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一,中國銀監會在其網站上表示,商業銀行必須"建立和完善資本後續補充機制、中長期資本補充規劃和商業發展規劃",否則銀監會"將在市場准入、對外投資、增設機構、業務擴張等方面予以限制"。同時,銀監會否認了"銀監會將對商業銀行進行信貸規模控制以及對大型銀行提高資本充足比率至13%"的傳言。
這似乎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因為儘管銀監會沒有明確界定資本充足率的最新標準,但已經在暗示商業銀行必須提高資本充足率。目前,大多數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都高於8%的監管紅線,而且,工行、中行和建行等國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經接近或超過了12%,,銀監會依然憂心忡忡,這體現了銀監會對商業銀行未來壞賬風險的擔憂。但控制新增貸款、提高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這種亡羊補牢的做法,恐怕也難以阻擋中國銀行業新一輪壞賬潮的到來。
目前看來,中國銀行業的壞賬水平似乎還算良好。根據銀監會的最新數據,截至三季度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比例延續著"雙降"的態勢,特別是不良貸款比例從一季度末的2.04%下降到了三季度末的1.66%。但是,不良貸款比例的大幅下降有可能是因為貸款規模的擴大,也就是分母大了,在統計意義上降低了不良貸款比例。比如,相比一季度末,三季度末的不良貸款餘額下降了8%左右,但不良貸款比例卻下降了19%左右。
另外,儘管不良貸款餘額也在下降,但今年銀行放出的貸款其風險還沒有開始暴露,商業銀行可能也沒有將貸款準確分類。特別是發放給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和國有企業的貸款,暫時可能是安全的,但未來的3-5年極有可能轉化為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等不良貸款。這也是銀監會週一要求商業銀行必須注意"大額風險集中度和貸款分類準確度"的原因。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銀行業曾經吞下過把貸款集中投向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苦果。從當時的經驗來看,新增貸款在頭一年大量增加後,為了彌補在建項目的資金缺口,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都很難真正收緊,這也是銀監會目前想控制新增貸款規模但很難奏效的原因。項目完工後,銀行的壞賬風險就開始暴露。雖然各方對上一輪銀行壞賬的具體數額各方估算不同,但保守的估計也在三萬億以上,佔當時GDP的30%左右。
於是中國政府不得不先後發行2700億特別國債補充資本金,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剝離了商業銀行1.4萬億不良資產,但是仍未遏制不良貸款的蔓延和資本充足率的不足,於是又採取了用外匯儲備註資商業銀行這種"中國特色"的辦法,最終通過財務重組和股份制改制,把商業銀行包裝上市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金的不足。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期間的一些手段已經突破了當時法律的界限(比如用外匯儲備註資商業銀行)。而且,從實踐來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只收回了20-30%的不良貸款,大量的不良貸款都是通過財政補貼和央行增發貨幣解決掉的。
對照當下,儘管以工行、中行和建行為首的商業銀行通過上市相對完善了公司治理結構,經營取向也更加商業化,但政府的行政指令仍然起主導作用。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當時引進的"戰略投資者"演變成了"戰略投機者", 解禁期一到就紛紛減持。它們並未真正參與並幫助中國的銀行提高公司治理,卻享受到了中國政府"包裝"和"美化"商業銀行帶來的紅利。
這意味著此前滋生銀行壞賬的土壤並未得到有效治理,今年迄今為止投放出的近9萬億銀行貸款絕大部分還是湧向了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地方政府拿錢修鐵路和修公路,特別是修一些有重複建設或政績工程嫌疑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國有企業拿錢或者盲目擴大產能,或者爭當地王,這都給日後銀行業的壞賬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雖然,銀監會正在催促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但能否覆蓋未來的不良貸款還很難說。金融危機前美國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水平也符合監管標準就是鏡鑒。而且,目前看來,許多上市銀行正準備從股市再融資來解決燃眉之急,這是上一輪銀行壞賬潮時商業銀行所不具備的優勢。這同國家財政埋單唯一的區別是財政埋單是由所有人承擔,但再融資是由股民承擔,但股民或許不願意埋單,這可能也是昨日中國股市大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