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大不列顛圖書館所藏敦煌遺書中,有一件唐代學童習字作業殘本,大約為唐天寶八年(公元749年)所作。由於當時紙張殘缺,學生們都用廢棄公文背面寫字,所練寫的字為《千字文》,殘存有「光、出、崐、玉、金、生」等二十六個字。
《千字文》是中國古代兒童進入蒙學前後使用的教材之一,此外還有《百家姓》、《三字經》,古人用這三種讀物,教授給孩子倫理道德教育,名物、典故知識,以及對語文技能進行培訓。明人呂坤說:「初入社學,八歲以下者,先讀《三字經》,以習見聞;《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義理。」
誕生於南北朝時期的梁朝的《千字文》,很重視對剛入學的幼兒進行名物、典故等知識的教育。涉及天文、氣象、歷史、人事、地理、植物、飲食等內容。
《百家姓》則是中國宋元明清時期廣為流行的蒙學識字教材。關於作者的說法有兩種,南宋人王明清考證認為《百家姓》即成書於宋初,是吳越不知名的「小民」所編。可是明末史學家談遷根據《南雍志》有唐虞世南《百家姓》一卷,認為唐代已有《百家姓》,只是沒有流傳下來。後來流傳的則是宋初所編以趙字打頭的《百家姓》。這本《百家姓》一經編出,即流行開來,而且久盛不衰。宋元明清幾代都用作蒙學識字教材,並且在社會上廣為傳播,達到家喻戶曉程度,即使不識字的人也能背得幾句。
元代出了本《三字經》,風行於世,卻沒把《百家姓》壓制下去,於是,《三字經》、《百家姓》同隋唐以來廣為流傳的《千字文》三本書配合起來,構成一整套的啟蒙識字教材。這些讀物在當時非常流行。清末劉鶚所著《老殘遊記》第七回裡,書店掌櫃的說:「所有方圓二三百里,學堂裡用的《三》、《百》、《千》、《千》,都是在小號裡販得去的,一年要銷上萬本呢。」
人們在唐代敦煌文書中,還發現了不少小學教材,如《太公家教》、《開蒙要訓》,《王梵志詩》、《李氏蒙求》等,多為韻文,讀來朗朗上口,容易記誦。
據殘卷考證,當時的小學生每天都要練習寫字,從不間斷。由老師寫出範字三至五個,每一個範字下面留有空行,學生根據筆劃結構摹寫,每字反複寫30-100多遍。另外,在此作業上還有老師批閱的字跡,老師甚至有批語「漸有少能,亦合甄賞」,激勵一下自己的學生。
直到1902 年8月15日清朝政府制定的《欽定學堂章程》,中國現代語文教育開始,三篇教材逐步被淡出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