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個隨感可能會令人產生一種錯覺,一些人會懷疑我,說你是不是一個懷舊主義者?不然,怎麼會突發地表達一個10年前的往昔?莫非是出於讚美?
對於讚美,這自然不屬於我,就像我被多次問及,「我發現你怎麼極少讚美當下政治?」而我的回答,也始終沒有改變,「**黨及其政府,有自己強大的讚美媒體,有一大批專門撰寫讚美文章的人,哪裡還需要我去讚美?....我們是公民,是國家的主人。主人不應該輕易地發聲去讚美一個政府和一個黨,而應該去享受主人的權利,履行主人的責任。因此,監督和批評,才是我們公民最需要的聲音。」
既然讚美不是,那會是什麼呢?懷舊!懷舊嗎?如果懷舊,我們不去懷念中國傳統,復辟帝制社會好了,為什麼偏偏喜歡自由民主?因而,也可以說,懷舊的說法不存在。會是什麼呢?
顯然,這些猜測都不是。我想說的,不應該是過去,而應該是在經驗上來看待問題,特別是希望從經驗中看到今天——我們所見到的環境與形勢。(當然,出於「文本」閱讀,每一個讀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我不打算直接說出來,畢竟目前是非常時期。)
我們說10年前,那10年前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10年前,江澤民即將卸任黨的職務,也為了準備不久後的政府權力交班。不知道那個時候,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看待未來的自己將會如何?
10年前,我們見到了媒體整日的「**代表」紀念,也每日沉醉在歌頌「代表」的社會環境中。那時候,每一個人生活在美好的理論中,每一個似乎都是享受天堂般的「待遇」。但是,現實的問題,卻始終沒有辦法「理論聯繫實際」。
10年前,我們既看到了讚美,也看到了「理論上升一個高度」,並且有人信誓旦旦地表達著什麼,理論進入到了某組織的學習內容,也在不久之後傳遍「全國人民」。在「全國」國民的響應下,又是迎接偉大的時代到來。
10年前,這個人下了,那個人上了。然後,一步一步地「穩健」交接,直到那個3月份的最後敲定。
.......10年了。10年,對一個孩童來說是黃金成長期,對於一個青年來說是理想和奮鬥,對於一個壯年來說是老去,對於一個老者來說是夕陽西下.....10年,對於江澤民來說,又是什麼呢?他當年是否想了10年以後的自己會如何?不過,我們看到了,看到了國民對他的態度,也看到了眾多自由民的真實語言。當然,也看到了官方自己的「十年河東與河西」。
今天,我們看10年前,卻也不小心地發現10年裡的眾多「規矩」沒有變化,歷史也總是按照中國固有的循環前進。
人們總是喜歡用馬克思主義的語言說:「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發展的和變化的」。可玄學之下環境,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變的「真實」?
10年以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10年前的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