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大陸掀起反日風潮的當兒,以東京大學為首的一批日本知名大學開始目不轉睛盯住了中國人才市場,紛紛以在中國設立現地辦事處的方法,直接吸納中國知識精英赴日留學,擴大和提升各大學留學生生源和學校資質。
四月二十七日,東京大學校長小宮山宏親自率領四名副校長飛赴北京,為東京大學正式設立北京代表事務所剪綵。小宮山宏說,「與日本其他大學在華設立事務所不同的是,東大是中國第一家用法人名義登記的外國大學在華事務所」,「在二十一世紀的亞洲世紀中,它將成為東大與中國大學進行學術交流的據點,成為在中國招收優秀留學生的基地」。亞洲週刊獲悉,東大北京事務所由副校長桐野豐兼任所長,規格之高顯示了該校對中國留學生市場的重視。到目前為止,包括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神戶大學、一橋大學在內,已有十三所日本知名國立或私立大學相繼在中國設立了現地事務所。日本學術振興會預測,未來還將有十餘所日本大學在中國現地設立基地。
今年三月下旬,日本廣島大學校長牟田泰三親自帶領該校八十多名職員來到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進行現場「動員」,展示廣島大學魅力。其中日語體驗講座,更把百餘人的大教室擠得水泄不通,中國學生到場之踴躍超過了預想,令該校在首都師範大學設立的「北京研究中心」負責人佐籐利行興奮不已,他說:「今年的招生人數肯定會超過計畫目標,看來走出日本、扎根中國的戰略沒有錯。」
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學早稻田大學搶灘中國的動作力度也不遜於其他學校。二零零三年底,早稻田大學率先與北京大學合作成立「早稻田─北京大學共同教育研究運營機構」,預定在今年九月實現早大國際教養學部接受北大國際關係學院本科生的互換交流活動,該機構將同時負責派遣中國留學生短期赴日研修日語。除了本科生之外,中國一些地方重點高中也衍生成為日本大學留學生源爭奪的戰場。早稻田大學已率先和江蘇省重點中學蘇州中學合作,設立了早大國際教養學部留學生預備班,學生達六百人之多。
作為早大的對手,日本著名私立學府慶應大學也不甘示弱。去年來,慶應大學分別與中國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簽約,交流學生、互派教授,並設立可以同時取得兩校學位的專業。其他一些大學如京都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等則以中國合作大學為據點,現地面試招收中國學生直接赴日留學或相互交流學生。有些日本大學如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甚至提出了中國留學生人數達到學生總額三分之一的目標。
日本業內人士將這波方興未艾的中國生源爭奪方式視為到中國學園內「搶割青苗」。究其原因,主要是迫於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導致生源急劇減少而帶來的壓力,中國巨大的海外留學生市場則成為其緩解壓力的一劑良藥。日本人口出生率已陷入五十五年來的最低谷。
以日本總務省最近公布的人口推算,二零零四年日本總人口達到一億二千七百六十八萬七千人,人口增長率首次跌入千分之零點五。去年人口增長數僅為六萬八千人,較兩年前銳減了一半多。其中十歲至二十四歲的人數也呈逐年遞減。另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日本私立大學的新生人數就減少了百分之三十,短期大學則高達百分之六十,客觀上令五百四十多所私立大學和四百五十餘所短期大學因生源問題而陷入「困境」。這就迫使一些日本私立大學或短大不得不直接到海外招生。
日本擁有一百六十八所國立和公立大學,隨著去年四月國立大學法人化改革,學校成為自主經營的法人實體,國家將逐步減少財政撥款。長期來,日本國立大學靠低價學費和減免學費的優勢吸引生源開始暗藏危機。不少國立大學未雨綢繆,開始嘗試走出國門的招生戰略,著手「堤內損失堤外補」的布局。
另外,國立大學法人化也要求各學校既要保「量」更要保「質」,體現「國家級」或「國際級」水平。
因此,日本大力推進官產學一體化,加強學術研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以及保證出人才、出成果,各國立大學再也不能守株待兔、故步自封,而想方設法尋覓優秀人才,成為了各校競爭的目標。
被稱為「世界的東大」受日本政府的研究生院重點化方針的影響,近年來研究生數量不斷增加,去年達到了一萬二千多人,但同時也被指「學生質量下降」。在去年十一月英國教育專業雜誌公布其獨立評估的世界大學排名表中,東京大學排名十二,首次未能進入綜合評估的前十名。東大北京代表事務所特任教授靳飛對亞洲週刊說:「東大在中國招生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要招攬優秀和一流的學生。」
日本國立、私立大學大舉進軍中國招攬人才,擴大留學生生源,其實也是被日本政府保守的對華留學生政策給「逼出來」的。從一九八三年起經過整整二十年,日本終於實現了接收十萬外國留學生的目標。其中中國大陸的在日留學生超過了七萬人,排名第一;韓國次之,達一萬五千人;臺灣名列第三有四千二百多人。在接受外國留學生千人以上的十所大學中,又以東京大學為首,達二千零七十人,其中近半數為中國留學生。在向來作為留學生「後備大軍」的就學生中,又有三萬五千人來自於中國大陸。
兩年來,在日本輿論著重報導在日中國人犯罪的氛圍下,東京入國管理當局收緊了中國留就學生赴日簽證,去年四月生中國就學生簽證許可率僅為百分之二十八點六,一萬三千多人申請,結果近一萬人遭到拒簽。
引發日本知名大學「搶灘」中國更深層的背景是,在中國赴海外留學生中,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學生大多以赴美為目標。但是,近兩年美國收緊外國留學生簽證,導致大批中國名校生流失到歐洲和澳洲等英語國家留學。藉此機會,英國、紐西蘭和新加坡等國家都把吸納中國留學生作為重點產業來扶持,經常到中國大力宣傳其高等教育的優越性。
與歐美大學爭優才
面臨這些挑戰,日本的大學特別是東大、早稻田大學等一類著名學府也有了危機感,意識到若不及時出擊,中國的優秀學生將被更多的英語圈國家所網羅。
為此,形成日本知名大學前仆後繼到中國「落戶」的熱潮。儘管各所大學都宣稱開設中國事務所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學術交流,但真正的動機,還是看中了中國豐富而優秀的人才資源。
東京大學北京事務所特任教授靳飛對亞洲週刊說,日本「現在各所大學態度都很積極。但要真正吸引一流的中國學生到日本留學,首先必須努力充實獎學金等支援體制、降低留學門檻。其次,是要營造令人感到親近和信賴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