊戲之外,讓人眼看著大好的機會從身邊溜走徒喚奈何,讓人有力無法使無處使,迫使人們接受他們既不願意又沒有參與其間的極端不公的結果。自然,他們心中集淤了對精英與社會無盡的仇恨與憤懣。這種仇視不會像對結果不公的憤怒能夠自我化解,強烈的剝奪感會使民眾將全部責任一股腦都推給社會和精英,固化並不斷強化這種極具破壞性的危險情緒。
五, 群體分化對立勢必分裂社會
中秋之夜,我與朋友來到天安門廣場。停車場距廣場有一段距離,其間需要穿過一條地下通道。
遠處的天安門廣場華燈齊放,人頭攢動,巨大的花壇,水柱高高的噴泉,夜色美倫美奐。然而一進入地下通道,我就被嚇了一跳:過道兩側密密麻麻擺滿了地攤,攤主虛偽地向過路的遊客擠出難看的笑容,高聲吆喝著自己的商品,他們後面赫然有幾個人裹著大棉襖,躺在水泥地上鼾睡,頂頭是七、八個簡易流動廁所,一股濃烈的臊臭氣正在過道中游蕩。
我屏住呼吸,三步並二步快速衝出地道,衝著幽幽暗夜長噓出胸中的悶氣。廣場近在眼前,噴泉有霓虹,好像還有音樂,幾處國內著名的風景也十分形似地搬到了廣場。美不勝收!我陡然產生了一股衝動:多麼強烈的對比呀!地上是第一世界,地下是第三世界,地上地下兩重天呀!
美國總統林肯針對奴隸制曾批評道:一個國家不可能在分裂的情形下生存發展。今天,我們的國家同樣分化了。對立的雙方極端仇視憎惡對方,缺乏最基本的溝通、理解與信任。可以相信,一旦有機會,他們將會拼盡全力消滅對方。屆時,我們的社會勢必分崩離析。
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必須兼顧公平,差距應該控制在人們心理的承受範圍之內。政府現在應該有所作為也能夠有所作為,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對此表示了關注。但是,僅僅依靠結果的公平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而且必定會產生新的問題。因為,結果的公平就是不公平,這只是將不公平從一方轉移到了另外一方;其二,在承認私有財產權的今天,結果的公平可操作性很小;其三,結果的公平即使能夠達成,也無法解決民眾權利被剝奪這個本質問題。只有還民眾權利與機會的公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分化對立的矛盾,而這必然涉及到政治制度的改革。遺憾的是,中共始終拒絕在政治上進行實質性的改變,他們抱著強烈的僥倖心理,指望社會將按照他們的意志發展變化。然而,分裂為兩個群體並不斷加大裂痕的社會是不可能長久維持穩定和存在的,最終它們勢必撕裂並毀滅我們的社會。
當下的中國社會已經走到了決定進退的關口,不是抱殘守缺,頑固地堅持現存制度,維護當權者的既得利益,馬不停蹄地繼續向崩潰的懸崖飛奔,就是痛下決心進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完全開放權利,打破精英對機會的壟斷,彌合精英與普通民眾之間的鴻溝,建立起流動開放的精英體系,把中國建設成合理公平的公民社會。兩者必居其一。
--轉自《爭鳴》十一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