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瘋牛病的因子其實並非想像中的「毒」,更可能是腦當中的重要物質。
朊毒體(Prion),又稱作蛋白質感染因子,或是普列昂,近年來特別引起關注,因為它會引發傳染性海綿狀腦病,這種病症中最著名的就是俗稱瘋牛病(mad cow)的「牛海綿狀腦病」。
不過,根據新的研究顯示,朊毒體可能對於腦功能,扮演著重要並且正面的角色。
美 國斯托爾斯醫學研究所的考希客.西博士(Kausik Si),在2月5號出版的生物期刊《細胞雜誌》(Cell)中發表了一篇關於朊毒體Prion的研究報告。他與2000年獲得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 的埃里克.坎德爾(Eric Kandel)博士合作,研究大腦如何產生持續性記憶。
考希克.西博士指出,經驗僅是暫時的,而且只會發生一次,那經驗是如何留存在大腦當中,變成長期性的記憶呢?
*Prion為產生記憶提供穩定鏈結*
記 憶的產生,需要神經持續並且穩定的鏈結。然而生物分子本身是不穩定的,那麼這穩定的鏈結,要如何形成呢?考希克.西博士發現,朊毒體能夠轉變成至少兩種以 上的結構功能狀態(conformational states),而其中一種狀態具有主宰和自身不斷發展的特性,這種特性讓已經轉化為朊毒體狀態的蛋白質,能夠將其他的蛋白質也持續地轉化過來。這個過程 就提供了產生記憶必須的穩定鏈結。
由於感覺與運動神經元受到刺激,所以我們才能夠學習,產生記憶,而這刺激是來自於羥色胺(serotonin)的分泌。
在 以海兔海蛞蝓做實驗之後,考希克.西博士發現了一種與朊毒體性質接近的蛋白質,叫做「要素約束蛋白質」,CPEB(cytoplasmic polyadenylation element binding protein),對於記憶的產生有所貢獻。他發現,當海蛞蝓的感覺神經元分泌羥色胺時,蛋白質就會轉變成朊毒體,並且聚集起來。
考希克.西博士認為,與朊毒體相近的CPEB可能允許神經系統進行長時間的一連串活動,進而產生記憶。他並且指出,人腦當中也有類似的蛋白質。
由於瘋牛病的緣故,現在對於朊毒體是人人聞之色變,並且將它誤解為一種病毒。但其實Prion是一種自然的有機化合物,也存在於酵素當中,並且還在生物體內扮演著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