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墓,坐落於安徽省無為縣小雞山上,但那是一座空墳!
萬民傘影
1895年初,威海衛陷落,北洋艦隻大部沉毀,殘餘者被日本擄去。日本艦隊司令敬重丁汝昌寧死不降,把小型練兵艦康濟號解除武裝,特許管帶薩鎮冰以該艦把丁汝昌遺體運回煙臺。棺柩抵達之際,英國、德國駐煙臺領事和艦隊司令均趕來祭奠這位中華殉國將領。
但此前半年,因大東溝海戰敗績,朝廷已諭令把丁汝昌交刑部議處。此刻,「議處對象」業已身亡,刑部便以三道銅箍把棺材捆鎖,且連棺帶箍遍塗黑漆,昭示棺主戴罪。這副棺材輾轉運回丁氏原籍,但不准進村,不准下葬,於村口砌座磚窯暫厝,等待判決。丁夫人悲痛欲絕,吞金自殺。
若干年後,清廷著手重建北洋海軍,起用薩鎮冰。1908年底,下諭查處丁汝昌的光緒皇帝駕崩,薩鎮冰已任總理南北洋水師要職。1910年,由薩鎮冰牽頭,聯絡官紳400多人上書朝廷,強烈要求為丁汝昌平反昭雪,並附上有萬人簽名贊同的十幾柄「萬民傘」。
當時,新皇帝宣統4歲,朝廷由他的生父、攝政王載灃掌管。載灃是老好人,樂得賣個順水人情,遂以「力竭捐軀,情節可憐」作為台階,恢復丁汝昌官銜,恩准其遺骸與夫人合葬於小雞山。
世紀輪迴
光陰似箭,晃眼到了1959年,中國正在「大躍進」。「開荒大生產」是農村大躍進的重頭戲,當地公社領導盯上了小雞山。如何處置丁汝昌墓,乃題中應有之義,基層幹部認準丁汝昌是「地主階級的看家狗」,狗竇一座,三下五落二推平可也!
幾名公社社員被派工挖掘,酬勞是每人大米一斤。墓塋打開,刨出一紅一黑兩口棺材。紅棺裡躺的是丁夫人,屍體已腐爛,骷髏口腔內含一個金環,手指骨套一枚金戒,胸骨上有兩顆碧玉珠子。
黑棺裡躺的是丁汝昌,肉身不朽,鬚髮猶存,頭戴瓜皮小帽,身穿黑色棉袍,陪葬品僅一把玉柄拂塵———黑棺拂塵與共,頗具象征性的對立意味。
丁氏夫婦遺骸當即被拖往池塘邊一把火燒了。墓坑填平,「開荒」而成一片小小的苧麻地。
那年頭的官風民風是否值得懷緬?貪污盜竊如同米粟布帛一樣稀罕!公社領導把幾件出土文物賤賣給縣銀行,買回一輛供公家使用的鳳凰牌自行車。丁汝昌那副楠木棺材是李鴻章冒天下之大不韙而饋贈的,質地結實,歷大半個世紀兀自幽香散發,公社把它打造成8條板凳,分配給公共食堂;連邊角料也沒浪費,改成了切菜砧板。
多情應笑
丁汝昌原籍廬江縣,何以他的墓塋卻在廬江縣東邊的無為縣小雞山?
話說某年,丁汝昌回廬江,偶爾前往無為縣的龍骨山旅遊。龍骨山有泉一眼,名叫「笑泉」。據說,這泉很怪,平時幽靜,水平如鏡,但若有人在泉邊喧嘩,泉水便會漩渦翻動,蕩漾之聲仿若少女的笑聲。丁將軍邁步笑泉邊,發了幾聲喊,果然聽得水中有少女竊笑!
丁汝昌繼續沿泉溪踱至龍骨山下一個無名小山崗,卻見一隻母雞「咯咯」叫著領一群小雞覓食。久違了的溫馨之感驀然溢滿百戰將軍胸臆,他便把那山崗命名為「小雞山」,決定死後葬身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