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江蘇省MBA發展論壇上,透露這樣一組數據:預計未來5~10年,將有300萬民企迎來接班換代高峰,預計交接順利的僅30%。「富二代接班」一時成為坊間議論的話題。
根據商報記者掌握的情況,目前在河南省,已經完成父子傳承的知名企業有不少:除了三全食品的陳澤民外,還有藍天集團李萬枝、李新華;黃河旋風喬金嶺、喬秋生;少林客車周文昌、周聚民等。正在實現權力交接的企業則有:新鄉科隆集團的程清豐、程迪;宛西製藥的孫耀志、孫鋒等。
河南民營企業中,也不乏「女承父業」的例子。4年前,科迪集團董事長張清海便對其20多歲的女兒張少華委以重任,由其出任集團財務總監、營銷總監,並負責速凍食品公司的一切運營。據營銷策劃界人士介紹,張少華出任財務總監的時候,剛從國外留學歸來,目前,她已經是速凍公司的總經理和集團副總經理,被認為是「未來接班的不二人選」。
但是,大多數的民營企業的權利交接並不是那麼順利。
最看好的兒子不願接班
5月23日下午,身家過億、在河南兩個省轄市建有3處建材市場、從事多年建材生意的老闆彈了彈右鬢角,對商報記者說:「你看,從根兒上白了。」
感慨歲月因為觸景生情——老鄭54歲了,雖然看起來仍龍精虎猛,但他剛剛辦了件「噁心事」:一個月前他應承了別人一個活兒,一週前他卻把這個活交給了他人,因為忘了。
再往前數幾天,他還辦錯過一件事,而他自身,對於奔波已經有所厭倦。
可是老鄭遇到的問題是,他共有3個兒子,他最為看好老大,機靈、會來事,為了培養他,老鄭還把他送到了英國讀書,想著將來由他接班,可是「那小子6年沒回過家了,說得很乾脆,不接班」。
他的二兒子讀書很差,老鄭的判斷是「人也笨」,於是拿出200萬給他另外做著小生意。
大兒子不回來,二兒子另謀其他生計,老鄭只能培養小兒子了,但是小兒子根本不聽他的:堅決報考了中醫專業,最喜歡的業餘活動是玩吉他,而被老鄭強迫從成都拉到鄭州後,這個娃「見天不是玩遊戲就是見不著人」。
兒子的心聲:不想像老爸那樣辛苦,只有躲了
鄭家老三屬於不想接班,而河南一家紡織服裝企業的公子則屬於願意接可是接得不順——老爺子在企業有著無上權威,名義上他從業務員到業務代表到副總再到總經理,但簽字權和決策權並不在自己手裡,實際上目前公司的大小事務,他是「看客」。「有時候我很煩。」這位「80後」說。
三門峽某果汁企業家的三公子總是「躲著」父親。這位有錢的父親有3兒1女,其中一個兒子送去留學了,一個兒子在香港辦自己的事業,一個女兒去學校教書了,只留下一個小兒子「拴」在身邊,學習怎麼料理企業。
這位父親之所以單單選中小兒子培養,是因為小兒子「聰明」,後來讀大學時,就是在鄭州大學讀的商學院。然而小兒子雖然人被拴在了企業,卻「身在曹營心在漢」,他說:「我一看到老爸我就想躲。」據說,小兒子不願意承接父業,是覺得「那行業利太薄,老爸幹得太辛苦」。
豫東某食品集團的老帥,準備讓自己的兒子接班,負責公司所有業務,但兩個人經常為細枝末節吵架,在很多具體的決策和管理上,兩個人也是爭執不斷。該老帥是「玩政治」的人,依靠政治資源做大產業,但兒子有西方留學背景,希望能夠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來決策,於是這對父子在具體的事上就經常吵,而且誰也不服誰。
汝州一家曾在業界知名的塑料公司就是因為接班問題而垮掉的。
資料顯示,該企業於上世紀90年代曾向國外大量出口牙刷製品,為河南知名企業,其董事長和總經理分別是一對馮姓父女。在公司的具體運作上,因為父親一直體弱多病,基本上都是女兒打理的,這也是女兒「女強人」稱號的由來。
但巨變突至——父親病亡,可父親在接班的問題上卻沒有明確安排,於是,該女總經理的兩個弟弟開始搶分財產,認為天下是父親打的,也有自己一份,最終,好端端的企業在反目的拉鋸戰中,愴然關門。
老掌門退位前後,兄弟姐妹為了利益反目成仇的例子還有很多。
面對父輩留下的財產,子女們一個比一個強勢,然而究竟又有誰能有這樣的能力,把父輩的財富發揚光大呢?
河南財經學院一位研究法律的副教授這樣說:「企業接班有成功的,但更多接得不成功,因為老子英雄往往兒子就不是好漢,相反卻是庸才,庸才擔大任,這很可嘆。」
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董事長袁岳的觀察是,有作為的「富二代」是少數,「以我接觸的總的狀況來說,他們就跟普通人沒有兩樣,普通人裡面有作為的是少數,大部分都特普通,還有一些人不成器、不靠譜,吊兒郎當的。‘富二代’也一樣。」
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稱,根據他做過的調查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年齡平均為55歲~75歲。未來5~10年內,全國有300多萬家企業面臨企業傳承問題。按照70%的失敗率,將有200萬家企業逐漸淘汰,這道生死坎兒絕對比經濟危機更可怕。
茅理翔表示:「富二代」裡是精英、非常優秀的,確實不多,只佔3%左右。但貪圖享受、飆車賭博、不求上進的,也是極少數。比一般人優秀點的佔20%~30%,其他大多數是很普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