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Ernst & Young)諮詢一項研究顯示,經過三十多年的經濟改革,中國的勞動生產率目前與發達國家之間仍有數十年的差距,甚至依然落後於菲律賓、泰國和同屬金磚四國的巴西和印度。
生產率即生產的效率。安永9月25日發布的《勢在必行:提高中國生產率》(China’s productivity imperative)研究報告,通過比較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與GDP增速的走勢,發現曾經推動中國經濟績效改進的因素正在失效,中國經濟在提高生產率方面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安永的研究報告顯示,通過增長核算可以發現,曾經推動中國增長的因素正在失效。
報告認為,中國經濟過去實現高速增長,得益於三個因素。一是額外的勞動力投入;二是額外的資本投入;三是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可以用全要素生產率衡量)。
令人擔憂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生產率增速大幅下滑,勞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在減少。中國經濟日益依賴包括4萬億投資在內的資本開支維持經濟增長。
對此,安永諮詢服務大中華區主管合夥人黎俊偉(Nigel Knight)指出:「經濟當中的現實問題是,過去的改革並不能算作未來成功的保證。」
黎俊偉表示,中國的生產率曾經高歌猛進。2001年後的十年可以稱作中國經濟的「黃金年代」,在華企業,尤其是來自進出口競爭行業的企業,創造了傑出的成績。這主要得益於農村人口大量湧向城市、外國的直接投資、中國的政策支持和總體表現良好的全球經濟。
但是,自2008年以來,部分優勢已經被不確定因素取代,企業面臨的商業環境與幾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不僅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雖然減輕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動盪,但卻帶來了資本效率下降的惡果。歷史經驗顯示,以資本驅動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如果沒有生產率增長作為支撐,資本最終將成為經濟增長的絆腳石。
同時,人口紅利的機會窗口即將關閉,勞動力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優勢越來越小。分析得出,勞動力的增長率從2000年到2005年間的年均1.70%降至2006年至2011年的1.05%。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生產率增長大幅下滑。其中,勞動力從農業向製造業大規模轉移的趨勢即將結束;目前的財政體制和國有企業在眾多受保護行業中的主導地位也對生產率增長造成了限制。
報告認為,由於資本效率的下滑,中國第一代政策改革成果的余熱已經殆盡,中國經濟與技術前沿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提高生產率對中國經濟的未來至關重要,而更多的生產率提高將來自於企業層面的改進。
中國政府將轉變增長方式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首要目標。「十二五」將GDP年增長率調低至7%,計畫將國內消費在GDP中所佔的比重到2015年提升至40%。此舉表明中國政府願意犧牲一些速度以保證增長質量。
報告認為,中國政府將逐年提高工資水平和最低工資標準,制定硬性目標降低能耗與碳排放,推進中國商品價格與世界市場同步,敦促企業提高資源利用率,進一步鼓勵技術密集型的新興產業,逐步取消限制生產要素市場投入成本增加的行政管制。
黎俊偉說:「中國政府必須在這其中扮演更多角色,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他們的確採取了很多積極的措施為在華企業提供了很多支持,而且這種支持措施將持續下去,以實現生產率的均衡增長。」
然而,他也強調:「企業自己也必須有所作為,如果企業不主動求變,未來將越來越嚴峻。」 他進一步指出,未來中國經濟的走向將不再依賴宏觀經濟的既得趨勢,而是越來越取決於作為個體的企業是否能健康發展。
在華企業如何提高生產率?安永的研究報告建議,企業充分利用結構性變革,比如在政府降低市場壁壘,開放某些行業時定位新的投資方向;通過更好地使用數據、運用雲計算等新技術提高靈活度,降低成本;根據中國本土需求,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技術,實現科技趕超;加快人才培養步伐,運用創新方式培養和發展人才;通過有選擇的併購推動規模經濟的增長,通過創造性的合作關係為企業增值。通過直接投資積累經驗,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如進行海外直接投資。
「這些方式將是釋放中國潛力的關鍵所在」,黎俊偉最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