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見以為,鄭和的政治活動,主要是宣讀詔書,提供賞賜,招徠進貢。其貿易行為,主要是採購大量香料,至於出售中國商品的現像似有若無。
這種政治行為不是以國家海軍的形式而遠航,也不是以國家的需要而海;是以帝王僕人,太監,的形式出洋,以保障帝王個人皇位之故,招徠朝貢,同時採購皇家所需之賞賜用的舶來品。
這種航行,是一種皇家航行,但又不同於十七世紀西班牙、英國的皇家艦隊。西班牙、英國的皇家艦隊是為國家利益而航行,鄭和下西洋,是皇家航海的一種極端的例子,謀帝王一人之利,保固皇位。這種航行在古今中外極為罕見,是一種狹隘的皇家航海----宦官航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海外活動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鄭和下西洋發生歷史變化的轉折點,是一段輝煌的海洋發展的終點,同時是另一段海外發輾轉變的起點。
鄭和之前的五百年,從晚唐、五代,歷經宋元,直到明初,是中國人海外活動蓬勃發展的階段。宋元期間最為發達,宋元海船,噸位大,尖式底船,具有水密艙結構,是世界上最傑出的遠洋船舶。航海者,深諳信風,應用指南計。航路與來往地點大量增加。唐時交通海外不過二十五國,宋代增至五十五國,元代達到九十九國。
官方設置市舶司(海關),發展海外活動。中國陶瓷等商品大量出口,南海香料等土產大量進口。海關收入極高,南宋紹興二年,中國三處主要港口(泉州、廣州、明州)的稅收,高達國庫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是國庫的重要仰頼。
鄭和下西洋期間,中國船舶性能與航海術仍然領先世界各國。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浩大,人員眾多,七次出使,確是前代所未有之盛況。但是明初造船術與航海未有發展,較之宋元不進反退。鄭和到達二十多國,或三十多國,較之宋元,無增反減。宋元的海外活動,跟國計民生息息相關;鄭和海外活動的實質內容,則只有皇室特定之幾項任務,是皇家特遣艦隊。
明朝建國之初,自洪武朝便頒布海禁,不許人民出海,也不許外國商人到中國,只容許朝貢關係的中外特遣船隊。從明到清,海禁五百年,海外活動萎縮得近乎停頓。十六、十七世紀,遇到歐美新興的海外殖民活動,中國的海洋活動更受打擊。鄭和是明清五百年中國海外發展沒落的起點。
以上淺見所提鄭和下西洋一些待於探討的問題。鄭和下西洋的史實、性質,以及在中國海洋史的定位,關係到中國海洋史的基本架構。海洋史的研究者不能加以探討。在中國,意識型態太強,在其它國家又不甚關懷,住在臺灣的華人是全世界最適合討論鄭和的地方。
海洋臺灣
淺見以為,中研院海洋史研究的另一個缺漏,是對於「海洋臺灣」研究之不足,特別是有關中國人來到臺灣的緣起與發展。中國人來到臺灣的歷史的探討,是中國海外發展的重要成份,更是在臺灣研究海洋的學者的切身問題。
中研院的海洋史研究頗有涉及華人開拓臺灣的部分,但是大部分論文探討清代、日本時代,僅有少數論文涉及荷蘭時代與明鄭時期。早於明鄭者,未見涉及。這樣的研究成果,世人一個印象,華人來到臺灣始於明末,十七世紀。
事實上,華人開發臺灣的歷史,並不是十七世紀才開始,十七世紀之前有一段相當長的發展歷程,是臺灣歷史全貌的重要環節。
學界曾有人嘗試探索十七世紀以前的臺灣,但是只在文獻材料之中模索,成果有限。個人受教於梁嘉彬教授,同時受過文物研究的訓練,因此對於臺灣海洋史的研究,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心得如下:
史書所載早期臺灣相關史料疑點重重
史書提到三國時代的「夷州」,隋代的「流求」,宋代的「流求」,元代的「琉
球」,論者多認為是今之臺灣,謂中國人在三國時代、隋代、宋代、元代不斷來到臺灣。此種看法,現在仍多沿用。然則,事實未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