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何謂中秋?歐陽詹在《玩月》序中說:「此日為三秋之中,又為月之夕,故曰中秋。」所謂「三秋」,因秋涵三月,七月曰孟秋,八月為仲秋,九月乃季秋,仲秋正好居中。月夕,是指八月十五,明月之夜。十五又為月之中,所以叫中秋。
有人說,月是中秋的魂,可見人們是十分看重中秋月的。韓愈在《中秋夜》說:「一年明月今宵多。」唐人司空圖亦在《中秋》詩中說:「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月,多神話傳說。西漢劉向在《五經通義》中說:「月中有玉兔蟾蜍。」故詩人常以 「水蟾」、「蟾魄」、「玉兔」代月。
《淮南子》載:「月中有桂。」《淮南子.覽冥訓》又說了一個嫦娥奔月的故事:「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嫦)娥竊以奔月。」「竊」和「奔」是兩個關鍵詞。「竊」是她奔的因,嫦娥因偷吃了「不死之藥」,才迫於「奔」,才能飛奔。「奔」是「竊」的果,這一「奔」,造成天壤永隔、夫妻分離的悲劇。
後人對嫦娥奔月故事也有引伸,先看李商隱《嫦娥》詩的最後兩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勸嫦娥「應悔」恰當,但說嫦娥對后羿「夜夜心」,李商隱是怎知道的?可能是詩人自己的「夜夜心」在此表達吧。
次看老齋《中秋別稱不少》一文,他對嫦娥奔月另有新說。其一說,嫦娥吃不死之藥非「竊」,而是「門客蒙蓬持刀威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藥」,無奈,嫦娥才吞吃了。其二說嫦娥「對后羿萬般牽掛」,沒有遠飛,就停在月球上。嫦娥乃一代美人,後人護花,是可以理解的,但引伸須有根據才行。
嫦娥能飛月,非神即仙,人們常把嫦娥當月神。自漢代起,就有祭月、拜月的習俗。
怎樣祭月、拜月?吳自牧在《夢梁錄.七夕》中說:「於廣庭中設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六十多年前,我在中秋月夜,曾親眼見過母親和姐姐擺香案拜月的情景。這祭月、拜月的習俗,還寫進入了小說、戲曲。
王實甫的小說《西廂記》中就有崔鶯鶯花園祭月拜月的情節。元朝大戲曲家關漢卿就寫了《拜月亭》,湖南湘劇也有個《拜月記》。
月神嫦娥的婚姻是悲劇的。然而《西廂記》、《拜月亭》、《拜月記》都是以喜劇收場,圓了人們的「團圓」夢。
自唐朝時起,人們便開始過中秋節了,人們也開始賞月、玩月。《開元天寶遺事》載,八月十五日夜,玄宗擺上酒宴,與禁中直宿諸學士「玩月」,並規定今後每年八月十五,都照例要「賞月」。
《東京夢華錄》有段記載說,中秋這天「貴家結飾臺榭,民間佔領酒樓玩月」、「兒童連宵嬉戲」、「至於通宵」。
那些詩人詞家賞月玩月,更是花樣翻新。有賦月、作《月賦》的有漢時的枚乘、南北朝時宋朝的謝莊。謝莊那篇《月賦》,寫秋夜月色,意境優美,成了南朝駢賦名作,謝靈運則寫了一篇《怨曉月賦》。
還有問月、邀月的。問月問得最早的當數屈原,他在《天問》中就問過月,問月中有沒有「顧菟(兔)在腹」?問月與邀月連在一起的佳作,就鼠蘇軾的《水調歌頭》一詞了,此詞是蘇氏在丙辰中秋(宋神宗熙寧九年)之作,其詞云:「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他這是舉杯邀月的問話。
問月邀月的還有李白,他的詩中有「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另有看月聽月的。我翻閱了古詞古詩,發現他們四季看月月不同,早晚觀月月異樣。蘇東坡靜態看中秋月是「瑞光千丈生白毫」,而晁元禮的《洞仙歌.泗州中秋作》一詞,是動態看月,看月的移動變化。初時「青煙幕處」不見月;一會兒雲散,便「碧海飛金鏡」;再隔一會便是「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聽月例子也很多,在此我只將今人阿珍引邱小姐一首《聽月樓》詩,推薦給讀者欣賞。其詩云:「夜靜高樓接太清,倚欄聽得十分明;摩空輗軏(音尼月)轉,搗藥鏗鏘玉杵鳴。曲奏霓裳音細細,斧侵丹桂韻叮叮;忽然一陣天風鼓,吹下嫦娥笑語聲。」
這詩中的樓,好像就在月宮隔壁,對月宮裡的動靜,聽得竟如此真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