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國內有關溫州小型和微型民營企業資金鏈斷裂,老闆棄廠潛逃的新聞越來越多。以至於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上個星期親臨溫州,就這一問題展開調查,走訪當地的民營企業,聽取企業主對於資金短缺問題的抱怨,並與中央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的負責人研討對策。
小微型民營企業是中國城鎮就業的主要創造者;同時這類企業、尤其是中小型製造業的發展是中國經濟是否健康發展的一個指標。假如目前在溫州和部分其他地區出現的小微型企業資金鏈斷裂的狀況進一步向全國蔓延,中國經濟增長的勢頭很可能因此而嘎然而止,由於債務問題而引起的社會動盪也會因此而生。
中央政府對資金鏈斷裂的狀況在全國蔓延感到了真正的威脅。返回北京後,溫家寶立即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六條金融扶持政策和三條財稅扶持政策。一方面要求銀行業提高對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同時表示要提高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取消和減免一些涉及各類企業的收費項目。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業根據中央政府的要求紛紛出臺應急的政策,意圖緩解燃眉之急。
其實,有關中小企業貸款難的抱怨自從本世紀以來便不絕於耳;而且這個問題在近些年中央政府有計畫地推行國進民退政策的過程中愈演愈烈。在中國採取了針對通貨膨脹的緊縮貨幣政策之後,民營企業的在資金方面的困境終於由在「借貸難」中掙扎發展到了資金鏈的斷裂,而部分企業主的棄廠潛逃則進一步使擔保企業受到牽連。
小微型企業當前所面臨的金融困境的始作俑者就是中國歧視民營企業的金融政策。眾所周知,這些小微型企業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中國的金融系統為為數有限的數家國有控股的大銀行所壟斷。這些銀行通過各種渠道向那些國家控制的大型和特大型的國有和國家控股企業不斷輸血,尤其是在中央政府抽緊銀根之際,民營企業的借貸渠道更是幾乎完全關閉。
由於在正規金融機構得不到貸款,很多中小企業被迫轉向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大都是高利率。這樣一來,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但是對這些企業來說,不借高利貸等於是坐以待斃;借高利貸雖然生死未卜,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很多小微型的民營企業正是抱著這樣的僥倖心態走向高利貸的。
許多企業主在借高利貸的時候認為,當時碰到的問題只是暫時性的,未來它的市場情況會向好,只要能挺一段時間就行。而一旦經濟沒有朝著他們預期的方向走,這樣就容易導致債務鏈條發生斷裂。由於在借貸的過程中還牽扯到許多的擔保企業,因此一段債務鏈條中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一些本來還能夠生存的企業一起倒閉。
面對民間高利貸的危險,中央政府長期採取視而不見的鴕鳥政策。這一方面是因為宏觀經濟政策層面的緊縮,使得它無法解決民間企業的需求;同時國有企業的金融壟斷在制度層面上也妨礙了私營企業參與正常的貸款業務;而政府官員們則大都從參與高利貸的經營中獲取了不少好處,因此對高利貸採取了放任的態度,完全喪失了監管的責任。
只要這些制度層面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尤其是國有銀行對金融也的壟斷和國有企業在獲得貸款上的優惠繼續存在,中國小型和微型民營企業在獲得資金方面的困難就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