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艾薩克辛格為小孩寫的故事中,有一則是「以為自己是狗的貓與以為自己是貓的狗」。
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農夫名叫史奇班,他住在鄉下,家中成員有太太瑪麗安娜、三個女兒、一隻狗、一隻貓。貓的名字是若德,狗的名字叫佈雷克。
由於家中沒有別的動物,因此佈雷克只認識若德,而若德也只認識佈雷克。佈雷克以為自己是一隻會汪汪叫的貓,而若德以為自己是只會喵喵叫的狗。
有一天,賣雜貨的商人來到史奇班的家,把帶來的絲巾、珍珠等飾物擺在客廳,瑪麗安娜和三個女孩都很喜歡那些東西,史奇班卻獨獨看上一面鏡子。可惜鏡子很貴,史奇班買不起,雜貨商人看他那麼喜歡,就說:「反正我每個月都會來,你就先留下這面鏡子,你每個月付我五塊錢;你付不起的時候,我就收回鏡子,怎麼樣?」
史奇班留下鏡子以後,一家人漸漸發現他們以前不知道的事:瑪麗安娜發現自己的門牙縫隙太寬,她竟然不知道自己何時掉了一顆門牙!大女兒發現自己的鼻子是朝天鼻,鼻孔向上,像獅子狗那樣,她不喜歡;二女兒發現自己的下巴太長;三女兒發現自己臉上好多雀斑;史奇班則發現自己的嘴唇又大又厚。他們都不喜歡照鏡子時看見的缺點。
最生氣、最受不了的是佈雷克與若德。佈雷克在鏡子裡看見一隻凶巴巴的動物,佈雷克憤怒的對著鏡子吐口水。貓與狗因此打了起來,互相抓呀咬哇,雙方都流血了。農夫只好將它們隔開,佈雷克住外面,若德留在屋子裡。
史奇班想了又想,覺得鏡子不好,雜貨商再來時,便把鏡子還給他。原先付的五塊錢則用來買拖鞋、毛巾。從此,史奇班家又恢復了平靜,佈雷克與若德也和平相處。
村莊的長老聽到史奇班的鏡子事件,特地到他們家拜訪。長老告訴史奇班一家人,鏡子只能照見身體表面;而人的真實樣貌,要在心甘情願幫助親人、朋友與鄰居時才看得見。周遭的人是我們的鏡子,能照見一個人的真實樣貌。
兒童哲學家馬修斯講這個故事給一群小學生聽,並且一起討論。小學生認為,鏡子是很神奇的東西,他們都看過劉易斯.卡洛爾的《鏡中奇緣》(Through the looking-glass),也玩過書中提到的遊戲。馬修斯則想起他曾經在媽媽梳妝臺的大鏡子前,拿一面小鏡子,鏡子對鏡子,中間擺個東西,鏡中的影像一下子變得好多,算也算不清,讓人覺得暈眩。
小孩如果有機會玩這個鏡對鏡的照見遊戲,一定很開心!而且多半會數不清鏡中的影像,而有暈眩的感覺。
那群小學生也討論到村莊長老提到的道理——我們周遭的親戚、朋友與鄰居都是我們心靈的鏡子。
我們的社交常常是由不同的小團體組成。我們在團體中會看到霸凌的、愛現的、裝酷的人……,我們也會像史奇班的家人和貓、狗一樣,對自己所看到的不滿意,說不定也難以平靜的與自己相處。
以別人為鏡子,我們稱之為「社會」,有時不是那麼容易做到。
馬修斯的女兒曾經和馬修斯討論。她說,她的每一群朋友都「照見」她不同的面貌,每一個群體都反映出其它群體沒有見到的部分。有時候她不免要問自己:「我真的是這樣嗎?」「那真的是我嗎?」「在那些不同的印象中,有大家都同意的部分嗎?」「如果有,要怎麼樣才能‘照見’呢?」
這是多麼深遠的「照鏡子討論與反省」啊!我想,如果大家一起照鏡子,並安排機會討論、沉思,會是個很好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