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經七書

發表:2007-05-08 10: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宋神宗元豐間,頒行武學,以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號曰七書,合稱武經七書。

一、孫子:姓孫名武,春秋吳國將軍。孫子十三篇是我國兵學經典,計分: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首論戰爭指導,主張慎戰、謀略、集中、速決、全勝;次論用兵原則,強調主動、機力、優勢、奇正、攻勢;終論敵情、地形、發揮戰力、轉弱為強、轉劣為優、精神威力、特種戰法(火攻、用間)。各篇自成單元,脈絡一貫,總賅以戰勝為目標。

二、吳子:吳起與孫武並稱,孫吳兵法聞名於世。本書是吳起對魏文(武)侯談話的言論集,計分: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六篇。論到富國強兵、料敵戰備、選將用兵、激勵士氣、戰爭原則。全書主旨,乃為安國治軍,用兵大計。

三、六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又名呂尚或呂牙,生於殷商末季。輔佐武王伐紂滅殷,建立周朝。六韜是對文(武)王談話記錄。文韜說明治國安民,對友對敵準備事項;武韜說明對敵謀略,全勝之道;龍韜說明軍政與軍令問題;虎韜說明武器裝備戰略戰術運用;豹韜說明特種作戰要領;犬韜說明戰法等事。
但是據後世考證,應是假托太公望,在魏代(三世紀)以後約二百年間寫成。

四、司馬法:戰國時官職,作為書名。齊威王集古兵法,使司馬穣苴編撰成書。共分五篇。仁本和天子之義,說明用兵原則,君王之道,以仁義為本,用兵要出師有名,以戰止戰,為全書主旨;定爵說明平天下戰爭準備及戰守之法;嚴位和用眾說明作戰指導,戰法運用,以道勝、威勝、力勝,以致全勝。

五、黃石公三略:圯上老人黃石公,在圯橋授張良書,曰:「讀此書,可為王者師。」後良相漢王,用此書策略滅秦,以定天下。三略分三卷,上略,設禮賞、別姦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名、明賊賢之咎。全書以政略為主,其思想根據於黃老以柔克剛、以弱擊強、無為而治等推演。

六、尉繚子:尉繚,尊稱子,戰國時人。曾訪梁惠王。本書是尉繚子與梁惠王的對話,計分二十四篇:天官、兵談、制談、戰威、攻權、守權、十二陵、武議、將理、原官、治本、戰權、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伍令、經卒令、勒卒令、將令、踵軍令、兵教上、兵教下、兵令上、兵令下。全書說明建國、用兵、兵制、攻守戰法、選將、訓兵、法令、號令、後備兵力,及軍隊教育、軍令等事。
漢書藝文志記載尉繚子有卅一篇,現在只有廿四篇。多引用孟子、孫子、吳子、韓非子等文章,有人認為他是偽書。

七、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太宗李世民,隴西人,文武全才,在位二十三年,政績彪柄,世稱貞觀之治。李衛公李靖,字藥師,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書史,輔佐太宗平定天下,勛功至偉。本書問對記錄九十八則。無連貫性,著重用兵原則、原理的探討、奇正虛實、古今戰爭得失的評論,以及選將、軍制、陣法、軍事教育和邊疆問題,多為治國安邦要務。但是唐書藝文志並未記載本書 , 應是唐代末期至宋代初年假借李衛公的著作



很多人對中國的兵法 , 只知道孫子兵法一部而已 , 其實中國還有很多很精彩的兵書 ; 武經七書的內容都不是闡揚戰爭的藝術 , 而是在於如何以戰制戰 , 與其說是古人對於戰爭的用心 , 倒不如說是對戰爭的無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