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美國會聽證會:中國,網際網路和谷歌:不請自來的證詞
原文:China, the Internet and Google: my uninvited testimony
譯文:中國、網際網路和谷歌:我的不請自來的證詞
作者:@rmack
發表時間:2010年3月24日
譯者:kestry
校對:@freeman7777
明天,美國國會中國問題委員會將舉行題為谷歌和中國網際網路控制:人權和貿易的關係的聽證會。[譯註:譯者群體將考慮翻譯這個聽證會披露的所有證詞全文。但重要的節譯可能會早於全文提供。] 此前他們亦曾邀請我為一場類似的名為 「中國,網際網路和谷歌」的聽證會作證,這個聽證會先後兩次被推遲並重新排期:第一次受阻於大雪災,第二次會期原定於3月 1日,但最後一分鐘由於某種不完全清楚的原因再次被推遲。其間,我已經遞交了我的書面證詞。之後他們重新安排了聽證會,並告知不再邀請我,因為他們希望最近眾議院和參議院的相關聽證會能夠有不同的 證人參加。既然我同時在兩個聽證會出現,他們希望聽 到一些其他人的意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鑒於我為這份證詞做出了一些努力,加之相比我為其他聽證會所作的證詞,這份證詞在中國問題上有大量更為深入的細節,不管怎樣,我認為還是有一些分享價值的。[原文]此處是PDF格式 ,此處是網頁 。以下是一些重點:
介紹:
中國正在開創一種新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威權主義。它展示了非民主政府在擴大國內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使用的同時如何繼續執政。比諸前網際網路時代,今日中國在政府與公民之間有著更多的妥協,許多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亦覺得他們有了一個公共話語的新渠道,這有助於鞏固政權的合法性。但另一方面,本委員會2009年的年度報告清楚地概述,過去10年裡共產黨控制的官僚機構和法院不斷加強,而該政權保護所有公民各種普世性權利和自由的制度性承諾則被削弱。
谷歌對中國網路攻擊和審查制度的公開抱怨 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它反映了一種認識,即中國的現狀——至少在審查、監管、操縱網際網路方面-不可能在短期內改善,而且實際上有可能繼續惡化。
中國網際網路管制概述
中國政府試圖控制網路言論開始於90年代末,當時著眼點在於過濾或「阻止」網際網路內容。今天,政府採取了更為多樣的策略。
換句話說,過濾只是中國政府限制和控制互 聯網言論的眾多方法之一。在[英文]全文中將對中國政府的其他策略加以說明和解釋,此處簡述如下:
* 從源頭上刪除或移除內容,
* 設備和地方一級的控制
* 域名控制
* 局部斷開或限制
* 管制下的自我檢查
* 網路攻擊
* 政府「欺騙性營銷」(製造虛假人氣的做法)和「外聯」[譯註:即「五毛黨」之作為]
* 針對性警察恐嚇
之後,我描述了中國網民反擊這些策略的若干努力,其中包括(進一步的說明見全文):
* 非正式的反審查支持網路
* 分布式虛擬主機援助網路
* 眾包的 「敵情研究」
* 審查內容的保存和再分配
* 幽默的 「病毒」抗議
* 公眾勸導的努力
最後我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詳細內容請參閱全文,以下是基本條目:
* 反審查工具:包括其使用的推廣和教育
* 匿名和安全工具:幫助人們更好地抵禦網路攻擊、間諜軟體和監視
* 捕獲、存儲和再分配從國內社會網路和出版 服務中被刪除內容的平臺及網路,
* 支持「反行為研究」 :還記得阻止了綠壩的中國網民嗎?
* 企業責任:見全球網路倡議,除此之外,如果美國和其他西方網際網路公司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即他們在言論自由和隱私方面有關切的義務,也需要適當的立法,
* 私人維權行動:以便中國受害者能夠在美國法庭起訴美國公司
* 鼓勵私營部門的創新,以幫助中國網際網路用戶訪問被封鎖的網站,同時保護其自身免受攻擊和監視。
我的結論:
中國 3.84億網際網路用戶中的很多人參與了關於社會問題、公共政策問題以及他們國家未來的激烈辯論。不幸的是這些公共討論帶有傾向性,主觀狹隘,是被操縱的 ——這要歸功於政治審查和監管。中國人民對他們的國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並普遍拒絕外界批評,即使他們同意其中某些觀點。對於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威權主義來講,一條民主的替代道路將只有在中國內部的人民把民主政體作為一種構想並為之進行打拼的時候才是一種可行的選項。)在幫助中國網民不被操縱、不被審查地討論他們的未來時,美國不會將其意願強加給對中國人民,而是幫助中國人民掌握他們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