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結束,人事布局大致抵定。海外民運人士王丹和胡平認為,新出臺的人事布局,最後只是論資排輩的產物,嗅不到任何政治攻革的氣息。
由王丹和民進黨前立法委員羅文嘉創辦的「公共知識份子」季刊,週一在臺北舉辦一場座談會,分析十八大結束後的中國大陸局勢。
從事海外民運多年的胡平認為,中共高層這種權力交接的方式,本身就帶有一定的保守性。上位者,是元老爭論後妥協的產物。每一個新上臺的人,有一堆婆婆盯著你,他們的意見,會對現任者產生相當的影響力。
胡平指出,在西方民主體制下,政權交接的規則很清晰,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怕是同黨政治人物,都可以汰換。但中共這樣新舊勢力雜處的政治安排,會讓政治改革變得很不容易。因為只要新掌權者還要顧及舊勢力,就不得不讓舊的政策、做法繼續一陣子。但這樣一來,上一輩的做法,就成了這一輩的做法;上一代的包袱,就成了這一代的包袱。
王丹說,針對政治體制改革,外界注意到在十八大的政治報告中,提出了「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也就是指不會以西方民主制度做為改革方向。王丹認為過去很少用「邪」這個詞來形容西方民主政治體制;況且,在一般而言應該四平八穩的政治報告裡,用了「邪」這麽一個傳達強烈情緒化的字眼。這是不是習近平班底的意思,值得觀察,因為這不是胡溫的風格。這反映出,在中共黨內,強烈反對政治改革的力量,還是蠻強的。
因此,王丹預測,習近平的第一任期間,維穩仍然是施政重點工作;政治體制改革不僅不會做,可能還會更「左」一點,也就是傾向壓抑政治改革的主張。
在新領導班子的政治風格上,王丹認為,在太子黨這一代,「表演政治」這種特徵最為明顯,以前薄熙來就有這種特點,將來也會變成下一代太子黨政治特色。習近平這次的講話,和薄熙來一樣,都是試圖把自己抹上「人民性」的表演政治。未來五年,外界看到中國領導階層對「人民性」的表演,做為自己合法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