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8-30 22:30:57作者:
宗教,在西方並不陌生的名字,「有神論」的觀點成了人們精神的寄託,成了人們心靈的家園。可在中國卻變了樣,許多人把它當成「封建迷信」來批判,認為這和現代社會唱反調;許多人卻把它當成了追求物質財富的聚寶盆,商店裡、老闆家,香火繚繞;有的人在家供著,把宗教中的神,當成了他們看家護院的高人。
唉!世上到底有沒有神?
站在現代科學頂峰的愛因斯坦曾接受記者訪問,請他談對神是否存在的看法。愛因斯坦剛送走一位朋友,看著桌上的糖果、餅乾、咖啡杯,對記者發問:「記者先生,您知道是誰將咖啡等物安放在此處的?」記者回答:「當然是閣下。」
愛因斯坦接著便說:「小到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種力量來安排;那麼請想想:宇宙擁有多少星球,而每一星球按照某一軌道運行無間,此種安排運行的力量就是神!」
「也許閣下會說:‘我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到過神,那麼我如何相信神的存在呢?’是的,您具備了五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但這五種感官是有限度的,例如聲音,只有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範圍內的波長,人才能聽到……」
視覺也是一樣,人只能看到能發出可見光的物體,而可見光僅僅是電磁波大家族的一個小小波段。現代宇宙學用動力學方法研究星系得到的星系總質量總是遠遠大於所有可見的星系質量之和,而現在的科學研究認為宇宙中暗物質比看得見的物質高出至少是數十倍、上百倍,幾乎主宰了宇宙中的運動和演化。科學家發現我們周圍的世界,一切是那麼精確而有序。一切自然常數如電子電量、質子的質量、相互作用力的耦合常數等等,若稍有一點不同,原子就不會聚在一起,恆星就不能燃燒,行星、地球、生命都無法存在。所以劍橋大學名物理學家John.polkinghorne說:「當你認識到自然界的規律都是不可思議地精密地協調在一起,從而製造出我們看到的這個宇宙,你就會有如此的想法:這個宇宙不是碰巧存在的,而是有意創造的。」
無獨有偶,200多年前經典力學大師、大科學家牛頓就曾接待一位固執的無神論者,請他觀賞自製的太陽系星體運行儀,客人驚嘆於其運行之精確。自然問道:「誰製造,怎麼製造的?」牛頓幽默地說:「自發地隨機產生的。」無神論者以為這不可能,以為大謬不然,牛頓然後反問道:「既然你認為小小星運儀都不可能自發地、隨機地、偶然產生,那閣下為什麼堅持認為這龐大的宇宙及一切是隨機、偶然地產生的呢?」這本來是淺顯明白的道理,實證科學碰到實證,無神論者在星運儀面前無法不折服。這與愛因斯坦接受記者採訪同樣成為科學發展史上一則有趣的佳話。在天文學圖書中標度為109光年的天文照片上,銀河系已渺小得看不見,只有黑暗背景上分布的數以百計大小不一的渺小亮點,如同白天陽光下飄浮在空氣中的微細塵埃,然而它們都是星系團、超星系團的龐大天體群。若將其一放大千倍,其中又有上萬的微細塵埃,那才是星系的世界,銀河系僅僅是其中之一。若直接觀察銀河系旋窩,會看到千億顆恆星沿著既定軌道旋轉,太陽要經2.5億年才轉一圈,太陽也不過是小小銀河系中一絲微細塵埃,河外星系也如銀河系,瀰漫在我們能看到的這個小小宇宙整個空間。人類科學的腳步遠未超出小小的太陽系,對深層的宇宙更是望塵莫及,難以想像。
可見人們不能盲目的去否定神,也不能否定宗教本身。
宗教是文化的本體,文化是宗教的形式。文化是社會特有的精神運動,這種精神標誌是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價值體系」。因此,真正使文明得以形成與發展的生機勃勃的源泉乃是宗教信仰。離開信仰文化,人類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道德就必然淪喪,文化和社會就必然墮落。
人類信仰文化主要是由釋伽牟尼、老子、耶穌、孔子等大覺者傳出,人類的文化來自於神傳。因此,文化復興運動,實質上是信仰文化的復興運動,是神傳文化的復興運動。如果看不到這個本質,就必然找不到文化復興運動的方向。
以儒、釋、道為主要代表的中華神傳文化影響和決定了中國和東方許多國家的文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和東方的文明,這文明在唐朝達到了舉世無雙的輝煌,並深遠地影響了西方和世界的文明。以儒、釋、道為主要代表的中華神傳文化是人類最優秀的文化的寶庫,它高貴,雍容嫻雅;它純正、純善、純美;它微言大義,精微廣大;它包含著人類應擁有的一切文明財富和普世原則。這個文化寶庫中,早已對人類的人格作了道德規範,那就是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人格。這個文化寶庫中,為人的精神世界做了無限廣闊的描繪,自由精神在那裡可以到處翱翔。這個文化寶庫中,入世的法則,從人權人本到處世接物,應有盡有,任由選擇。這是一座博大精深的神傳文化寶殿。這個寶殿中,人類社會所應有的和必須有的文化理念、道德法則,神都給了,這是人類的真正文化。
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的先驅們,只要進入中華神傳文化的寶殿,就會獲得無窮盡的人類文化瑰寶,就會使自己的思想充滿能量,就會激發更高更多的靈感,就會獲得無窮無盡的創作智慧和題材。中華神傳文化,是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生命之樹生機勃勃的土壤,是中國自由文化運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傳統文化也是神傳文化。
復興中華傳統文化,是時代的需要,是歷史的需要,也是我們精神的需要。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責任將這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
唉!世上到底有沒有神?
站在現代科學頂峰的愛因斯坦曾接受記者訪問,請他談對神是否存在的看法。愛因斯坦剛送走一位朋友,看著桌上的糖果、餅乾、咖啡杯,對記者發問:「記者先生,您知道是誰將咖啡等物安放在此處的?」記者回答:「當然是閣下。」
愛因斯坦接著便說:「小到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種力量來安排;那麼請想想:宇宙擁有多少星球,而每一星球按照某一軌道運行無間,此種安排運行的力量就是神!」
「也許閣下會說:‘我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到過神,那麼我如何相信神的存在呢?’是的,您具備了五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但這五種感官是有限度的,例如聲音,只有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範圍內的波長,人才能聽到……」
視覺也是一樣,人只能看到能發出可見光的物體,而可見光僅僅是電磁波大家族的一個小小波段。現代宇宙學用動力學方法研究星系得到的星系總質量總是遠遠大於所有可見的星系質量之和,而現在的科學研究認為宇宙中暗物質比看得見的物質高出至少是數十倍、上百倍,幾乎主宰了宇宙中的運動和演化。科學家發現我們周圍的世界,一切是那麼精確而有序。一切自然常數如電子電量、質子的質量、相互作用力的耦合常數等等,若稍有一點不同,原子就不會聚在一起,恆星就不能燃燒,行星、地球、生命都無法存在。所以劍橋大學名物理學家John.polkinghorne說:「當你認識到自然界的規律都是不可思議地精密地協調在一起,從而製造出我們看到的這個宇宙,你就會有如此的想法:這個宇宙不是碰巧存在的,而是有意創造的。」
無獨有偶,200多年前經典力學大師、大科學家牛頓就曾接待一位固執的無神論者,請他觀賞自製的太陽系星體運行儀,客人驚嘆於其運行之精確。自然問道:「誰製造,怎麼製造的?」牛頓幽默地說:「自發地隨機產生的。」無神論者以為這不可能,以為大謬不然,牛頓然後反問道:「既然你認為小小星運儀都不可能自發地、隨機地、偶然產生,那閣下為什麼堅持認為這龐大的宇宙及一切是隨機、偶然地產生的呢?」這本來是淺顯明白的道理,實證科學碰到實證,無神論者在星運儀面前無法不折服。這與愛因斯坦接受記者採訪同樣成為科學發展史上一則有趣的佳話。在天文學圖書中標度為109光年的天文照片上,銀河系已渺小得看不見,只有黑暗背景上分布的數以百計大小不一的渺小亮點,如同白天陽光下飄浮在空氣中的微細塵埃,然而它們都是星系團、超星系團的龐大天體群。若將其一放大千倍,其中又有上萬的微細塵埃,那才是星系的世界,銀河系僅僅是其中之一。若直接觀察銀河系旋窩,會看到千億顆恆星沿著既定軌道旋轉,太陽要經2.5億年才轉一圈,太陽也不過是小小銀河系中一絲微細塵埃,河外星系也如銀河系,瀰漫在我們能看到的這個小小宇宙整個空間。人類科學的腳步遠未超出小小的太陽系,對深層的宇宙更是望塵莫及,難以想像。
可見人們不能盲目的去否定神,也不能否定宗教本身。
宗教是文化的本體,文化是宗教的形式。文化是社會特有的精神運動,這種精神標誌是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價值體系」。因此,真正使文明得以形成與發展的生機勃勃的源泉乃是宗教信仰。離開信仰文化,人類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道德就必然淪喪,文化和社會就必然墮落。
人類信仰文化主要是由釋伽牟尼、老子、耶穌、孔子等大覺者傳出,人類的文化來自於神傳。因此,文化復興運動,實質上是信仰文化的復興運動,是神傳文化的復興運動。如果看不到這個本質,就必然找不到文化復興運動的方向。
以儒、釋、道為主要代表的中華神傳文化影響和決定了中國和東方許多國家的文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和東方的文明,這文明在唐朝達到了舉世無雙的輝煌,並深遠地影響了西方和世界的文明。以儒、釋、道為主要代表的中華神傳文化是人類最優秀的文化的寶庫,它高貴,雍容嫻雅;它純正、純善、純美;它微言大義,精微廣大;它包含著人類應擁有的一切文明財富和普世原則。這個文化寶庫中,早已對人類的人格作了道德規範,那就是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人格。這個文化寶庫中,為人的精神世界做了無限廣闊的描繪,自由精神在那裡可以到處翱翔。這個文化寶庫中,入世的法則,從人權人本到處世接物,應有盡有,任由選擇。這是一座博大精深的神傳文化寶殿。這個寶殿中,人類社會所應有的和必須有的文化理念、道德法則,神都給了,這是人類的真正文化。
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的先驅們,只要進入中華神傳文化的寶殿,就會獲得無窮盡的人類文化瑰寶,就會使自己的思想充滿能量,就會激發更高更多的靈感,就會獲得無窮無盡的創作智慧和題材。中華神傳文化,是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生命之樹生機勃勃的土壤,是中國自由文化運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傳統文化也是神傳文化。
復興中華傳統文化,是時代的需要,是歷史的需要,也是我們精神的需要。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責任將這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