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5歲那年的公元前546年,在宋國舉行了停止戰爭的「弭兵會議」。春秋四強依序是:晉、楚、齊、秦。晉楚兩國平分被朝貢的霸權,齊、秦例外。楚莊王時期,楚國可謂盛極一時。但24年後楚平王親小人(費無極)、娶兒媳、殺太子、株連伍奢父子,逼伍奢的小兒子伍子胥人才外流,逃出楚國投奔吳國。
中國封建或半封建的古代國家,貴族離開故國謀生和開國的事時有發生,例如商朝末代周國太子姬泰伯為了讓父親寵愛、頗具賢才的侄兒姬昌繼承君位,跟弟弟仲雍逃到荒涼的江南,於是周國有了文王,江南有了吳國。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的歷史安排,商朝天命被革,華夏民族多了一個吳國。春秋亂世伍奢這樣全家被暴君殺害的很多,偏偏伍子胥得以出逃,這不僅是他命不該絕,而且是老天爺特意成全伍子胥的復仇意願,為華夏兒女上演一出復仇有道、天衰楚國的歷史劇,樹立起一個父仇不共戴天、敢向昏君問罪的男人典範。
按尋常思維,伍子胥當時的報仇心願毫無希望,因為他要復仇的對象是楚王,而他的身份是臣子,不畏楚國的國家當時惟有秦、齊、晉三國,而這三國都在弭兵會議上簽字畫押承諾彼此不開戰的,此時中國正和平著。而且各關口都掛著伍子胥的畫像,嚴加盤查。也就是說,伍子胥逃命還是問題。天衰楚國,要借伍子胥來達成,故而復仇和逃脫都在安排中。這時候就有了怪事:伍子胥心急之下,愁白了頭髮,居然朋友又還有一個像他的朋友可以去擾亂守關兵將,就這樣從守關的眼皮下出了昭關。出關之後,其實命的絲線還在楚王那裡,過江完全可能被船夫舉報領賞,他卻在一不圖名利的老漁人幫助下,過了長江。
過江伍子胥到了吳國。吳國雖然跟東周、晉國同宗,卻一直是邊緣小國,沒被中原各國正眼看過,更不用說出兵為一個外國人冒犯強大的楚國了。除非伍子胥成了吳國大臣,而且幫助吳國成了大國並具有了打敗楚國的力量。嘿,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吳國,居然在公元前585年,繼楚國之後第二個稱王。敢稱王就敢稱霸,這也可謂歷史安排。伍子胥很有本事,首先幫助公子哥闔閭做了吳王,順理成章就做了大夫。但要讓吳國成為像秦、齊、晉那樣的軍事強國,單靠楚國來的伍子胥,人才還是孤零。嘿,偏偏齊國人孫武這時候也來吳國成了伍子胥的同僚,他們共同輔助吳王闔閭。這個孫武善於用兵,後來的兵家始祖,從訓練女兵立威開始,為吳國創建了紀律嚴明、戰鬥力強的的軍隊。
這隻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伍子胥的復仇路就一步一步走出來了。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孫武、伍子胥率吳軍進攻楚國,連戰連勝,打進郢都,楚昭王逃之夭夭。伍子胥將已經死了的楚平王的屍首,從墳裡刨出來狠狠鞭打,之後佔著郢都不退。伍子胥的朋友申包胥逃到秦國,哭了七天七夜,從秦哀公哭到了救兵,擊敗吳軍復國。楚國從此霸業丟失。於是吳國取代楚國稱霸南方。
衰國報仇是天意安排,所以伍子胥從看似沒有希望的絕境中實現了報仇心願。但鞭屍是泄私憤,滅楚更是違天意,所以有申包胥借秦兵復國。孫武就很懂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的道理。吳王撤兵回國之後,孫武棄官隱居,好像專為留下一部《孫子兵法》和他訓練女兵的故事而來,順帶助伍子胥了復仇心願。伍子胥如果做官只為報仇,就可以跟孫武一道隱退,劃個很圓的人生句號。伍子胥鞭屍雖出了氣,卻失去了知曉為官進退之道的智慧。所以他就不能像孫武那樣功成身退。做吳國忠臣,跟貪婪的伯嚭長久共事,在闔閭死後服侍夫差,自殺也被安排。
十年後,闔閭在越國國君喪事期間攻打越國而失敗,重傷身亡。伍子胥輔佐夫差打敗越國,堅決反對夫差可滅越國卻不滅,堅決反對夫差放勾踐回越國,堅決反對夫差與齊國爭利卻給越國復仇機會。夫差煩了,送劍逼伍子胥自殺。
讀吳國歷史,見到君臣仇怨,也看見吳越結仇。仇是情,反面是愛。伍子胥敢恨敢愛,是個愛憎分明的華夏兒女,跟今日被黨文化哺育的共工部民這種愛恨不明地愛上不該愛的馬列黨、恨上不該恨的老祖宗不一樣。復仇反暴君老天允許,鞭屍仇迷心智,故而伍子胥做事就沒有孫武知道進退的理智。伍子胥來自楚國,卻眷戀吳國的權位,服侍性情君王夫差,以快意恩仇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