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晚,在海淀區西山華府小區門口,一對業主夫妻在開車剛要拐入小區南門時,遭到後面一輛無照寶馬和一輛奧迪司機毆打。夫妻頭部被打流血。事發後,此事在網上引起關注。經核實,寶馬司機年齡15歲,無駕照,繫著名歌唱家李雙江之子,車牌為套牌。(9月8日新京報)
不知該把這小子劃入「官二代」還是「富二代」,但15歲開寶馬絕非等閒之輩,更何況,李雙江的名氣比李剛大多了。
「官二代」和「富二代」,本來應該是兩個中性的簡稱,這可能是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現實下,成了引入注目的階層。而當這個「簡稱」進入人們視野的時候,往往是貶義的。這其實很不符合社會進步的趨勢。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是物質文明的體現,是社會進步的標誌,哪怕只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也應該成為先進的楷模,先一步展示物質文明給精神文明帶來的美好前景。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相輔相成關係,所以,政府一直在提倡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可見一不小心還是會失之偏頗的。然而,假設一個社會有著一種良好的風尚,保持著良性發展的勢態,精神文明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共同追求,那麼,物質文明顯然可以成為精神文明的物質基礎。說通俗一點就是,越有錢就可以越顯示文明,所謂的「紳士風度」就包含了文明的舉止和紳士的身價。
但這不能倒過來推理,因為社會弱勢群體還佔很大部分,而事實上,這個群體也不是當今社會最不文明的群體。這裡所指的「越有錢就可以越顯示文明」,強調的是一種社會發展的良性趨勢,是比照人類社會從貧困蠻荒時代進入現代文明的歷史,文明的具象確實是用物質積累來體現的。那麼,我們有理由對社會的發展做這樣一個憧憬:隨著物質財富的逐步豐富,人類社會的文明也隨之進步。反之,如果越富裕越不懂得文明,甚至越富裕越野蠻,這種文明的倒退,無異於人類的返祖。
而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一再挑戰人們的美好願望,讓權力和財富揹負了不仁的罪孽,加深了人們「仇官」、「仇富」的心理。客觀地說,權貴們對自己的子女,也不見得因權勢反而比普通家庭少了起碼的教育,更多的因素可能在於他們的權勢讓人的某種劣根性得以膨脹,這種劣根性不是因權勢而原發,而是因權勢而滋長,否則,「官二代」和「富二代」為何敢屢屢把人性中的惡大肆張揚?這種有恃無恐的惡劣行徑,一旦戴上「官二代」或「富二代」的帽子,就不是個案,而是一種社會現象了。而這種幾乎成規律的東西,就是財富助長了劣根性。如此,將其歸咎為家庭問題就有點淡化了,試想,既得的權勢能助長一宗宗的罪惡,誰能保證新生的權貴不前腐後繼?這個問題應該是社會問題。
財富的分配制度決定了獲取財富的方式,權力和財富的勾肩搭背「聯姻」出權貴階層。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官二代」和「富二代」只是因他們的稚嫩把權勢的無所不能演繹的觸目驚心。所以,「官二代」和「富二代」並不是僅僅缺乏家庭教育,而是他們對權力的解讀,對財富的理解,已經被他們對應的上一代潛移默化了。這不是單純的子女對父母的認識,而是處在權勢光環之下的人對社會秩序的認知。
權力的失控和張狂屢見不鮮,為富不仁司空見慣,而權勢之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必然會形成一個錯覺,而這個錯覺一旦成為他們的世界觀,就能讓他們隨時隨地表現出人的劣根性。那麼,一個可怕的問題是,財富助長了劣根性。但財富是不是具備這種原罪?那就要從財富的的獲取途徑和手段,以及權勢對社會的主宰能力中去找答案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