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4-12-29 20:00:00作者:
12月初,中共突然大規模調整地方諸侯職務。多維新聞社以醒目標題在其新聞追擊中赫然點評:"胡錦濤主導人事大調整,李克強居中共第五代領跑位置!"一時間,我思緒萬千!但不是因為胡錦濤,而是因為北大舊交李克強。
李克強之所以引起我比胡錦濤還強烈的感慨,不是他在中共官場中的位置與前途。即使他目前的位置被媒體想像誇大後,也不過是"領跑第五代"。賽程漫漫,誰知道最後誰在終點是第一?而且,官場中的領跑者往往是眾矢之的,很可能都跑不完全程就栽倒或出局。胡耀邦和趙紫陽幾乎是定論的接班人,尚且在最後一程出局,胡啟立和王兆國明確是領跑,也在狂風大雨中栽倒。比較他們,李克強目前沒有任何優勢可以說前途明朗樂觀。
此刻,我心中的政治地圖,不是中共官場風雲圖,而是這則新聞使我想起一批北大舊友的政治選擇和他們的政治命運以及他們的政治命運所代表的國家政治演進格局,並由此激起我對於中國政治前途的一番思考。
我心中的政治地圖是中國各種力量衝突及其決定的中國政治發展的前景空間。
●25年前未名湖畔的一代風流學子
二十七年前,中國發生了一件深刻改變中國政治、學術和人文生態環境及千百萬人命運的大事,鄧小平鼎力恢復被文革中斷的大學教育,並決定通過公開、平等、規範的考試,面向社會招收學生,擇優錄取。其實,這並不僅僅像一般人所認為那樣是為重新振興中國科技文化事業;這項舉措還有其政治目的,這就是為培養一代比" 四人幫"還年輕的政治接班人,徹底堵死"四人幫"期待以年齡優勢再度捲土重來的可能。因為王洪文曾經說,拼年齡就可以將這幫老東西打敗。
在中國冰封雪壓的局面剛剛被打破時,北大學子用青春的活力呼喚春光。(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1978 年3月和10月,先後兩批新生進入大學。人們預期,中國未來的命運將有一代人到數代人的時間被這些天之驕子主導;他們之中,將不僅產生復興中國的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和藝術家,而且會產生開創新時代的政治領袖。而北京大學,很快就成為全國期待最集中的中心之一。
其時,北京大學的兩屆新生也是這樣自我期許和自我定位的。初入校門,他們還抓緊時間刻苦學習,力爭奪回被"四人幫"耽誤的時間。然而,當思想解放運動深化發展、民主牆運動驟然興起、以及中國政界圍繞總結文革教訓和改革開放開始大爭論時,"天之驕子"們坐不住了。北京大學,重振"五四"時期雄風,在 20世紀80年代再度成為中國政治的新潮流中心,為世界所關注。
今天,回頭看當時的學子們的精神氣度和思想傾向,很容易指責他們驕狂浮躁和自命不凡!但這種指責並既不公平,也不正確。
當時的學子,與歷史上任何一代校園學子不同,是剛剛經歷過中國苦難歲月的一代人;他們曾在極封閉的環境中接受過標準的共產黨革命的宣傳教育並對其深信不疑;他們也曾極度狂熱地追隨領袖投身政治運動,然後經歷其理想破滅過程;他們還曾與中國各層人民一道歷盡天災人禍和身心折磨,許多人被踐踏在社會最底層。70 年代中期的"四五運動"表明,他們已經不再迷信毛澤東的革命,而是精神和思想獨立地探尋新的中國道路。
未名湖畔的這批新學子追求思想、學識、生活和社會實踐的統一。他們不僅繼續保持憂國憂民的情懷,而且試圖追續前輩中國知識份子的心胸境界和融匯當代世界知識份子的人文精神。他們以自己親身經歷的苦難經驗和心路歷程,參悟世事人生的規律和道理;在此基礎上再以更新的知識結構和公開、自由和開放的討論爭辯,重建對於個人發展和國家進步的想法和思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燕園洋溢著明快健康、自由多樣、刻苦奮進和開放恢弘的進取精神和思想活力。北大新學子在發展獨特的校園文化基礎上,很快就對國家大事和各方面的建設事業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並因此使北大在共產黨革命改造後三十年後,再次成為中國政治思想意見激湯中心和影響中國政局的政治事件重要發源地。人們普遍認為,80年代初的北大,已經恢復了蔡元培先生開創的思想和學術風氣和其後幾代北大人通過思想學術活動和政治活動在民國初年的中國政壇中建立起的獨一無二的北大形象!
那時,人們合理地期待,新一代北大學子將為中國的進步提供新的思想和政治帶頭人!然而,歷史變化很少是直通快車。20年過去了,儘管北大對中國進步的各方面做出了一流的貢獻,但並沒有如人們預期那樣輝煌地影響中國政治發展。不過,北大那批年輕的理想主義者的確是與中國一道經歷挫折和艱辛;在困頓艱厄之中,當年的北大人並沒有放棄,仍然為自己的理想苦鬥和奮進。如同他們的先輩,北大人的精神境界在這殘酷的命運中才顯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政治光譜中的北大風雲人物之一:胡平
經歷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歲月和事件的所有北大人都知道,北大在70年代和80年代之交的亮麗時光及其給人們的影響和期待,不是自然或必然的結果,而是一批北大新學子的創造性活動。當年在思牒駝
李克強之所以引起我比胡錦濤還強烈的感慨,不是他在中共官場中的位置與前途。即使他目前的位置被媒體想像誇大後,也不過是"領跑第五代"。賽程漫漫,誰知道最後誰在終點是第一?而且,官場中的領跑者往往是眾矢之的,很可能都跑不完全程就栽倒或出局。胡耀邦和趙紫陽幾乎是定論的接班人,尚且在最後一程出局,胡啟立和王兆國明確是領跑,也在狂風大雨中栽倒。比較他們,李克強目前沒有任何優勢可以說前途明朗樂觀。
此刻,我心中的政治地圖,不是中共官場風雲圖,而是這則新聞使我想起一批北大舊友的政治選擇和他們的政治命運以及他們的政治命運所代表的國家政治演進格局,並由此激起我對於中國政治前途的一番思考。
我心中的政治地圖是中國各種力量衝突及其決定的中國政治發展的前景空間。
●25年前未名湖畔的一代風流學子
二十七年前,中國發生了一件深刻改變中國政治、學術和人文生態環境及千百萬人命運的大事,鄧小平鼎力恢復被文革中斷的大學教育,並決定通過公開、平等、規範的考試,面向社會招收學生,擇優錄取。其實,這並不僅僅像一般人所認為那樣是為重新振興中國科技文化事業;這項舉措還有其政治目的,這就是為培養一代比" 四人幫"還年輕的政治接班人,徹底堵死"四人幫"期待以年齡優勢再度捲土重來的可能。因為王洪文曾經說,拼年齡就可以將這幫老東西打敗。
在中國冰封雪壓的局面剛剛被打破時,北大學子用青春的活力呼喚春光。(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1978 年3月和10月,先後兩批新生進入大學。人們預期,中國未來的命運將有一代人到數代人的時間被這些天之驕子主導;他們之中,將不僅產生復興中國的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和藝術家,而且會產生開創新時代的政治領袖。而北京大學,很快就成為全國期待最集中的中心之一。
其時,北京大學的兩屆新生也是這樣自我期許和自我定位的。初入校門,他們還抓緊時間刻苦學習,力爭奪回被"四人幫"耽誤的時間。然而,當思想解放運動深化發展、民主牆運動驟然興起、以及中國政界圍繞總結文革教訓和改革開放開始大爭論時,"天之驕子"們坐不住了。北京大學,重振"五四"時期雄風,在 20世紀80年代再度成為中國政治的新潮流中心,為世界所關注。
今天,回頭看當時的學子們的精神氣度和思想傾向,很容易指責他們驕狂浮躁和自命不凡!但這種指責並既不公平,也不正確。
當時的學子,與歷史上任何一代校園學子不同,是剛剛經歷過中國苦難歲月的一代人;他們曾在極封閉的環境中接受過標準的共產黨革命的宣傳教育並對其深信不疑;他們也曾極度狂熱地追隨領袖投身政治運動,然後經歷其理想破滅過程;他們還曾與中國各層人民一道歷盡天災人禍和身心折磨,許多人被踐踏在社會最底層。70 年代中期的"四五運動"表明,他們已經不再迷信毛澤東的革命,而是精神和思想獨立地探尋新的中國道路。
未名湖畔的這批新學子追求思想、學識、生活和社會實踐的統一。他們不僅繼續保持憂國憂民的情懷,而且試圖追續前輩中國知識份子的心胸境界和融匯當代世界知識份子的人文精神。他們以自己親身經歷的苦難經驗和心路歷程,參悟世事人生的規律和道理;在此基礎上再以更新的知識結構和公開、自由和開放的討論爭辯,重建對於個人發展和國家進步的想法和思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燕園洋溢著明快健康、自由多樣、刻苦奮進和開放恢弘的進取精神和思想活力。北大新學子在發展獨特的校園文化基礎上,很快就對國家大事和各方面的建設事業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並因此使北大在共產黨革命改造後三十年後,再次成為中國政治思想意見激湯中心和影響中國政局的政治事件重要發源地。人們普遍認為,80年代初的北大,已經恢復了蔡元培先生開創的思想和學術風氣和其後幾代北大人通過思想學術活動和政治活動在民國初年的中國政壇中建立起的獨一無二的北大形象!
那時,人們合理地期待,新一代北大學子將為中國的進步提供新的思想和政治帶頭人!然而,歷史變化很少是直通快車。20年過去了,儘管北大對中國進步的各方面做出了一流的貢獻,但並沒有如人們預期那樣輝煌地影響中國政治發展。不過,北大那批年輕的理想主義者的確是與中國一道經歷挫折和艱辛;在困頓艱厄之中,當年的北大人並沒有放棄,仍然為自己的理想苦鬥和奮進。如同他們的先輩,北大人的精神境界在這殘酷的命運中才顯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政治光譜中的北大風雲人物之一:胡平
經歷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歲月和事件的所有北大人都知道,北大在70年代和80年代之交的亮麗時光及其給人們的影響和期待,不是自然或必然的結果,而是一批北大新學子的創造性活動。當年在思牒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