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學生流露「灰色情緒」:上課枯燥、自習無聊、睡覺沒勁、打工嫌累。「……上課,枯燥,沒勁;自習,無聊,沒勁;睡覺,多了也累,沒勁;打工,累死累活,讓人剝削,沒勁……大學讓我好失望。為我哭泣吧,我的大學……」這是一位大學生在校友錄上的留言,字裡行間流露出無奈與感傷。
專家聲稱,大學生處在人生第二次「斷乳期」,在生理和心理層面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一旦處理欠妥,就會引起不可忽視的社會危機。
年級不同心病各異——一年級怕適應、14%的大學生出現抑鬱症狀,17%的人出現焦慮症狀,12%的人存在敵對情緒。而且,大學生心理問題有著明顯的階段性。「一年級集中表現為對新生活的適應問題,兼有學習問題、專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二年級出現的問題依次為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情感與戀愛;三年級集中在自我表現發展與能力培養、人際交往、情感與戀愛問題;四年級則以擇業問題為多數,兼有戀愛問題、未來發展和能力培養問題等。而和城鎮大學生相比,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要更多一些。」大部分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成功化解了自己的低落情緒,迅速呈現出積極的精神面貌;但是一部分大學生卻「在泥潭裡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極端,其中一種表現方式就是自殺。專家估計中國近年來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學生輕生,而且這個數字呈上升趨勢。而另一種表現方式就是通過一些犯罪行為來消極應對,轟動一時的「馬加爵事件」便是典型案例,一般情況下則主要表現為報復心理。什麼令「心結」越擰越緊———家長溺愛、教育誤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是因為這個群體的特殊性所決定。當前中國社會正處於轉型階段,大眾文化風起雲湧,精英文化偏安一隅,經典被瘋狂解構,傳統信念漸被顛覆,道德觀念逐步淡薄。所以在精神上、心態上出現病態的跡象並不為一些大學生所獨有,而是整個社會的癥結所在。
具體到大學生這個群體,也有其獨特的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現在一部分大學生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從小受到長輩溺愛,「一直走得很順」。就讀大學對於他們而言是第一次獨立地生活,在人際交往上可能過於自我,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夠;同時耐挫能力缺乏,虛榮心強烈,對一些細小問題無法進行冷靜處理……所以容易在心理上走向偏激。
教育體制的誤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高中老師經常把大學進行美化渲染,學生幼稚地認為一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什麼也不用做。來了之後才發現考試壓力還那麼大,這種落差讓人有點難受。巨大的心理落差還表現在一些大學生對自己專業不感興趣。除了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由老師或家長強行代辦之外,大學錄取時進行專業調劑也讓他們無法就讀自己所喜歡的專業。而在一些重點院校還有這樣的特殊原因:由於學生們在原先所讀中學都非常優秀,形成了要強與自我膨脹的心理。但是一進大學就發現自己原來只是一個「普通人」,彼此實力相當,優越感的喪失使得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同時,現在的本科生的輔導員制、研究生的導師制形如虛設。有時學生同相關老師只能一星期見面一次,缺乏足夠的溝通,而且一些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一個口號式的擺設,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心理課程雖然都是作為公共必修課開設,但「效果不明顯,都是照本宣科講理論,根本沒有實際效果,讓人失望」。情緒波動三大原因———學習、就業、愛情調查過程中,大學生認為自己情緒出現波動的原因還有:學習壓力大,競爭激烈,被迫把自己收得很緊,不敢放開;就業壓力大,覺得畢業很難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前途渺茫;家庭負擔過重,急於找兼職,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在兼職過程中還經常被別人利用、欺騙;愛情受挫,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戀人關係突然被迫中斷,情緒低落;喜歡攀比,別人有了自己沒有就覺得沒面子;一些書籍和影視作品的傾向不對,情緒經常不由自主受到影響……
大多大學生認為不能總是「坐、等、要」,期待社會、學校來「解放自己」,而是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正確地對待問題,然後尋求科學的辦法來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