醣分子製成流感疫苗機轉圖示
臺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領軍的研究團隊發現對抗流感病毒的分子疫苗製成關鍵。圖為重要成員、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馬徹(左)、吳宗益(右)博士。
臺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領導的團隊研究發現,將禽流感病毒的"血球凝集素"(簡稱HA)從"多醣"修飾為"單醣"製成疫苗,實驗小鼠免疫系統增強,對抗病毒的存活率從二十%提升至五十%,不僅藉此可望發展出對付流感病毒的疫苗,也將可用來對抗其他諸如C型肝炎或愛滋病毒具有多量醣蛋白的人類病毒。
臺灣中研院發現 國際矚目
繼六月間研究發現乳癌、肺癌、大腸癌、卵巢癌和攝護腺癌,都有獨特醣分子結構Globo-H,未來可望循此製作出分子疫苗對抗癌細胞。中研院研究團隊昨日進一步發表,針對衝擊全球的流感病毒,透過醣分子研究,也可望找到疫苗製作新方法。
這項研究登上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雖尚未進行人體試驗,但已申請美國專利,並技術移轉給美國邁阿密OPKO Health公司,其臺灣子公司將在臺研發疫苗。
病毒入侵 先找醣結合
流感病毒細胞(如H1N1、H5N1)表面,主由"血球凝集素HA"與"神經胺酸?NA"兩醣蛋白組成,HA負責附著到宿主細胞,因宿主細胞表面亦佈滿"醣",當病毒與宿主細胞表面最初接觸時,病毒的HA就會與宿主細胞表面的"醣"結合,入侵細胞進而複製及感染。
研究團隊以禽流感病毒(H5N1)為實驗對象,為瞭解HA"醣"對宿主細胞附著能力,其中,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馬徹博士實驗室設計出四種不同程度"醣"分子的HA,吳宗益博士實驗室則合成出二十四種宿主細胞表面的"醣"分子,交叉進行九十六種檢測。
結果發現,H5只與十七種禽類專有醣分子結合。團隊進一步使用酵素及不同生產醣蛋白的方法,將H5醣蛋白表面的多醣分子逐步減成單醣分子,再用原型及單醣型H5醣蛋白作為疫苗,肌肉注射小鼠。
效果比多醣分子好
把小鼠分對照組、原型多醣、單醣型H5疫苗三組,注射後幾天,再讓小鼠暴露在H5N1病毒下,十四天後顯示,僅注射食鹽水的"對照組"存活率零,原型多醣組存活率二十%,單醣組存活率則提高到五十%。
翁啟惠說,藉由設計不同流感病毒HA共同的胺基酸序列,修飾蛋白表面的醣分子,並保留核心結構之後,即可望發展出能對付多種流感病毒的疫苗。
拆穿偽裝 免疫力更好
馬徹表示,流感疫苗大多自雞隻蛋白取出整株病毒製成,因所有醣分子都存在,好比多了一層遮蔽"偽裝",產生的抗體無法辨識蛋白體全貌。若將醣蛋白上多餘的醣除去再產生疫苗,不但不具病毒危險性,且可產生更好免疫力。而單醣分子疫苗在實驗室就能培養,穩定有效率,"不需雞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