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操場自然成,
要跑要跳任翻滾。
寬敞柔軟沒得比,
運動何須花成本。
從劉興欽這幅民俗畫和打油詩裡,我們看到許多小朋友在稻田理玩耍的快樂畫面,也彷彿聽到孩子們歡樂的笑聲,這種景像已經好久好久都不曾見到了。
稻田只種稻,多麼浪費啊!從前的稻田除了農忙時期種稻之外,稻穀收割後就是小孩子的大運動場,成了歡笑聲最多的地方。
現在的小朋友,除了上學,其他時間都被父母安排上各種才藝班或補習功課,如果還有時間大都窩在電視機前,或是坐在電腦前玩遊戲,在戶外玩的機會實在不多,只有在星期假日由家長帶著一起郊遊,其他日子是沒有機會接觸大自然的。
從前鄉下的小朋友,天黑了不得已要回家,否則白天的時間是很少待在家中的,外面廣闊的山林和田野,都是他們遊戲的地方,沒有人會待在屋子裡,那多沒趣啊!
每年第二期稻穀收成後,不必緊接著續耕,要等到下一季才會再度插秧耕種,所以秋天稻穀收割後運走了,田裡割下來的稻草,會留一段時間,等到自然曬乾,然後再運回家去儲存起來。
干稻草留在田裡的這段時間,村子裡的小朋友,平時不論在哪裡遊戲玩耍,這時都會不約而同地集中到田裡,把稻田當成遊戲場,在這裡追趕跑跳碰,玩得不亦樂乎!
干稻草堆放在田地裡,好像在地上鋪上了柔軟的彈簧墊子,小朋友在嘻嘻哈哈地在上面玩翻跟斗、倒立和摔跤的遊戲,不小心跌跤了,一點也不疼,所以可以玩得很安心。
劉興欽小時候身強體壯,跑得遠又跳得高,所以最愛跟同伴玩跳遠和跳高的遊戲,這種遊戲在鋪滿了干稻草的田裡玩,再安全不過了。他們將綁成一束束,而且一排排豎在田裡的稻草堆,當成跳箱,或是田徑障礙賽的低欄,一關關地跳過去,看誰先跑到田埂邊就是贏家。跑跳時,萬一踢到稻草堆跌跤了,腳和膝蓋都不會受傷,也不會痛,所以可以放心地奔跑,盡情地玩樂。
不過這種歡樂的日子並不長久,等到稻草曬乾了,就會被大人挑回家堆放成一座座的大草堆,等著修補房屋或是當成水牛的冬糧。
彈簧操場不見了,稻田裡蹦跳的身影也跟著不見,歡笑聲也暫停,只能等到明年這時候再來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