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3-07 17:34:00作者:周之南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針對群眾反映的「上學貴」問題,對記者講了自己的見解:人們對學費問題應當轉變觀念。在計畫經濟時代,孩子從小學上到大學花的錢很少,因為國家都給包了,但是在市場經濟時代,形勢已經發生變化。
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已經成了家庭的一種消費,既然是消費,就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智力實力來選擇。北大、清華這些優質教育資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較貴,不是所有人都消費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場買東西,如果有錢,可以去買1萬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沒錢,就只能去小店,買100元一套的衣服穿。現在很多人不考慮自己實力如何,都想讓孩子往好學校裡擠,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學貴」觀念重要來由之一。(據新華社3月6日電)
筆者之所以要引述這麼長一段新聞事實,是為了防止自己,也防止讀者對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的見解產生斷章取義和誤讀。經過發言人這麼一「捋」,問題就清楚了,原來「上學貴」的問題是不存在的,主要是太多的人因為缺少理性而自找煩惱。而且,清華、北大原本就不是辦給平民大眾的,這樣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只能由富人來享用。所謂「存在即合理」,眼下的一切都是有定數、有道理的,教育部和大學並不需要改變什麼,需要改進的倒是公眾,把觀念統一到教育部提供的「教育消費論」上來,一切煩惱便煙消雲散了。但是,也正因為我們的觀念還沒有徹底轉變,所以有幾個問題一時還是無法弄明白,難免求教於發言人。
其一,北大、清華是花了誰的血汗錢辦起來的?或者換一種方式發問,為什麼北大、清華成了優質教育資源,而其他高校沒有?我們國家的教育投入本來就十分有限,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教育發展不是基礎教育優先而是高等教育優先,高等教育中也是那些名校優先獲得了財政投入的「真金白銀」。這些「真金白銀」 是全體人民的血汗錢,可是為什麼這些高校「一闊就變臉」了呢?越是有限的、優質的資源,就越是花費了人民的血汗錢,即便按照市場的理論,這些資源也應當由人民,而不是獨獨由拍得出票子的富人去享用。
其二,我們這個社會人才選拔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誰都知道,全國人民合力建設了北大、清華,但到底不能人人都去上北大、清華。那麼,決定誰去誰不去的標準和尺度到底是什麼,更具體一點說,是經濟實力還是智力實力?自隋唐實行科舉取士以來,智力實力一直是遴選人才的不二標準,並且被公認為最為公平的標準。那麼,今天我們倒要倒退到隋唐以前搞什麼錢財標準了?這是市場經濟的勝利,還是公平意識的倒退?在經濟實力為上的標準之下,富人勢必壟斷優質教育資源,窮者必然喪失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機遇,如果貧富差別加劇導致社會和諧喪失,那麼富人壟斷了清華、北大又有什麼意義?
其三,這番話為什麼如此耳熟?由高等教育是消費推導出來的「教育消費論」,很難叫人不想起「教育產業化」。教育部不是說自己反對「教育產業化」的提法嗎,這「教育消費論」又從何談起?有錢的就買1萬元的衣服,沒錢的就買100元的衣服。有錢的就買我造的天價樓房,沒錢的就請去租房。一個只為富人辦大學,一個只為富人造豪宅,兩句話是多麼相像!問題是,造房子的老闆可以信口開河,角色和素質使然。但官員以人民利益為上,為什麼說出話來與幹買賣的一樣口氣?
最後,還想問一問:清華、北大真的是辦給富人的嗎?
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已經成了家庭的一種消費,既然是消費,就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智力實力來選擇。北大、清華這些優質教育資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較貴,不是所有人都消費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場買東西,如果有錢,可以去買1萬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沒錢,就只能去小店,買100元一套的衣服穿。現在很多人不考慮自己實力如何,都想讓孩子往好學校裡擠,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學貴」觀念重要來由之一。(據新華社3月6日電)
筆者之所以要引述這麼長一段新聞事實,是為了防止自己,也防止讀者對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的見解產生斷章取義和誤讀。經過發言人這麼一「捋」,問題就清楚了,原來「上學貴」的問題是不存在的,主要是太多的人因為缺少理性而自找煩惱。而且,清華、北大原本就不是辦給平民大眾的,這樣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只能由富人來享用。所謂「存在即合理」,眼下的一切都是有定數、有道理的,教育部和大學並不需要改變什麼,需要改進的倒是公眾,把觀念統一到教育部提供的「教育消費論」上來,一切煩惱便煙消雲散了。但是,也正因為我們的觀念還沒有徹底轉變,所以有幾個問題一時還是無法弄明白,難免求教於發言人。
其一,北大、清華是花了誰的血汗錢辦起來的?或者換一種方式發問,為什麼北大、清華成了優質教育資源,而其他高校沒有?我們國家的教育投入本來就十分有限,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教育發展不是基礎教育優先而是高等教育優先,高等教育中也是那些名校優先獲得了財政投入的「真金白銀」。這些「真金白銀」 是全體人民的血汗錢,可是為什麼這些高校「一闊就變臉」了呢?越是有限的、優質的資源,就越是花費了人民的血汗錢,即便按照市場的理論,這些資源也應當由人民,而不是獨獨由拍得出票子的富人去享用。
其二,我們這個社會人才選拔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誰都知道,全國人民合力建設了北大、清華,但到底不能人人都去上北大、清華。那麼,決定誰去誰不去的標準和尺度到底是什麼,更具體一點說,是經濟實力還是智力實力?自隋唐實行科舉取士以來,智力實力一直是遴選人才的不二標準,並且被公認為最為公平的標準。那麼,今天我們倒要倒退到隋唐以前搞什麼錢財標準了?這是市場經濟的勝利,還是公平意識的倒退?在經濟實力為上的標準之下,富人勢必壟斷優質教育資源,窮者必然喪失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機遇,如果貧富差別加劇導致社會和諧喪失,那麼富人壟斷了清華、北大又有什麼意義?
其三,這番話為什麼如此耳熟?由高等教育是消費推導出來的「教育消費論」,很難叫人不想起「教育產業化」。教育部不是說自己反對「教育產業化」的提法嗎,這「教育消費論」又從何談起?有錢的就買1萬元的衣服,沒錢的就買100元的衣服。有錢的就買我造的天價樓房,沒錢的就請去租房。一個只為富人辦大學,一個只為富人造豪宅,兩句話是多麼相像!問題是,造房子的老闆可以信口開河,角色和素質使然。但官員以人民利益為上,為什麼說出話來與幹買賣的一樣口氣?
最後,還想問一問:清華、北大真的是辦給富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