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12-28 03:14:15作者:
美國的私立名校的錄取標準是:學術1/3、課外活動1/3、個性修養1/3。判定高中生的學術能力是包括高中四年的平均成績、修課難易、SAT(類似高考成績)、SAT主題考試、AP考試(高中修的大學課程的全國統考)、學術競賽、科研活動;課外活動如音體美特長、慈善義工、學生組織領導,等等;最後一個三分之一是個性修養,是通過三封老師推薦信,大學申請作文和面談決定的。
學術方面:在申請表上要填上SAT考分、SAT專題考分(只有好的私校要求)、AP考分、學業排名(在全校多少畢業生中排第幾名)、課程平均累積分 GPA。SAT成績是大學董事會的考試中心按申請人要求直接送給各大學。高中會隨申請表送一份成績單給大學,包括GPA和該生學術排名。美國高中平時是沒有排名的,可是名校要求申請人填寫並經過高中認證的該生在該校的整個畢業年級的學術排名,分子是名次,分母是畢業生總數;譬如我是到女兒申請大學時才知道她的成績是全校400名畢業生中排第一,就填1/400。哪怕你有全校第一的學術成績(每年申請哈佛的各高中學術第一名有三千人,多半被拒絕),哪怕你 SAT和SAT II是滿分(申請哈佛的SAT滿分也是幾千,多數被鋸),哪怕你AP課程如微積分、大學生物、大學化學、大學寫作等全拿五分(ETS統考,每次考一門),你也只拿到錄取標準得分的1/3,因為成績對頂尖大學來講只是基本要求或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沒有好成績根本不考慮你,有了還遠遠不夠。所以,進入頂尖本科學院就要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包括科研、文學、美術、音樂、社區服務、領導才能、競賽得獎。譬如我女兒的同學艾米,小提琴拿了年齡組全國第三名;我女兒拿了倫塞勒數學及科學獎、在美國有名的弗裡德漢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做了一個暑假的愛滋病研究、在「女生之邦」中當選為州教育部長以及華盛頓州少女選美中獲前五名才讓沒有讓她課外活動黯淡失色。社區服務非常重要。好的本科學院不僅是培養學術專才,而且要培養影響、領導社會的人才。大學想看申請人對社會的奉獻精神。麻省理工甚至把新生在上大學前做的義工換算成工資,提供基於義工計酬的財務資助。像艾米,我女兒,從初中開始,在圖書館做義工、就在施粥站為流浪人做飯、從高中開始,她就在聖彼得醫院做義務護士,每週日工作半天,做了四年。給施粥站工作時,下午三點去,做飯,服務,收拾清洗,回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這時才開始吃晚飯。在醫院做義務護士,會開車前需要父母接送,回到家吃飯時是晚上八點以後了。無論學習多忙,無論是聖誕夜或是新年夜,都得去。這些義工不是學校組織的,施粥站的服務是幾個女同學組織的,義務護士是自己到醫院聯繫的。孩子堅持長期做義工,是她的幾個好朋友互相鼓勵的。我們鼓勵她,當時沒想到對申請大學有用,只是希望她漸漸培養起對他人,特別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之心。如果只是為了上大學而做義工的人,很難默默堅持長年志願服務。因為去當個學生領導也許更出風頭又利於上好大學呀。譬如從高中開始,女兒宣布不要聖誕禮物,要父母把給她買禮物錢捐給窮人。她每捐一元錢,父母再加一元。雖然這樣的奉獻不填進申請表,但由此而產生的品質一定能為社會所欣賞。當然嘍,要進好大學還得有些文體活動。女兒參加過繪畫、鋼琴、小提琴,我們不管她練琴練畫,有這個修養就可以了,沒考級沒得獎,成不了申請大學風景線。想想看,哪個華裔子弟沒有學過鋼琴昵?
看著女兒的大學申請表上的課外活動,我直為她搖頭。沒有當過任何級別的學生領導,沒有入圍英特爾科技獎,沒有小提琴名次,沒有數學競賽獎,不是任何體育隊成員,連體操方隊都不是。她也就是成績好和志願勞動好,整個兒就是一個書獃子式的勞動人民。
這還沒完,最後一個1/3是申請人的個性修養,是你寫的申請短文、三封老師推薦信、一封同學推薦信、最後是大學的面試。填寫大學申請表最重要的是寫一篇短文,通過短文,大學想瞭解申請人的修養、思維和表達能力。當然,短文也是申請人打動招生官員的一個重要武器。在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怎麼樣能讓招生官員動心呢?短文。女兒的數學班有個高一屆的男同學,SAT考了1 590(幾年前滿分1 600分),最後被所有的名校拒絕。我問該生的學生顧問,顧問說,如果你看了他寫的短文,就不會奇怪好學校為什麼會拒絕他了。所以,短文如果是桿破槍,你打不暈招生官員,反而射穿自己的腳板。短文一般要求不超過500單詞。寫作訣竅就是要打動招生官員。誇耀自己如何得獎,抒發如何胸懷大志,當然挺好,只可惜這類話題被高中生寫得太多,不僅不新鮮,而且令人厭惡。當然你不必為了標新立異,寫什麼大戰盧安達叛軍救出野生動物的天方夜譚,或者一隻愛狗仙逝而感嘆生命脆弱之無病呻呤。要寫自己有感動的東西,從自己心裏來,才能到別人心中去。寫得越具體,事情越小,就越有故事。有本書叫《如何寫一篇制勝的大學短文》,告訴你下面主題被濫用了,寫它們包你被拒:
1. 旅行
2. 我最喜歡的事情
3. 美國小姐(像世界和平一樣,是最大的主題)
4. 運動生涯(校隊足球隊,當選全美足球運動員)
5. 我的房間
6. 我成功的故事
7. 寵物之死
8. 兜售和吹噓──自傳
大學需要知道你的修養和個性。面談(interview)和老師推薦信都是通過第三者的觀察,來綜合評價一個學生修養和能力。推薦信是每個大學都要求的,面談只有好的私立大學要求。我看了很多朋友和朋友的孩子申請美國大學和研究生院的推薦信,都寫成空洞的表揚信了,沒有故事、用詞死板、千篇一律。最好請老師發自內心寫一篇中文,請人翻譯成中文都好,不要在網上去套用現成推薦信,除非你打定主意採取自殺性申請。推薦信是保密的,老師直接送給了大學。女兒被錄取後老師們給我看了他們的推薦信,我摘幾句供你做參考例子:生物老師拜賽先生在信中寫道:「我從未在這個高中發現有另一個像Kate一樣綜合了天分、努力、智慧和工作道德的學生」,「她在九年級就修了我在大學才開始學的數學內容」,「Kate是我們學校的最大驕傲」,「她激勵我的教學追求」。歷史老師薩福先生吹噓Kate更是了得,「Kate為AP歷史班奠定了學習基礎,提高了全班的學習要求。她為全班樹立榜樣,不,她就是第二老師」,「我從她那裡學會了做一名更好的老師。我為曾幫助她認識自己擁有的巨大潛力而榮幸」。學生顧問溫茲先生寫道:「Kate是關心他人疾苦的人,她一直努力在發現回饋社會的最好職業」,「她珍惜享有的自由和對社會的責任,極願為中國的現代化作出貢獻」。我知道,即便我能厚顏無恥在此引用這些誇張之詞,你讀到時也需要勇氣。我引證的目的是讓你看到老師們在寫推薦信時如何毫無保留,如何具有創造性。美國文化本來就有誇人的習慣,正如《聖經》所說,管好你的舌頭,多說造就人的話。
學術方面:在申請表上要填上SAT考分、SAT專題考分(只有好的私校要求)、AP考分、學業排名(在全校多少畢業生中排第幾名)、課程平均累積分 GPA。SAT成績是大學董事會的考試中心按申請人要求直接送給各大學。高中會隨申請表送一份成績單給大學,包括GPA和該生學術排名。美國高中平時是沒有排名的,可是名校要求申請人填寫並經過高中認證的該生在該校的整個畢業年級的學術排名,分子是名次,分母是畢業生總數;譬如我是到女兒申請大學時才知道她的成績是全校400名畢業生中排第一,就填1/400。哪怕你有全校第一的學術成績(每年申請哈佛的各高中學術第一名有三千人,多半被拒絕),哪怕你 SAT和SAT II是滿分(申請哈佛的SAT滿分也是幾千,多數被鋸),哪怕你AP課程如微積分、大學生物、大學化學、大學寫作等全拿五分(ETS統考,每次考一門),你也只拿到錄取標準得分的1/3,因為成績對頂尖大學來講只是基本要求或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沒有好成績根本不考慮你,有了還遠遠不夠。所以,進入頂尖本科學院就要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包括科研、文學、美術、音樂、社區服務、領導才能、競賽得獎。譬如我女兒的同學艾米,小提琴拿了年齡組全國第三名;我女兒拿了倫塞勒數學及科學獎、在美國有名的弗裡德漢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做了一個暑假的愛滋病研究、在「女生之邦」中當選為州教育部長以及華盛頓州少女選美中獲前五名才讓沒有讓她課外活動黯淡失色。社區服務非常重要。好的本科學院不僅是培養學術專才,而且要培養影響、領導社會的人才。大學想看申請人對社會的奉獻精神。麻省理工甚至把新生在上大學前做的義工換算成工資,提供基於義工計酬的財務資助。像艾米,我女兒,從初中開始,在圖書館做義工、就在施粥站為流浪人做飯、從高中開始,她就在聖彼得醫院做義務護士,每週日工作半天,做了四年。給施粥站工作時,下午三點去,做飯,服務,收拾清洗,回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這時才開始吃晚飯。在醫院做義務護士,會開車前需要父母接送,回到家吃飯時是晚上八點以後了。無論學習多忙,無論是聖誕夜或是新年夜,都得去。這些義工不是學校組織的,施粥站的服務是幾個女同學組織的,義務護士是自己到醫院聯繫的。孩子堅持長期做義工,是她的幾個好朋友互相鼓勵的。我們鼓勵她,當時沒想到對申請大學有用,只是希望她漸漸培養起對他人,特別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之心。如果只是為了上大學而做義工的人,很難默默堅持長年志願服務。因為去當個學生領導也許更出風頭又利於上好大學呀。譬如從高中開始,女兒宣布不要聖誕禮物,要父母把給她買禮物錢捐給窮人。她每捐一元錢,父母再加一元。雖然這樣的奉獻不填進申請表,但由此而產生的品質一定能為社會所欣賞。當然嘍,要進好大學還得有些文體活動。女兒參加過繪畫、鋼琴、小提琴,我們不管她練琴練畫,有這個修養就可以了,沒考級沒得獎,成不了申請大學風景線。想想看,哪個華裔子弟沒有學過鋼琴昵?
看著女兒的大學申請表上的課外活動,我直為她搖頭。沒有當過任何級別的學生領導,沒有入圍英特爾科技獎,沒有小提琴名次,沒有數學競賽獎,不是任何體育隊成員,連體操方隊都不是。她也就是成績好和志願勞動好,整個兒就是一個書獃子式的勞動人民。
這還沒完,最後一個1/3是申請人的個性修養,是你寫的申請短文、三封老師推薦信、一封同學推薦信、最後是大學的面試。填寫大學申請表最重要的是寫一篇短文,通過短文,大學想瞭解申請人的修養、思維和表達能力。當然,短文也是申請人打動招生官員的一個重要武器。在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怎麼樣能讓招生官員動心呢?短文。女兒的數學班有個高一屆的男同學,SAT考了1 590(幾年前滿分1 600分),最後被所有的名校拒絕。我問該生的學生顧問,顧問說,如果你看了他寫的短文,就不會奇怪好學校為什麼會拒絕他了。所以,短文如果是桿破槍,你打不暈招生官員,反而射穿自己的腳板。短文一般要求不超過500單詞。寫作訣竅就是要打動招生官員。誇耀自己如何得獎,抒發如何胸懷大志,當然挺好,只可惜這類話題被高中生寫得太多,不僅不新鮮,而且令人厭惡。當然你不必為了標新立異,寫什麼大戰盧安達叛軍救出野生動物的天方夜譚,或者一隻愛狗仙逝而感嘆生命脆弱之無病呻呤。要寫自己有感動的東西,從自己心裏來,才能到別人心中去。寫得越具體,事情越小,就越有故事。有本書叫《如何寫一篇制勝的大學短文》,告訴你下面主題被濫用了,寫它們包你被拒:
1. 旅行
2. 我最喜歡的事情
3. 美國小姐(像世界和平一樣,是最大的主題)
4. 運動生涯(校隊足球隊,當選全美足球運動員)
5. 我的房間
6. 我成功的故事
7. 寵物之死
8. 兜售和吹噓──自傳
大學需要知道你的修養和個性。面談(interview)和老師推薦信都是通過第三者的觀察,來綜合評價一個學生修養和能力。推薦信是每個大學都要求的,面談只有好的私立大學要求。我看了很多朋友和朋友的孩子申請美國大學和研究生院的推薦信,都寫成空洞的表揚信了,沒有故事、用詞死板、千篇一律。最好請老師發自內心寫一篇中文,請人翻譯成中文都好,不要在網上去套用現成推薦信,除非你打定主意採取自殺性申請。推薦信是保密的,老師直接送給了大學。女兒被錄取後老師們給我看了他們的推薦信,我摘幾句供你做參考例子:生物老師拜賽先生在信中寫道:「我從未在這個高中發現有另一個像Kate一樣綜合了天分、努力、智慧和工作道德的學生」,「她在九年級就修了我在大學才開始學的數學內容」,「Kate是我們學校的最大驕傲」,「她激勵我的教學追求」。歷史老師薩福先生吹噓Kate更是了得,「Kate為AP歷史班奠定了學習基礎,提高了全班的學習要求。她為全班樹立榜樣,不,她就是第二老師」,「我從她那裡學會了做一名更好的老師。我為曾幫助她認識自己擁有的巨大潛力而榮幸」。學生顧問溫茲先生寫道:「Kate是關心他人疾苦的人,她一直努力在發現回饋社會的最好職業」,「她珍惜享有的自由和對社會的責任,極願為中國的現代化作出貢獻」。我知道,即便我能厚顏無恥在此引用這些誇張之詞,你讀到時也需要勇氣。我引證的目的是讓你看到老師們在寫推薦信時如何毫無保留,如何具有創造性。美國文化本來就有誇人的習慣,正如《聖經》所說,管好你的舌頭,多說造就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