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6-17 06:07:15作者: 徐爾
中國豬肉價格突然快速上漲,低收入居民連續「三月不知肉味」,隨後米價、油價甚至奶粉價格都一路飆高,甚至引發搶購風潮,最終成為政治層面問題,總理溫家寶下基層調研,央行是否再次加息陷入兩難。
對於中國城市居民來說,豬肉這個最普通不過的日常食品,從未像現在引起過如此之高的關注。短短十多天內,豬肉價格突然達到了一個歷史上的新高度,隨後米價、油價甚至奶粉價格都一路飆高,甚至引發部分商品的搶購風潮,導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超過百分之三的警戒線,引發市場對央行再次加息的擔憂。
在中國的物價監測體系中,豬肉是監測的最基本和最重要商品之一。豬肉價格飛漲,不僅僅是帶來心理上的恐慌,而且更容易帶來物價的連鎖反應,繼豬肉後,雞蛋、油價也開始大幅上漲。此次漲幅最大的是菜籽油,有百分之十左右,這對於主要使用菜籽油的餐飲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而大豆油、花生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與豬肉漲價不同的是,此次油價的變動引發了一股搶購風潮,部分市民一次購買數十桶油。油價的上漲,迅速帶動餐飲店的提價,短短一個月內有九成以上餐飲企業開始調價,有的企業甚至連續漲了幾次。
在豬肉價格迅猛變動的同時,這個普通商品也上升到了整個國家政治的層面。五月二十六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陝西生豬養殖專業村和養殖企業進行專門調研,並表示將採取多項措施維護肉價穩定。同時多個部門也表示將採取行動,交通部門優先確保生豬、豬肉的運輸,發改部門考慮將動用包括活豬和凍肉在內的儲備肉,以穩定物價。
肉價上漲始於一年前
此次豬肉漲價並非突然,只不過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峰尖。去年年初,生豬批發價格還只有每斤五元左右。從去年四、五月份開始,豬肉價格開始上漲,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每斤七元。隨著批發價格的一路走高,農批市場內豬肉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到了去年年底、今年春節之前,豬肉價格已經漲到了最高程度,一度達到每斤七點五元。春節之後豬肉價格有所回落,並維持了幾個月的平穩,直到五月份再次「發力」。
五月二十日,深圳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吉農批市場的豬肉櫃臺,挂出了這樣的價格:每斤前腿肉七點五元人民幣(約一美元)、五花肉八元、全瘦肉十元、排骨十二元、腰梅肉九元、大腿骨七點五元。而在福田、東門等市場,價格要略貴一些。根據福田農批市場信息中心統計,當日市場內五花肉的平均價格為每斤九點五元。在面向更多顧客的超市內,豬肉價格更使普通老百姓感覺「貴得離譜」;但對於市場和商場,這種感受則是以數字具體化:當天的豬肉價格已經達到十年來的最高,相對於深圳的歷史,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貴」。
表面上看,豬肉漲價並沒有對銷售造成大的衝擊。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儘管每天、每餐的豬肉量都非常有限,但作為飲食習慣對豬肉還有相當大的依賴性,一時間並不能完全放棄。目前豬肉是普通人最主要的肉食品,對很多中國人來說,肉食品指的就是豬肉。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中國人均日豬肉消費量約為四盎司(約一百十三克),僅次於德國,位居世界第二。豬肉漲價對於市民來說彈性是非常小的,他們感覺更多的只能是無奈。
但對於許多銷售商來說,還是能夠感受到價格變化帶來的壓力。儘管普通的五花肉還都能賣得動,可是最貴的排骨已經乏人問津,每天晚上收檔也都還剩下一堆。有趣的是,與此同時雞鴨檔卻在內地禽流感爆發後迎來一個難得的旺市,部分商家表示每日銷量都提高了三成以上。
漲價並不僅僅意味著多掏錢,漲到一定程度,整個流通鏈條出現斷裂,甚至有錢也已經買不到豬肉了。五月二十八日,龍崗區南約小區的人就感受到了這一點。當天一大早,由於現在的盈利甚至不能抵消向市場繳納的鋪位租金,豬肉價格已經漲得讓商戶們「賠錢」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罷市」。這一天,不但整個小區大約六、七萬人吃不到肉,周圍的餐館也生意清淡。而這裡的一些工廠食堂為了讓工人吃到肉,不得不駕車六公里跑到遠處的菜市場買豬肉。
豬肉價格的變化,給社會帶來一幅獨特的浮世繪。因為每個市場價格都略有差異,為了省錢一些餐館食堂甚至實行「跨區買肉」,跑到價格便宜的其它區市場買肉。一些工廠的食堂打起了菜譜的主意,把裡面的蔬菜增加,減少豬肉用量。在一些餐館,菜裡肉片的數量也少了不少。
尤其是對於低保戶、低收入者,漲價帶來的感受格外明顯。根據廣州的《南方都市報》等媒體的報導,即使在深圳,也有不少低保戶、打工一族,因為承受不起高昂的肉價,已經連續幾個月甚至半年多的時間全都吃蔬菜,「三月不知肉味」在真實生活中發生了。
深圳市場的生豬,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江西、湖南等外地,因此受到外地市場的影響非常大。此次零售價格上漲,完全是由生豬進價推動的。首先是歸咎於供需矛盾引發的價格波動。的確在全國範圍內,四、五月份出現了生豬荒,貨源相對比較緊張,部分地區甚至已經斷貨。此外成本的上升也帶動了整個產品的漲價,豬肉漲價也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豬飼料價格上漲,也推動了豬肉價格的升高。尤其是作為生豬飼料的玉米價格近期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一至四月份玉米價格連續四個月保持在一點五元以上,為近十年來的歷史高位,這直接導致出欄生豬價格上漲。
豬肉價格最高的時候,卻正是農戶養豬數量正處於低谷之際。成本不斷增加,利潤一再減少,導致農民養豬積極性受挫,存欄數量一降再降。而包括豬藍耳病在內的一系列疫病流行,導致大量豬只染病死亡,使養豬戶的經營雪上加霜。
分散養豬面臨困境
養豬規模與價格變化的背離,也顯示了目前中小養殖戶分散養殖的困境。對於市場走向缺乏判斷、不能提前作出預測,農戶往往成為損失的最後一環。對此專家學者發出呼籲,農業部門應進行宏觀調控,提供包括信息、價格在內的多項服務。而農業部相關人士也響應說,政府將加強信息發布和預警分析,引導農民正確認識市場形勢,並採取措施擴大農村地區的網際網路接入。
從空間範圍上看,這種現象也並非僅僅是深圳獨有,就在深圳豬肉漲價的同期或者提前幾天,北方的大多數城市都出現了同樣的豬肉價格飛漲,在瀋陽、北京、濟南等大城市,同樣出現了「十年最貴」的說法。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報告顯示,五月份全國三十六個大中城市的四十六種重要商品和服務項目中,豬肉、雞蛋、花生油等二十二種價格上漲,民用電、管道煤氣等十五種價格保持穩定。六月十二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五月CPI同比上漲百分之三點四。由於肉價佔到CPI一籃子權重的百分之七左右,再加上豬肉漲價將把通脹壓力陸續傳導至雞蛋、魚和其它食品之上,因此CPI增幅很大程度上是豬肉價格帶動。
根據央行年初設定的目標,今年CPI的增幅上限為百分之三,百分之三也因此被市場視為加息「警戒線」。但由於一月前剛加過息,決策層也不希望對精心呵護的股市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是否加息成為當局調控的困境。
□ 《亞洲週刊》二〇〇七年第二十四期
對於中國城市居民來說,豬肉這個最普通不過的日常食品,從未像現在引起過如此之高的關注。短短十多天內,豬肉價格突然達到了一個歷史上的新高度,隨後米價、油價甚至奶粉價格都一路飆高,甚至引發部分商品的搶購風潮,導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超過百分之三的警戒線,引發市場對央行再次加息的擔憂。
在中國的物價監測體系中,豬肉是監測的最基本和最重要商品之一。豬肉價格飛漲,不僅僅是帶來心理上的恐慌,而且更容易帶來物價的連鎖反應,繼豬肉後,雞蛋、油價也開始大幅上漲。此次漲幅最大的是菜籽油,有百分之十左右,這對於主要使用菜籽油的餐飲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而大豆油、花生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與豬肉漲價不同的是,此次油價的變動引發了一股搶購風潮,部分市民一次購買數十桶油。油價的上漲,迅速帶動餐飲店的提價,短短一個月內有九成以上餐飲企業開始調價,有的企業甚至連續漲了幾次。
在豬肉價格迅猛變動的同時,這個普通商品也上升到了整個國家政治的層面。五月二十六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陝西生豬養殖專業村和養殖企業進行專門調研,並表示將採取多項措施維護肉價穩定。同時多個部門也表示將採取行動,交通部門優先確保生豬、豬肉的運輸,發改部門考慮將動用包括活豬和凍肉在內的儲備肉,以穩定物價。
肉價上漲始於一年前
此次豬肉漲價並非突然,只不過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峰尖。去年年初,生豬批發價格還只有每斤五元左右。從去年四、五月份開始,豬肉價格開始上漲,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每斤七元。隨著批發價格的一路走高,農批市場內豬肉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到了去年年底、今年春節之前,豬肉價格已經漲到了最高程度,一度達到每斤七點五元。春節之後豬肉價格有所回落,並維持了幾個月的平穩,直到五月份再次「發力」。
五月二十日,深圳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吉農批市場的豬肉櫃臺,挂出了這樣的價格:每斤前腿肉七點五元人民幣(約一美元)、五花肉八元、全瘦肉十元、排骨十二元、腰梅肉九元、大腿骨七點五元。而在福田、東門等市場,價格要略貴一些。根據福田農批市場信息中心統計,當日市場內五花肉的平均價格為每斤九點五元。在面向更多顧客的超市內,豬肉價格更使普通老百姓感覺「貴得離譜」;但對於市場和商場,這種感受則是以數字具體化:當天的豬肉價格已經達到十年來的最高,相對於深圳的歷史,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貴」。
表面上看,豬肉漲價並沒有對銷售造成大的衝擊。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儘管每天、每餐的豬肉量都非常有限,但作為飲食習慣對豬肉還有相當大的依賴性,一時間並不能完全放棄。目前豬肉是普通人最主要的肉食品,對很多中國人來說,肉食品指的就是豬肉。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中國人均日豬肉消費量約為四盎司(約一百十三克),僅次於德國,位居世界第二。豬肉漲價對於市民來說彈性是非常小的,他們感覺更多的只能是無奈。
但對於許多銷售商來說,還是能夠感受到價格變化帶來的壓力。儘管普通的五花肉還都能賣得動,可是最貴的排骨已經乏人問津,每天晚上收檔也都還剩下一堆。有趣的是,與此同時雞鴨檔卻在內地禽流感爆發後迎來一個難得的旺市,部分商家表示每日銷量都提高了三成以上。
漲價並不僅僅意味著多掏錢,漲到一定程度,整個流通鏈條出現斷裂,甚至有錢也已經買不到豬肉了。五月二十八日,龍崗區南約小區的人就感受到了這一點。當天一大早,由於現在的盈利甚至不能抵消向市場繳納的鋪位租金,豬肉價格已經漲得讓商戶們「賠錢」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罷市」。這一天,不但整個小區大約六、七萬人吃不到肉,周圍的餐館也生意清淡。而這裡的一些工廠食堂為了讓工人吃到肉,不得不駕車六公里跑到遠處的菜市場買豬肉。
豬肉價格的變化,給社會帶來一幅獨特的浮世繪。因為每個市場價格都略有差異,為了省錢一些餐館食堂甚至實行「跨區買肉」,跑到價格便宜的其它區市場買肉。一些工廠的食堂打起了菜譜的主意,把裡面的蔬菜增加,減少豬肉用量。在一些餐館,菜裡肉片的數量也少了不少。
尤其是對於低保戶、低收入者,漲價帶來的感受格外明顯。根據廣州的《南方都市報》等媒體的報導,即使在深圳,也有不少低保戶、打工一族,因為承受不起高昂的肉價,已經連續幾個月甚至半年多的時間全都吃蔬菜,「三月不知肉味」在真實生活中發生了。
深圳市場的生豬,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江西、湖南等外地,因此受到外地市場的影響非常大。此次零售價格上漲,完全是由生豬進價推動的。首先是歸咎於供需矛盾引發的價格波動。的確在全國範圍內,四、五月份出現了生豬荒,貨源相對比較緊張,部分地區甚至已經斷貨。此外成本的上升也帶動了整個產品的漲價,豬肉漲價也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豬飼料價格上漲,也推動了豬肉價格的升高。尤其是作為生豬飼料的玉米價格近期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一至四月份玉米價格連續四個月保持在一點五元以上,為近十年來的歷史高位,這直接導致出欄生豬價格上漲。
豬肉價格最高的時候,卻正是農戶養豬數量正處於低谷之際。成本不斷增加,利潤一再減少,導致農民養豬積極性受挫,存欄數量一降再降。而包括豬藍耳病在內的一系列疫病流行,導致大量豬只染病死亡,使養豬戶的經營雪上加霜。
分散養豬面臨困境
養豬規模與價格變化的背離,也顯示了目前中小養殖戶分散養殖的困境。對於市場走向缺乏判斷、不能提前作出預測,農戶往往成為損失的最後一環。對此專家學者發出呼籲,農業部門應進行宏觀調控,提供包括信息、價格在內的多項服務。而農業部相關人士也響應說,政府將加強信息發布和預警分析,引導農民正確認識市場形勢,並採取措施擴大農村地區的網際網路接入。
從空間範圍上看,這種現象也並非僅僅是深圳獨有,就在深圳豬肉漲價的同期或者提前幾天,北方的大多數城市都出現了同樣的豬肉價格飛漲,在瀋陽、北京、濟南等大城市,同樣出現了「十年最貴」的說法。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報告顯示,五月份全國三十六個大中城市的四十六種重要商品和服務項目中,豬肉、雞蛋、花生油等二十二種價格上漲,民用電、管道煤氣等十五種價格保持穩定。六月十二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五月CPI同比上漲百分之三點四。由於肉價佔到CPI一籃子權重的百分之七左右,再加上豬肉漲價將把通脹壓力陸續傳導至雞蛋、魚和其它食品之上,因此CPI增幅很大程度上是豬肉價格帶動。
根據央行年初設定的目標,今年CPI的增幅上限為百分之三,百分之三也因此被市場視為加息「警戒線」。但由於一月前剛加過息,決策層也不希望對精心呵護的股市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是否加息成為當局調控的困境。
□ 《亞洲週刊》二〇〇七年第二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