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高級副總裁顧魯伯在參加上海國際汽車展時說的一席話讓滿屋子的記者,甚至連他的助手都大吃一驚。他透露,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打算從中國向美國出口小汽車。他說,該公司已經在與中國合資方進行商討,建立一個出口加工廠,並將在今年下半年拿出具體方案,做出最終決定。
目前,中國的汽車公司以及跨國公司的中國業務看上去正在對全球汽車市場逐漸發起全線攻擊。而來自這樣一家合資企業的出口產品也極可能會成為這種攻擊力量的一部分。
無論是德爾福公司的剎車部件,還是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的座椅罩等等,它們在中國生產的汽車零部件,正在越來越多的出口到全球各個國家。中國本土的汽車製造商如哈飛、奇瑞等公司已開始向南美、非洲及中東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大量出口汽車。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目前與合資方之間的談判也加劇了一種可能性的發生,到2008年,大量的汽車將從這個國家的工廠運往美國和歐洲。通用汽車公司的副董事長羅伯特.魯茲說,他預計,在今後五年內,至少會有一家土生土長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將成功地把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
由於高額的零部件成本、優質鋼材的短缺、熟練技工的缺乏以及質量不穩定等方面的因素,中國一直未能藉助其廉價的勞動力優勢在全球汽車市場上贏得多少份額。然而,所有這些問題,包括質量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盧載萬先生是北京現代汽車公司的總裁,到中國的合資企業任職以前,他已經在韓國現代汽車公司的質檢部門工作了15年,是汽車質量方面的專家。他說:「就質量而言,中國生產的汽車與韓國生產的汽車沒有什麼不同。」
在中國,本田公司剛剛在廣州建立了一家工廠,主要從事對歐洲的汽車出口業務,預計這項業務將從5月底或6月初開始。奇瑞汽車公司也已宣布,計畫從2007年開始向美國出口汽車,儘管它還面臨著在美國如何建立經銷商網路這一巨大難題。
來自中國的真正挑戰是零部件行業
然而,汽車製造商的負責人都認為,來自中國的真正挑戰,至少在今後幾年內,將是它的零部件行業。美國商務部預測,到2010年,中國的汽車出口(主要是零部件)將達到70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之間,而它去年的出口額為118億美元。
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詹姆斯.帕蒂拉說:「我認為,更多的機會將出現在重要零部件的出口方面。」
與此同時,由於國內汽車銷售開始放慢,而且汽車製造商發現在當地購買零部件也更加方便,中國對進口汽車部件的需求正在減少。中國汽車業在經歷了連續三年的國際貿易赤字之後,今年前兩個月的汽車出口達到了20.1億美元,幾乎是其11.7億美元進口額的兩倍。以德國大陸特威斯(Continental Teves)公司為例,除了防震剎車系統閥門片需要繼續從德國購買以外,現在幾乎能夠在中國生產或購買其他所有剎車部件。另外,博格華納公司 (BorgWarner)也已開始在中國生產,為大眾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提供配套服務,而不再從它的義大利工廠進口這些部件。
中國政府不僅鼓勵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的發展,而且也在鼓勵汽車組裝工廠擴大出口。根據中國的產業政策,跨國公司在中國汽車合資企業中的股份不得超過 50%。但在兩年前,中國政府做出了一個例外舉動,允許本田汽車公司在剛剛建成的廣州汽車組裝廠中擁有三分之二的股權,前提是本田汽車公司保證實施其有關將全部汽車出口到歐洲的承諾。
在問及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是否也在尋求類似的交易、為美國市場生產小汽車時,顧魯伯說,這一計畫中還有許多細節需要研究。
中國的質量問題必須得到重視
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的汽車工業在出口方面仍面臨著一些障礙。最明顯的是許多小部件的質量不太穩定,以及缺乏一個可以供應多種不同螺絲、軸承和其他組裝大型部件所需零件的可靠而密集的網路。
泰娜柯汽車(Tenneco Automotive)系統公司執行副總裁唐納文說,質量問題一直是該公司在中國生產減振器和消聲器等產品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為此,泰娜柯汽車不得不僱用額外的工人對這些產品進行分揀,其次品率要比發達工業國家高15%到20%。但是,這些工人也不可能將全面次品挑揀出來,往往是在生產過程,甚至在運到組裝工廠以後才發現。
次品被發現的時間越晚,重新生產或廢棄整批產品引發的成本就越高。更為糟糕的是,在中國,由於當地需求量大,同一級別鋼材的價格往往要比其他地方高,廠家不得不花更大價錢進口高級別的鋼材。唐納文說:「從成本和質量方面看,他們的供應基地還沒有達到世界標準。」 但他補充說,那裡的質量正在改善。
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在汽車修理市場佔有很大的份額,而且,這種份額還在繼續增大。然而,工業國家的汽車製造商們一直不願意依賴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來組裝新車。
但是,這一狀況也在改變。唐納文說,泰娜柯已開始接到汽車製造商的報價請求,在中國生產部件。然而,一些中國製造商抱怨,儘管他們從歐洲、美國和日本的汽車製造商那裡接到了許多報價請求,但這些汽車製造商並未真正打算購買的他們的產品,而只是把這些報價作為同國內那些老牌供應商進行討價還價的工具。
從長遠來看,最大的問題就是,那些工業國家是否會敞開他們的市場大門,並避免貿易保護主義的產生。有人說:「中國的年汽車零部件出口能夠達到1000億美元。但是,至於美國經濟或歐洲經濟有沒有這個胃口現在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