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孫中山辛亥革命時期珍貴圖片。(新紀元資料室)
辛亥革命已過去100年了。今日回顧,大多對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創建民國抱持肯定態度。然而,中國自從辛亥革命以來一個世紀的命運並不順遂,中國至今分裂。百年後的今天,有必要對於這場變局做一個更為深刻的回顧。
仔細玩味不難發現,中國過去這100年來所走過的路程十分坎坷。辛亥革命成功以後,同盟會的領袖孫中山只擔任了短短几個月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就去職了。繼任的袁世凱是北洋系統實力派軍人的首腦,對於民主共和既無認識更不認同。他在政治上的侷限性很快就暴露出來了。他一方面全力清除國民黨在政壇上的勢力,一方面還在做著當皇帝的美夢,這就注定了孫中山最後必須髮動二次革命和護法戰爭。但是,國民黨的政治實力畢竟不夠,即便袁世凱去世後他們仍然無力掌握中國的政權,中原大地遂陷入了軍閥混戰與南北對抗的亂局中。
退守南方的孫中山也曾經企圖以軍事北伐的方式再度統一中國,但是直至辭世他都未能如願。中山先生的繼任者蔣中正以黃埔軍校為基礎,首度打造出一支有革命理想、又有戰鬥力的軍隊,才得以在兩年半的時間內打敗從廣東到北平的軍閥,基本統一了中國。
本來對中國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可以起飛的歷史關鍵時刻,但卻又同時面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艱鉅挑戰。一批懷抱著與國民黨三民主義的理念迥然不同的人,在俄共有心的利用與扶植下,於民國十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從內部侵蝕著這個剛剛要重新起步的共和國。而在東方海上,日本這個如朝陽升起般的亞洲強國,挾著一次世界大戰戰勝的威風,開始了針對中國的將近半個世紀的侵略。
近代中國史學家所稱的「黃金十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展的。這時的中國南有中共的叛亂,北有日本的侵略,而廣大的西部還佈滿著形形色色的軍閥、地方武力以及降叛不定的少數民族;更不用說在國民黨內部還存在著汪精衛及其他不滿蔣中正的政治勢力。所以,孫中山在他的《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及《實業計畫》等著作中所描繪的建立現代化國家的努力,在中國社會上的真正進展其實十分有限。中華民國的這種窘境進一步刺激了日本軍閥的野心,遂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全面侵華戰爭。
對於一個體質孱弱的中華民國來說,面對已經工業化了的日本帝國主義的全面侵略,實質上並無抵抗之力。然而中華民族當時認識到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鬥爭,不容不全力以赴。中華民國的軍隊一敗再敗,國都一遷再遷,但是就是不肯曲膝投降。幸好日本軍閥的狂妄與愚昧使其自掘墳墓,1941年底偷襲珍珠港將原本袖手旁觀的美國引入戰爭,才使得整場戰事逐漸轉而對中國有利。
八年之後,日本投降。但是中國人民的歡欣鼓舞在持續不到幾天就重新跌落谷底,因為八年來,躲在浴血抗戰的國軍背後全力自我茁壯的中共,現在終於逮到時機舉起叛旗了。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內,共軍先後在東北、華北以及平津一次次地擊敗國軍,最終竟然將國軍全面擊潰,席捲整個中國大陸。
從那時開始,中國遂以海峽為界,陷入分裂。大陸在中共領導下試驗共產主義,而臺灣則在國民黨的主導下實行三民主義。六十年下來,兩岸在經濟、社會與政治等面向已有相當差距。近年來兩岸雖然開始交流,但是制度和意識形態上的歧異依然巨大,以致戰爭的陰影始終籠罩在海峽的上空,揮之難去。
辛亥革命之不足
回顧歷史,重新檢視辛亥革命以來中國政局的發展,會發現中國政局的顛簸與混亂有一部分可歸因於辛亥革命。首先,發動和領導這場革命的是一個人數並不多、組織不嚴密而且訓練不精良的團體。嚴格說來,光憑它的力量應不足以完成革命、推翻滿清。掌握滿清兵權的袁世凱雖然心懷鬼胎,但是如果沒有他的「斡旋」,清廷不會和平退位讓出政權,而且當時一觸即發的南北戰爭也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煙消雲散。所以,事後看來,作為革命主力的同盟會,其組織之鬆散無力應該是其後民國政治亂局之主要原因。
其次,證諸當時的歷史,可以清楚看見同盟會與國民黨內部人心之不齊。在革命爆發的頭幾月內,武漢得而復失以及清軍在袁世凱的指揮下步步進逼時,有相當一部分革命黨人或者喪失信心、或者因為袁世凱本身是漢人而惑於狹隘的滿漢之分,遂致出現了接受袁世凱、甚至擁戴袁世凱的錯誤想法。這種人心不齊的現象也就從另一側面反映出了革命黨組織的鬆散。
復次,在清室覆滅前後以及民國肇建初始,同盟會與國民黨所呈現出來的各方面的紊亂,其實也顯示這個團體缺乏一個明確而有力的思想體系。作為意識形態的三民主義,眼光遠大,方向正確,但是由於孫中山多年來忙於國事,一直未能將其論述完整寫出,直到陳炯明叛變後中山先生才以演講的形式將其思想體系作了闡述。所以嚴格說來,整個國民黨對於三民主義的理解與信仰是不足的,而三民主義對於國民黨乃至整個中國的影響是有侷限的。回首望去,這恐怕是辛亥革命最大的不足了。
辛亥革命的歷史里程碑
然而不論後人如何評價,辛亥革命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仍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推翻了統治中國將近三百年的滿清政權,結束了在中國歷史上綿延超過兩千年的帝制,創立了中國以及亞洲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一般的史書都將這三者並為一項,其實它們在本質上是有極大的區別。如果重複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則在推翻滿清後,人們其實可以重新建立一個漢人政權,但是孫中山與國民黨人並沒有這樣做。另外,在結束帝制之後的幾十年內,都曾經還有不同的人企圖在中國再度恢復帝制,譬如袁世凱、張勛、甚至日本關東軍,他們的失敗證明了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政治環境中,帝制已經成為不可接受的選項。這是孫中山及辛亥革命帶來的重大歷史轉折。
作為民主共和的中華民國,其命運固然坎坷,但是它的本質是完全吻合人類歷史發展的趨勢。因為二十世紀以來的100年中,世界各國的政治變遷,無論其為改良、改革、政變或是革命,即便其間曾出現過不同的體制,不論是軍人獨裁或是一黨專政,最後的最穩定的選擇通常是民主共和政體。這種趨勢在1980年代以降,尤其是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先後瓦解後,是更加明顯的。中華民國坎坷的過程,畢竟還是無法抹殺歷史的遠見。
在中華民國建國100週年前夕,退出中共組織的中華兒女超過了一億人。歷史大潮正在用此數據勾畫人類未來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