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現場。(網路圖片)
南京江寧區淳化街道一戶人家在遷移祖墳的時候,將去世了一百多年的曾祖母棺槨挖出時,竟然發現棺材內的屍體保存完好,彷彿剛去世一般。江寧區文物部門考古工作人員表示,埋葬死者的棺木密封性好,加上棺槨內採取一定的防腐措施都可能造成屍體百年不腐。
遷祖墳,太奶奶屍身不腐
昨天上午8點多,家住江寧區淳化街道的馮先生帶著一家老小還有十幾名親朋好友來到了自家墳地準備遷墳。馮先生表示,他們馮家在淳化當地是有名的大戶人家,祖輩就是靠經營絲綢發家致富的,當時家族興旺的時候,有「馮半街」的稱呼。也就是說,整條淳化街半條都是馮家的,足見當時家族的發達。馮家的家族墓地就距離淳化街道鎮中心北面不遠的地方,是一處西北高,東南低的丘陵地。據馮先生介紹,這一大塊地裡集中埋葬著不少馮家人,馬上修路會修到這一塊地方,他們家也很支持建設,因此今天才集中全家族的人來遷移祖墳。讓馮家人沒想到的是,在遷太奶奶(曾祖母)的墳的時候,打開棺槨竟然發現太奶奶屍身完好,好像剛剛去世一般。
馮先生告訴記者,上午8點多他們開始動工挖土,十幾名壯漢拿著鐵鍬鏟子把地面上的土包挖空之後,繼續往地下開挖,在挖到一米多深的時候,鐵鍬突然挖不動了,感覺土層很厚實,一鏟子下去根本挖不動土。後來又找來了鐵鎬,才將土層挖開,一具棺槨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因為棺槨不能繼續土葬,馮家人準備將棺材打開,將祖先的遺體火化了再重新安葬。可是當棺木打開的時候,所有在場人都嚇了一跳。躺在裡面的太奶奶面容完好,屍體一點沒有腐爛的跡象,有人想抬起屍體的胳膊,發現胳膊也有彈性。「死了一百多年,我們想這麼久了,肉肯定腐爛了,應該只剩下骨頭了,沒想到打開一看竟然還有皮有肉的!」
死者去世已有100多年
「棺材板是卯榫結構的,不是釘子釘上去的,是推開的。」馮先生表示,大傢伙將棺木挖開後,找了半天也沒發現棺材蓋有縫隙,表面也沒有釘子,怎麼弄也打不開,後來還是有老人說棺材板要推的,他們才將蓋子推開。推開之後發現屍體上擺著幾塊鑲嵌著金字的木板,揭開木板才發現老人的屍體根本就沒有腐爛。現場的不少馮家人都覺得好奇,躺在棺材裡的人是目前家族年齡最長的老人的太奶奶,也就是父親的奶奶。今年五十多歲的馮先生表示,按照輩分他的父親才能喊太奶奶,他都不知道該怎麼喊。馮先生說他只知道老太太姓陶,當時和祖輩們一起經營絲綢,是清朝光緒年間去世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
為何死去一百多年的屍體至今仍然保存得完好?現場馮家人都不理解,立即將此事向街道進行了匯報。很快,江寧區文物部門的考古工作人員也趕到了現場,勘察之後表示,從考古工作來說,這樣的古墓和出土的古屍並不具備很高的考古價值。在南京這樣相對潮濕的自然地理環境下,這具清代古屍能歷經百年而不腐爛,與墓室的密封性好,加上棺槨內採取一定的防腐措施有關。
當年是大戶人家,採取了防腐措施
考古工作人員介紹,屍體是否腐爛,與墓葬的地點,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棺槨的材質、質量和密封程度都有關。據第一批揭開棺木的人介紹,打開棺木的一剎那,聞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這可能就是當時埋葬時放在棺木裡的某些具有防腐效果的中草藥。現在知道的藥物就有麝香、冰片、木香、燈心草等。這些藥物起到了棺內殺菌、消毒、吸潮的作用。很可能還有一些現在暫不知的藥物,這些藥物與死者同時放在一起,既可殺死細菌、防止細菌入侵體內,又避免了體內水分的蒸發,起到屍體本身的殺菌、消毒、保濕、保鮮的作用。
此外,從現場還可以看出,棺材周邊的土壤很乾燥,周邊土壤往下挖了兩三米深還很乾燥,這說明墓葬周圍比較乾燥,這可能也是這具古屍能完好保存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從葬具看,棺木材料為柏木,具有木質堅硬,紋理細密,耐腐朽的特點。棺內空氣、濕度與外界隔絕。這幾種原因使得棺木幾成真空,導致屍體不腐。不過,由於棺木打開,接觸了空氣,很快原本蠟黃色的屍體開始慢慢地變成褐色。目前馮家人決定將太奶奶的遺體火化後,好好地安葬到青龍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