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受標普下調美債評級影響,全球股市暴跌,A股也未能倖免,上證指數在恐慌中跌破2500點,最低跌至2497.92點,創下3.79%的年內最大跌幅。A股總市值在一天內蒸發1.0284萬億元,按照5700萬的持倉賬戶計算,股民實際人均虧損1.8萬元。
這次A股大跌,令許多分析人士大跌眼鏡。因為之前從2800點上下,便有多次「底部已現」的預測。到2600點,大多數預測都認為,中國股市自身的調整已經趨於底部盤實。沒想到此次卻在一天之內下探100點,再次體現出近年來A股波動的一大特徵——與國際資本市場存在單邊聯動關係,即當外圍股市暴跌時,A股的抗跌性是極脆弱的;而當歐美股市大幅回暖時,A股卻並不隨之反彈。
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本次A股大跌,全球股市暴跌固然是最重要的誘因,但鑒於之前A股相對已經處於低點,這次仍創下如此之大的單日跌幅,其深層原因是投資者對於眼下宏觀經濟走向的判斷,以及國內資本市場在制度設計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
通脹之下無牛市。本次A股大跌,被市場主流觀點認為應該歸因於投資者對於通脹難以遏抑的悲觀預期。事實上,通脹也的確如下山猛虎。8月9日公布的7月份CPI顯示,上月CPI漲幅6.5%,創2008年7月以來37個月新高。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4.8%,豬肉價格上漲56.7%!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一些所謂權威人士的分析一直在講,今年CPI走勢是前高後低,4月、5月、6月都先後被預言是「高點」,但「節節高升」的CPI數據表明,遏制這一輪通脹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容易。「豬肉價格總體說很快就會下來」的說法,也被證明是違背經濟學中經濟週期常識的。
事實上,中國今天的通脹是在為過去幾年來的貨幣超發埋單。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政府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尤其是「4萬億」刺激計畫的實施,早已埋下了隱患。
而本輪美股的暴跌和美國債危機,更加大了人們對美國勢必推出QE3(第三次量化寬鬆,即第三次通過印鈔刺激經濟)的預期。不管以什麼形式推出QE3,美元貶值似乎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而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的價格必將隨之上升。中國是國際大宗商品的最大進口國,對「輸入性」通脹的預期進一步壓迫著A股。
資深投資者遠山認為,面對通脹考驗,中國的主要對策是央行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但僅僅回收銀行系統的貨幣,作用畢竟有限,「我們應該有一套‘組合拳’去遏制通脹,但為了保GDP增長,政府往往擔心過度。」
從2010年11月的高點3159點到8月9日的2526點,在上半年中國GDP一枝獨秀地同比增長9.6%的背景下,上證指數卻下跌了約20%。而同期2011年上半年,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7.23%、5.01%和4.55%;德國DAX30指數和法國CAC40指數也分別上漲了6.68%、4.66%。
為何A股與實體經濟的基本面和國際資本市場的走勢背道而馳,在遠山看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制度設計問題。中國股市曾經為「大小非」的制度設計付出過歷史代價,而2010年4月推出的股指期貨交易制度,也許已經成為A股「上行難下行易」的一大制度隱患。
按照《證券公司參與股指期貨交易指引》,我國股指期貨的遊戲規則中,一個重要原則是「機構投資者必須執行套保原則,不准投機」。這在實際操作中,便成為「只許賣空,不許買多」。這是因為我國證監會要求,股票型基金倉位不得低於70%,按照「只許套保、不准投機」的原則,基金經理在股指期貨市場上進行一比一的套保,即賣空這70%倉位以上的股票。
只有賣空頭寸的股指期貨市場對於股市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當股市下跌時,趨勢一定會被放大。反之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