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4-07 00:28:42作者:
主持人:相信很多觀眾朋友對流行音樂非常熟悉。可是提到古典音樂,很多人腦海中的印象可能是嚴肅和高不可攀。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古典音樂與我們的生活很接近,只是大家沒有去認識,沒去注意而已。在電影配樂、廣播,還有咖啡廳裡....常常能聽到這些優美親切或者是激動人心的旋律。在這一期世事關心節目中,我們要為大家介紹古典音樂的歷史傳承,和趣聞逸事,當然還要一起欣賞各個時期美好的旋律。讓我們出發吧!
公元六百年左右,教皇葛利果一世將各地教會音樂加以整理彙編及改編,這便是著名的葛利果聖歌。葛利果聖歌是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傳說,是上帝的聖靈給這個教皇以啟示,來記錄聖歌。在很多古老的繪畫中,鴿子的形象被用來象徵聖靈的降臨。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 「詩篇」是《聖經》的一部分,所以吟唱「詩篇」就是朗讀《聖經》,而且和《聖經》背後的造物主溝通。
葛利果聖歌是崇拜上帝的禮讚。他不注重感官的享受或情感的訴求,而是要表達歌詞的宗教內涵。聖歌對中世紀的歐洲人而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當時幾乎人人都是虔誠的信奉上帝。而彌撒中常用的歌曲,都是用葛利果聖歌來吟唱。因此一般民眾對於聖歌的熟悉程度就如同今天人們對於流行歌曲的耳熟能詳。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 在公元十世紀時,音樂是很簡單的和聲,吟唱時是用同樣的旋律在高低八度或者五度音上平行的進行。但是漸漸的就變得更複雜了。在十三、十四世紀之前,音樂出現了三或四個聲部,而每一個聲部都相當的獨立和不同。
到了十五、十六世紀,歐洲出現了傑出的科學家、藝術家以及文學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但丁、莎士比亞等巨星的降臨,造就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繁榮。這個時候,音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 到了十五世紀,音樂也從中世紀過渡到文藝復興時期。在作曲家Josquin des Prez(逝於1520)的那一代,出生於十五世紀但逝於十六世紀,那時的音樂有完全獨立的聲部。每個聲部單獨都是完整的旋律,但是又相互和諧。
這時的音樂,和聲渾厚,有很強的表現力,多種旋律的交織,讓曲式更加的活潑精彩。
在1600年左右,歌劇這種藝術形式誕生了。它結合音樂,舞蹈,舞臺佈景和表演藝術,表現聖經故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音樂家克勞迪歐.蒙臺威爾第於1607年所創作的歌劇《奧菲歐》,是歌劇史上最早的傑作之一。它改編自希臘悲劇,描述奧菲歐為拯救死去的妻子,不顧一切前往地獄向地獄之王求情的故事。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根據古希臘神話,奧菲歐是一個偉大的歌手。他的歌聲是如此動聽,以至於動物和樹木都會傾聽他的歌聲。就在他將和尤莉蒂採完婚時,尤莉蒂採被毒蛇咬死了。奧菲歐趕到地獄去勸說地獄之王普魯東,讓他答應自己帶妻子回到人間。普魯東答應了他的請求,因為奧菲歐的歌聲是如此打動人心。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在離開地獄的路上,奧菲歐不能回頭看他的妻子。不過,奧菲歐被許諾可以聽到他妻子的腳步聲。可是在某一個時刻,奧菲歐突然聽不到他妻子的腳步聲,他忍不住回了頭。就在這時,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妻子被拖回地獄。
尤莉蒂採悲傷的唱出:「啊,多麼溫柔、多麼辛酸的眼神!」,然後消失了蹤影。精靈們也感嘆的合唱出「奧菲歐戰勝地獄,卻被自己的心所擊潰」。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在此之前也有對這個故事的表現,但主要是對歷史的探究。1607年蒙臺威爾第詮釋的《奧菲歐》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歌劇,到今天人們仍然在表演和欣賞。
主持人:公元1600年到1750年間,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巴洛克時代。這一百多年的藝術發展,相當奇異、華麗。在這個年代,歌劇獲得很大的發展,古鋼琴發明,小提琴、大提琴也被進一步改進,音樂的和聲變得越來越成熟和複雜。而這一時代最廣為人知的音樂家就是巴赫。
1685年3月21日,歐洲音樂史上的偉人,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於德國愛森那赫市。雖然這是一個小城鎮,可它的市民卻酷愛音樂。據說該市古代的城門上竟刻著「音樂常在我們的市鎮中照耀」的字樣。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樂世家。對於具有極高音樂天賦的小巴赫來說,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原是十分幸運的,然而命運之神卻偏要找些麻煩:他9歲喪母,10歲喪父,只得靠大哥繼續撫養。儘管家裡存放著大量音樂資料,可他的兄長就是不允許他翻閱學習,小巴赫只得趁哥哥深夜熟睡之際,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愛的曲譜一筆一劃地抄下來。可是,當他的兄長發現了弟弟的秘密時,卻暴跳如雷,不僅無情地沒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還嚴厲地懲罰了他。
巴赫15歲時隻身離家,走上了獨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與出色的演奏技藝,被努尼伯格的聖馬克教堂的唱詩班所錄取,同時進入神學院學習。為了練琴,巴赫常常徹夜不眠。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數十里去漢堡聆聽名家的演奏。他不僅在音樂上努力精進,而且還有著虔誠的宗教情懷。
Peter Jeffery: 很多作曲家為教堂做過音樂,但是巴赫屬於為數不多的幾個擁有很大的神學圖書館的作曲家之一,並且他認真的研讀馬丁路德和其他路德派神學家的著作。
有意思的是,20世紀的一些音樂史學者試圖否定巴赫的宗教信仰。
Peter Jeffery: 特別是,巴赫生活的地方後來屬於東德,被共產黨所統治。所以一些東德的音樂史學者試圖將巴赫描繪為馬克思主義革命的先驅者,而不是一個基督徒。但是,一個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在一九六零年代,巴赫自己的《聖經》被發現了,是存放在美國的一個路德派神學院的圖書館裡。他們買下這本聖經是因為上面有一個著名的路德派神學家的註釋。在這部聖經的首頁上,有一個簽名,寫著「J S Bach」。但是人們都說,啊,這不是那個巴赫。這是一個常見的名字,英文翻譯過來就是「John Brook」,全寫就是「John Sebastian Brook」。但是一些人就仔細研究巴赫的筆跡,發現這確實是大音樂家巴赫自己的《聖經》。人們開始研究這本《聖經》中巴赫在空白處寫下的標注。從中,人們很明顯的看到,他確實是一個基督徒,並且他用他的音樂來表達他的信仰理念。他很虔誠,而且對路德教派非常博學。
(在這本《聖經》一個空白處﹝2 Chronicles 5:13﹞,巴赫寫到: "With a devotional music God is always present with his grace."在虔誠的音樂中,神的恩典永在。)
巴赫相信,人所創造的音樂是「獻給榮耀的神的和諧之音」。他曾說:我的音樂源自於信仰,我深信我的才華是神的恩典;我作曲是為了榮耀神,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
縱觀巴赫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不僅從未享有富裕舒適的生活,而且從9歲起就因父母相繼去世而開始感受到死的陰鬱。長大成人作了父親後,又眼睜睜地看到自已13個孩子中的8個不幸夭折。可是,他的音樂幫助人類承受了不知多少苦難,給予人類多少福音似的安慰。德國的大文學家歌德(Goethe)這樣評論巴赫的音樂︰「就如永 ?? 的 和 諧與自身的對話,我好像沒有了耳、更沒有了眼、沒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們。內在自有一股律動,源源而出。」有意思的是,巴赫的名字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小溪」。但正如貝多芬所說的那樣:他不是小溪,而是大海。
主持人:巴赫的時代一過,就進入了古典樂派時期。相較於巴洛克時期的華麗和複雜,古典樂派顯的典雅了許多。在這一個時期最重要的是奏鳴曲式的確立及發揚光大。目前我們最常聆賞的樂曲形式,不管是獨奏奏鳴曲、交響曲,還是室內樂及協奏曲等,都是依循奏鳴曲式來創作的。人們最熟悉的音樂家莫扎特和貝多芬,都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的一個宮廷樂師之家。他在世僅35個年頭,就像一個燦爛無比的流星,帶著神的旨意來到世間傳播音樂的精髓,完成使命之後就回歸天上了。他名字中的「Amadeus」,意思是「上帝的寵兒」。莫扎特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他3歲開始彈琴,5歲開始作曲,6歲就在父親的帶領下在歐洲巡迴演出,8 歲寫下了第一部交響樂,11歲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可以這麼說,莫扎特是為音樂而生的,他曾這樣來描述他的音樂創作:「無論多長的作品都在我的腦中完成。我從記憶中取出早已儲存好的東西。」他的手稿通常幹乾淨淨,而不像別的作曲家那樣反覆修改。
莫扎特在35年中留下了625部作品。歌劇是莫扎特創作的主流。在交響樂領域,他又與海頓、貝多芬一起為歐洲音樂史寫下了最光輝的一頁。莫扎特還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為宗教音樂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傑作。 莫扎特短暫的一生也被貧窮和困苦纏繞,但是他很愛笑。他那發乎天性的純真和善意,體現在渾然天成、完美無缺的樂曲當中,總是令人感到幸福,明朗,足以觸動每一個在紅塵中仍然嚮往純淨光明的靈魂。曾有人這麼說:「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使者就是莫扎特。」
談到貝多芬,人們可能首先想起的是他的第五交響曲,也就是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一開頭的音樂主題震撼人心,它的第一樂章就建築在四個音符構成的這個主題之上,它本身無比簡練,卻充滿內在的緊張度,在不斷的擴展裡發揮出令人震驚的能量,就好像一個苦痛但是堅韌的靈魂與命運的撞擊。這首樂曲似乎折射出貝多芬自己曲折的命運和他不願屈服的心。貝多芬1770年出生於德國波恩,他既是古典樂派的重要的作曲家,也是浪漫樂派的第一人。他一生遭遇許多不幸,而最殘酷的,莫過於三十歲後就為耳疾所苦,耳中充斥尖銳刺耳的耳鳴聲,最後兩耳全聾。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這可能是最慘痛的魔難。在貝多芬中期的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這種苦痛,憤怒,和抗爭。但是,在他生命的晚期,雖然兩耳全聾,卻再一次創出奇蹟。他創作出規模龐大、宏偉壯麗的莊嚴彌撒曲,第九交響曲和五部弦樂四重奏。這些作品不追求單純的旋律優美,然而卻思想深邃。他的第九號交響曲是淋漓盡致地歌頌了人類之愛的經典巨作,而且在音樂史上頭一次將合唱溶入交響樂。器樂與聲樂融為一體,是如此雄渾莊嚴,充滿生氣。1979年,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被送上了宇宙飛船,發射到太空,用它來作為向外星生命展示地球文化的代表作。
主持人: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震撼了整個歐洲,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提倡,改變了社會、改變了文化,浪漫主義成為新的一股潮流。這個時期的音樂被人們稱作浪漫樂派。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古典派音樂強調音樂的形式和抽象的音樂特徵,而浪漫派注重個人感情和經歷的表達。
浪漫樂派的音樂家為了能更加淋漓盡致的表現自己的情感,改變了很多舊有的音樂形式與規則。一些新的音樂形式也同時確立起來。標題音樂的確立、交響詩的開創、國民樂派的興起、再加上樂器更加精良,管弦樂編製一步步擴編,造就了這一個璀璨的浪漫樂派。在這個年代的音樂家不勝枚舉,有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歌曲之王舒伯特、歌劇作曲家普契尼、鋼琴詩人蕭邦、開創交響詩的李斯特,還有比才,門德爾松,柴可夫斯基,舒曼等等。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任何時候你讀到或聽到他們(的作品),你不僅聽到他們的音樂,而且會感受到他們的個性和生活。
在這近一百年中,無數的作品產生,描繪出紛繁的人間百態。音樂,如同這個時期的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從歌頌神變為了表現人。
浪漫樂派可能是西方文明中古典音樂的最後一個時期。人類邁入二十世紀,西方音樂也進入了現代樂派,這可能是音樂史上最『混亂』的年代。對個人風格的追求和情感的宣泄漸漸走向極端。近50年來,很多人不再欣賞優美柔和的樂音,而是追求嘈雜喧鬧或者奇異古怪的風格,傳統的音樂觀念被完全打破。
記者:為什麼有人會製作這樣的音樂,而人們又喜歡這樣的音樂呢?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在二十世紀有很多事發生,爵士樂出現,搖滾樂也產生了。搖滾樂通常表達反叛的情緒,它起源於一九六零年代,和反越戰的反叛情緒有很大關係。另外一點,搖滾樂通常和吸毒相關,它是一種放縱。相反,宗教音樂,比如基督教和猶太教音樂,是關於自省和自我約束。
記者:那麼你認為古典音樂會越來越受歡迎,還是越來越少的人欣賞他?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欣賞古典音樂需要訓練和教育。如果缺少這些,就不太容易欣賞。另外一方面,在二十世紀,音樂領域被唱片公司所主宰,(這些公司)特意抑制古典音樂,因為搖滾樂可以掙更多的錢。
主持人:1990年代,一群西班牙修道院的修道士將他們禮拜時所吟唱的古老的葛利果聖歌錄製成唱片,結果大為流行,獲得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很多唱片公司看到商機,也紛紛發行自己的葛利果聖歌唱片。令人感嘆的是,在歷經千年的世事變遷之後,還有那麼多的人又尋回音樂的本源,在那至簡而又至誠的清唱中,尋到心靈的慰籍。也許,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的有一種返本歸真的情結吧!世事關心,我是蕭茗,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再見!
公元六百年左右,教皇葛利果一世將各地教會音樂加以整理彙編及改編,這便是著名的葛利果聖歌。葛利果聖歌是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傳說,是上帝的聖靈給這個教皇以啟示,來記錄聖歌。在很多古老的繪畫中,鴿子的形象被用來象徵聖靈的降臨。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 「詩篇」是《聖經》的一部分,所以吟唱「詩篇」就是朗讀《聖經》,而且和《聖經》背後的造物主溝通。
葛利果聖歌是崇拜上帝的禮讚。他不注重感官的享受或情感的訴求,而是要表達歌詞的宗教內涵。聖歌對中世紀的歐洲人而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當時幾乎人人都是虔誠的信奉上帝。而彌撒中常用的歌曲,都是用葛利果聖歌來吟唱。因此一般民眾對於聖歌的熟悉程度就如同今天人們對於流行歌曲的耳熟能詳。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 在公元十世紀時,音樂是很簡單的和聲,吟唱時是用同樣的旋律在高低八度或者五度音上平行的進行。但是漸漸的就變得更複雜了。在十三、十四世紀之前,音樂出現了三或四個聲部,而每一個聲部都相當的獨立和不同。
到了十五、十六世紀,歐洲出現了傑出的科學家、藝術家以及文學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但丁、莎士比亞等巨星的降臨,造就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繁榮。這個時候,音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 到了十五世紀,音樂也從中世紀過渡到文藝復興時期。在作曲家Josquin des Prez(逝於1520)的那一代,出生於十五世紀但逝於十六世紀,那時的音樂有完全獨立的聲部。每個聲部單獨都是完整的旋律,但是又相互和諧。
這時的音樂,和聲渾厚,有很強的表現力,多種旋律的交織,讓曲式更加的活潑精彩。
在1600年左右,歌劇這種藝術形式誕生了。它結合音樂,舞蹈,舞臺佈景和表演藝術,表現聖經故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音樂家克勞迪歐.蒙臺威爾第於1607年所創作的歌劇《奧菲歐》,是歌劇史上最早的傑作之一。它改編自希臘悲劇,描述奧菲歐為拯救死去的妻子,不顧一切前往地獄向地獄之王求情的故事。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根據古希臘神話,奧菲歐是一個偉大的歌手。他的歌聲是如此動聽,以至於動物和樹木都會傾聽他的歌聲。就在他將和尤莉蒂採完婚時,尤莉蒂採被毒蛇咬死了。奧菲歐趕到地獄去勸說地獄之王普魯東,讓他答應自己帶妻子回到人間。普魯東答應了他的請求,因為奧菲歐的歌聲是如此打動人心。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在離開地獄的路上,奧菲歐不能回頭看他的妻子。不過,奧菲歐被許諾可以聽到他妻子的腳步聲。可是在某一個時刻,奧菲歐突然聽不到他妻子的腳步聲,他忍不住回了頭。就在這時,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妻子被拖回地獄。
尤莉蒂採悲傷的唱出:「啊,多麼溫柔、多麼辛酸的眼神!」,然後消失了蹤影。精靈們也感嘆的合唱出「奧菲歐戰勝地獄,卻被自己的心所擊潰」。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在此之前也有對這個故事的表現,但主要是對歷史的探究。1607年蒙臺威爾第詮釋的《奧菲歐》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歌劇,到今天人們仍然在表演和欣賞。
主持人:公元1600年到1750年間,是西方古典音樂的巴洛克時代。這一百多年的藝術發展,相當奇異、華麗。在這個年代,歌劇獲得很大的發展,古鋼琴發明,小提琴、大提琴也被進一步改進,音樂的和聲變得越來越成熟和複雜。而這一時代最廣為人知的音樂家就是巴赫。
1685年3月21日,歐洲音樂史上的偉人,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於德國愛森那赫市。雖然這是一個小城鎮,可它的市民卻酷愛音樂。據說該市古代的城門上竟刻著「音樂常在我們的市鎮中照耀」的字樣。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樂世家。對於具有極高音樂天賦的小巴赫來說,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原是十分幸運的,然而命運之神卻偏要找些麻煩:他9歲喪母,10歲喪父,只得靠大哥繼續撫養。儘管家裡存放著大量音樂資料,可他的兄長就是不允許他翻閱學習,小巴赫只得趁哥哥深夜熟睡之際,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愛的曲譜一筆一劃地抄下來。可是,當他的兄長發現了弟弟的秘密時,卻暴跳如雷,不僅無情地沒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還嚴厲地懲罰了他。
巴赫15歲時隻身離家,走上了獨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與出色的演奏技藝,被努尼伯格的聖馬克教堂的唱詩班所錄取,同時進入神學院學習。為了練琴,巴赫常常徹夜不眠。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數十里去漢堡聆聽名家的演奏。他不僅在音樂上努力精進,而且還有著虔誠的宗教情懷。
Peter Jeffery: 很多作曲家為教堂做過音樂,但是巴赫屬於為數不多的幾個擁有很大的神學圖書館的作曲家之一,並且他認真的研讀馬丁路德和其他路德派神學家的著作。
有意思的是,20世紀的一些音樂史學者試圖否定巴赫的宗教信仰。
Peter Jeffery: 特別是,巴赫生活的地方後來屬於東德,被共產黨所統治。所以一些東德的音樂史學者試圖將巴赫描繪為馬克思主義革命的先驅者,而不是一個基督徒。但是,一個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在一九六零年代,巴赫自己的《聖經》被發現了,是存放在美國的一個路德派神學院的圖書館裡。他們買下這本聖經是因為上面有一個著名的路德派神學家的註釋。在這部聖經的首頁上,有一個簽名,寫著「J S Bach」。但是人們都說,啊,這不是那個巴赫。這是一個常見的名字,英文翻譯過來就是「John Brook」,全寫就是「John Sebastian Brook」。但是一些人就仔細研究巴赫的筆跡,發現這確實是大音樂家巴赫自己的《聖經》。人們開始研究這本《聖經》中巴赫在空白處寫下的標注。從中,人們很明顯的看到,他確實是一個基督徒,並且他用他的音樂來表達他的信仰理念。他很虔誠,而且對路德教派非常博學。
(在這本《聖經》一個空白處﹝2 Chronicles 5:13﹞,巴赫寫到: "With a devotional music God is always present with his grace."在虔誠的音樂中,神的恩典永在。)
巴赫相信,人所創造的音樂是「獻給榮耀的神的和諧之音」。他曾說:我的音樂源自於信仰,我深信我的才華是神的恩典;我作曲是為了榮耀神,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
縱觀巴赫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不僅從未享有富裕舒適的生活,而且從9歲起就因父母相繼去世而開始感受到死的陰鬱。長大成人作了父親後,又眼睜睜地看到自已13個孩子中的8個不幸夭折。可是,他的音樂幫助人類承受了不知多少苦難,給予人類多少福音似的安慰。德國的大文學家歌德(Goethe)這樣評論巴赫的音樂︰「就如永 ?? 的 和 諧與自身的對話,我好像沒有了耳、更沒有了眼、沒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們。內在自有一股律動,源源而出。」有意思的是,巴赫的名字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小溪」。但正如貝多芬所說的那樣:他不是小溪,而是大海。
主持人:巴赫的時代一過,就進入了古典樂派時期。相較於巴洛克時期的華麗和複雜,古典樂派顯的典雅了許多。在這一個時期最重要的是奏鳴曲式的確立及發揚光大。目前我們最常聆賞的樂曲形式,不管是獨奏奏鳴曲、交響曲,還是室內樂及協奏曲等,都是依循奏鳴曲式來創作的。人們最熟悉的音樂家莫扎特和貝多芬,都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於奧地利薩爾斯堡的一個宮廷樂師之家。他在世僅35個年頭,就像一個燦爛無比的流星,帶著神的旨意來到世間傳播音樂的精髓,完成使命之後就回歸天上了。他名字中的「Amadeus」,意思是「上帝的寵兒」。莫扎特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他3歲開始彈琴,5歲開始作曲,6歲就在父親的帶領下在歐洲巡迴演出,8 歲寫下了第一部交響樂,11歲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劇。可以這麼說,莫扎特是為音樂而生的,他曾這樣來描述他的音樂創作:「無論多長的作品都在我的腦中完成。我從記憶中取出早已儲存好的東西。」他的手稿通常幹乾淨淨,而不像別的作曲家那樣反覆修改。
莫扎特在35年中留下了625部作品。歌劇是莫扎特創作的主流。在交響樂領域,他又與海頓、貝多芬一起為歐洲音樂史寫下了最光輝的一頁。莫扎特還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為宗教音樂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傑作。 莫扎特短暫的一生也被貧窮和困苦纏繞,但是他很愛笑。他那發乎天性的純真和善意,體現在渾然天成、完美無缺的樂曲當中,總是令人感到幸福,明朗,足以觸動每一個在紅塵中仍然嚮往純淨光明的靈魂。曾有人這麼說:「在音樂史上有一個光明的時刻,所有的對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緊張都消除了,那光明的使者就是莫扎特。」
談到貝多芬,人們可能首先想起的是他的第五交響曲,也就是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一開頭的音樂主題震撼人心,它的第一樂章就建築在四個音符構成的這個主題之上,它本身無比簡練,卻充滿內在的緊張度,在不斷的擴展裡發揮出令人震驚的能量,就好像一個苦痛但是堅韌的靈魂與命運的撞擊。這首樂曲似乎折射出貝多芬自己曲折的命運和他不願屈服的心。貝多芬1770年出生於德國波恩,他既是古典樂派的重要的作曲家,也是浪漫樂派的第一人。他一生遭遇許多不幸,而最殘酷的,莫過於三十歲後就為耳疾所苦,耳中充斥尖銳刺耳的耳鳴聲,最後兩耳全聾。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這可能是最慘痛的魔難。在貝多芬中期的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這種苦痛,憤怒,和抗爭。但是,在他生命的晚期,雖然兩耳全聾,卻再一次創出奇蹟。他創作出規模龐大、宏偉壯麗的莊嚴彌撒曲,第九交響曲和五部弦樂四重奏。這些作品不追求單純的旋律優美,然而卻思想深邃。他的第九號交響曲是淋漓盡致地歌頌了人類之愛的經典巨作,而且在音樂史上頭一次將合唱溶入交響樂。器樂與聲樂融為一體,是如此雄渾莊嚴,充滿生氣。1979年,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被送上了宇宙飛船,發射到太空,用它來作為向外星生命展示地球文化的代表作。
主持人: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震撼了整個歐洲,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提倡,改變了社會、改變了文化,浪漫主義成為新的一股潮流。這個時期的音樂被人們稱作浪漫樂派。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古典派音樂強調音樂的形式和抽象的音樂特徵,而浪漫派注重個人感情和經歷的表達。
浪漫樂派的音樂家為了能更加淋漓盡致的表現自己的情感,改變了很多舊有的音樂形式與規則。一些新的音樂形式也同時確立起來。標題音樂的確立、交響詩的開創、國民樂派的興起、再加上樂器更加精良,管弦樂編製一步步擴編,造就了這一個璀璨的浪漫樂派。在這個年代的音樂家不勝枚舉,有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歌曲之王舒伯特、歌劇作曲家普契尼、鋼琴詩人蕭邦、開創交響詩的李斯特,還有比才,門德爾松,柴可夫斯基,舒曼等等。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任何時候你讀到或聽到他們(的作品),你不僅聽到他們的音樂,而且會感受到他們的個性和生活。
在這近一百年中,無數的作品產生,描繪出紛繁的人間百態。音樂,如同這個時期的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從歌頌神變為了表現人。
浪漫樂派可能是西方文明中古典音樂的最後一個時期。人類邁入二十世紀,西方音樂也進入了現代樂派,這可能是音樂史上最『混亂』的年代。對個人風格的追求和情感的宣泄漸漸走向極端。近50年來,很多人不再欣賞優美柔和的樂音,而是追求嘈雜喧鬧或者奇異古怪的風格,傳統的音樂觀念被完全打破。
記者:為什麼有人會製作這樣的音樂,而人們又喜歡這樣的音樂呢?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在二十世紀有很多事發生,爵士樂出現,搖滾樂也產生了。搖滾樂通常表達反叛的情緒,它起源於一九六零年代,和反越戰的反叛情緒有很大關係。另外一點,搖滾樂通常和吸毒相關,它是一種放縱。相反,宗教音樂,比如基督教和猶太教音樂,是關於自省和自我約束。
記者:那麼你認為古典音樂會越來越受歡迎,還是越來越少的人欣賞他?
Professor Peter Jeffery: 欣賞古典音樂需要訓練和教育。如果缺少這些,就不太容易欣賞。另外一方面,在二十世紀,音樂領域被唱片公司所主宰,(這些公司)特意抑制古典音樂,因為搖滾樂可以掙更多的錢。
主持人:1990年代,一群西班牙修道院的修道士將他們禮拜時所吟唱的古老的葛利果聖歌錄製成唱片,結果大為流行,獲得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很多唱片公司看到商機,也紛紛發行自己的葛利果聖歌唱片。令人感嘆的是,在歷經千年的世事變遷之後,還有那麼多的人又尋回音樂的本源,在那至簡而又至誠的清唱中,尋到心靈的慰籍。也許,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的有一種返本歸真的情結吧!世事關心,我是蕭茗,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