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09-18 19:40:00作者:菲爾
夏枯草,是一種匍匐性的草本植物,在春季開花,到夏天枯黃時採集入藥,之後便枯萎,因此而得名。它又名麥夏枯、鐵色草、棒頭柱、大頭花、燈籠頭草、夕句、羊腸菜、鎯頭草、白花草、牛枯草、廣谷草等等。
夏枯草的主要產地是中國,其中江蘇、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區生產最多。不同地區的夏枯草,其熊果酸和齊墩果酸含量差異相當大。夏枯草以色紫褐、穗大者為最佳。它味苦,辛,性寒。歸肝,膽經。就如《本經》說它"味苦辛,寒。"《別錄》則說它無毒。
它配以菊花、決明子,能清肝明目,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經的病症,對肝火上升、目赤腫痛、眩暈頭痛有很好的效用。另外,它也可以消腫散結,現代醫學將它用於淋巴結炎、淋巴結核及淋巴腫瘤。
很多醫藥典籍都記載過夏枯草的效果,比如《本經》上說它"主治寒熱、頭瘡,破症,散癭結氣,腳腫濕痺。"《滇南本草》說夏枯草的功效是"祛肝風,行經絡,治口眼歪斜。"
用夏枯草來泡茶是南方常見的"涼茶"。廣東人很喜歡喝涼茶,茶中往往放入中藥材,夏枯草便是經常使用的材料。人們利用夏枯草的清熱功能,達到祛除濕熱、防暑降溫之功效。不過,夏枯草屬於寒涼之物,所以濕氣重、脾胃虛弱或患風濕的人,最好不要飲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