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西方的實證科學一直把宗教中所說的,而實驗室中無法證實的那些一概歸為神學,予以排斥。而別有用心者更是打著「崇尚科學」的旗號打壓宗教信仰,宣揚連科學自身都無法證實的無神論,由此而導致人心離神佛越來越遠。與天道漸行漸遠的人類也就離神佛的保佑越來越遠了。
當四川的地震、日本的海嘯以及核泄漏的事故如此觸目驚心之後,人類才開始意識到,科學並不能取代神佛,科學的發達所帶來的日益嚴重的負面作用已經威脅到了人類自身的生存。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面前,人類以往自負的所謂高科技非但對此無能為力,反而容易弄巧成拙,火上澆油,比如日本福島的核電站。因此,人類有必要一改往日「征服大自然」的傲慢姿態,重新學會以內心的謙卑去面對天地神明,以虔誠的信仰去重獲神佛的保佑。
然而,對於從小就在科學的教育灌輸中長大的現代人來說,要理解昔日宗教經書的內涵真是談何容易。從表面上看,神學與科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理論體系,而現代人真正相信的又是科學。即使在西方宗教的信徒中,又有多少人真心相信上帝用泥土造人之事呢?若自心不能理解經書的內涵,虔誠堅定的信仰便無從說起。
佛教的重要經典《心經》中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段話。對此,歷來佛教中各類解釋雖多,然而也都是在佛教自己這個理論體系中互相論證,互為論據的。
比如佛教的「緣起性空」相當於數學中的1+1=2,那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相當於2+2=4。兩者之間是一個由此及彼,由彼即此的邏輯推理關係。若沒有來自第三方的論據支持,那麼要讓現代人接受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現代人受的都是科學的教育,而科學的方法是講究客觀依據的。
若能在佛教自身的理論體系之外,甚至廣義的神學理論之外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客觀依據,那麼整個佛教乃至神學的理論體系就會因強大的支撐而重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段看似玄之又玄的佛教經文,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了。而證實這一重要神學觀點的正是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要在古老的神學與現代科學之間架起橋樑,我們就必須認識經文的內涵。要理解「色即是空」,首先我們要理解何為「色」,何為「空」。
佛教經文中的「色」,狹義的說,人的眼睛所能看見之物皆為「色」;廣義的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物質皆為「色」。佛教經文中的「空」,狹義的說,人的眼睛看不見的為「空」;廣義的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感官都感覺不到的為「空」,也就是《心經》所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段經文看起來很玄,不可思議,然而若轉換成哲學語言就不那麼玄奧了。相對應的哲學命題就是:人所能看得到,感覺得到東西,與人所看不到,感覺不到的東西是一體的。換言之,我們這個宇宙就是一體的,無論你感覺得到,還是感覺不到。
愛因斯坦用他那個著名的質能方程式證明了這個哲學命題,也就等於證明了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那段話。
按照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質量就等於能量,能量就等於質量。凡是物質就都有質量,因此任何物質都可視為能量的某種存在形式。這個世界的物質是人能夠看得到或感覺得到的,這就是「色」。宇宙中遍及一切的能量是人類所看不到,也感覺不到的,這就是「空」。如此說來,「色」與「空」之間就是可以劃等號的。因此「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又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呢?
點擊與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