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一段屈辱的歷史。面對強敵入侵,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在風起雲湧的革命時代到來之前,曾經有許多時代的英傑為了拯救祖國於危亡之中而奮發圖強,在迷茫與失望、痛苦與無奈的嘆息中,仍然憑藉著一種愛國主義情懷頑強地奮起,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中國前進的道路。
許景澄,原名癸身,字竹筠,籍貫浙江嘉興,同治年間進士。許景澄出生於鴉片戰爭後三年,在成長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和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面對國家的內「憂」外患,從小努力讀書,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以挽救國家為己任。經過十年寒窗苦讀,他24歲中進士,進翰林院,三年後授編修官職。他目擊外禍頻仍,國難日亟,放棄了自己已經鑽研了十多年的傳統儒學八股之術,轉而專修治國救世的經世之學。在那個傳統儒學仍然佔據主流思潮的時代,能做到這一點是十分不容易的。
後來洋務運動開始興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這種思想逐漸成為了主流。在1861年1月20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對外交往也開始變得頻繁和重要,從70年代起清政府開始派遣外使節。許景澄極力支持當時「外交強國」的主張。當時在中國傳統的「華夷之辨」思想束縛下,遣使被視為服侍外人,而為國人不齒。許景澄無視當時的社會壓力,為了振興國家而甘於操持「賤業」,他受到總理大臣文祥的器重,多次作為使才推薦,並於1885年出使法、德、意、荷、奧五國,次年又兼任駐比利時公使,至1887年以母憂回國。以後又於1890年出任駐俄、德、奧、荷四國公使,直至1898年回國。兩次出使,長達13年,成為清末我國駐外重要外交官。
自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國家歷次侵略中國無不是從茫茫大海闖入的,十九世紀70年代,日本借擁有鐵甲艦的優勢侵略臺灣,構成對我國安全嚴重威脅。在這種國際環境下,因此加強海防成為了洋務運動的重中之重。面對這些問題,清政府決定通過向英、德購艦,加快海防建設的步伐。這時正值許景澄出任德國等五國公使,即委以向德國購置軍艦之重任。許景澄接手了前任公使李鳳苞定購的「定遠」、「鎮遠」、「濟遠」等三艦的驗收及開駕回國的工作,又訂購「經遠」、「來遠」號艦及魚雷艇五艘,。在許景澄的努力之下,僅僅用了11個月就完成了從草簽合同至完工驗收等所有工作。十九世紀80年代是中國海軍建設的輝煌時期,從1885年建立海軍衙門開始,直至北洋艦隊的建成,在此期間,許景澄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許景澄為了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不遺餘力。在他出任俄國公使時期,用長達8年的時間處理十分艱難的中俄西北的領土糾紛,其中突出的是有關帕米爾地區的邊界爭端。早在1884年,中俄簽訂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就明確規定從烏仔別裡山往南為中國領土,西南為俄國所有。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俄國對於獲取土地的慾望。1891年6月,俄軍以「遊獵」為名,進入帕米爾中國界區。9月許景澄到俄國外交部抗議,嚴厲指出俄方違約越界的事實。在事實面前,俄國副外交大臣基斯敬被迫承認「此番俄武員帶兵竟到中國界內,是其錯處」,並撤出軍隊。第二年夏,反覆無常的俄軍更加囂張,派兵侵佔了我國薩雷闊勒以西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談判中俄方更欲佔領整個帕米爾地區。許景澄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則堅持喀約所議界線,據理力爭,毫不退讓,就這樣相持了三年。最後由於國勢衰弱,於1894年接受俄方提出的維持現狀、兩不進兵的建議。鑒於帕米爾地區地理記載不詳,許景澄還細心地著述《帕米爾說》及《帕米爾圖敘例》,這些都成為以後中俄交涉的依據。上述照會在「新中國」成立後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文件》。
後來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中國慘敗,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許景澄身在俄國,關心中國局勢的發展。他認為「國際強弱,自昔恆有,唯人心不可死。」為挽救國家危亡,他上疏皇帝,提出改革兵制的主張。為了減輕馬關條約給中國造成的損失,他積極邀請俄國聯合法、德脅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此即著名的「三國還遼事件」。
甲午戰後,國力衰竭,清政府決定結一強援而立,因而「聯俄拒日」的外交方針由此而生。然而許景澄對沙俄的兇惡本性早有認識,並預見三國還遼以後,「俄人懷自便之謀,德人挾責報之意,從此事更多矣。」不出所料俄德充當了瓜分中國的先鋒,先是俄國打著共同御日的旗號,向中國提出將西伯利亞大鐵路通過吉林、黑龍江的「借地筑路」計畫,後來德國強租膠州灣,俄又進一步租借旅順、大連,把東北作為勢力範圍。這些要求雖均受到許景澄的抵制,但由於上峰李鴻章的同意,而違心簽約。他深深痛惜於早年「外交救國」理想的破滅,於1898年請病假離職回國。「使俄至是事,八閱春秋,公鬢髮蒼然白矣。時事日非,一身將老,每一念之,淒然泣下。
1898年9月中旬,許景澄回到久別的故土嘉興,原想好好在家休息養老,不料朝廷又立即將他召至北京,並委以重任。先後任總理衙門大臣,吏部左侍郎,京師大學堂總教習、管學大臣,督辦全國鐵路。1899年初,義大利窺伺我浙江省,向中國提出租借三門灣,並將浙江變成它的勢力範圍。此事由於受到許景澄的嚴詞駁斥才平息下去。這是列強瓜分中國以來,清政府第一次拒絕一個帝國主義國家提出的這類要求。
戊戌政變之後,許景澄出任總理大臣。在此期間,也就是1900年春到8月,許景澄曾經兼任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的校長。
1899年義和團運動爆發,1900年春向京畿地區集中。這時慈禧決定廢除光緒,遭各國公使反對,於是打算利用義和團盲目排外的傾向,達到報復洋人的目的。
許景澄是個愛國者,但是在愛國反帝的方式上與義和團有很大不同。他不同意由群眾自發起來報復教會,認為這會擾亂一個國家的正常秩序,對於義和團過激的愛國舉動,應當由地方官稟承國家律令予以處理。他尤其反對圍攻外國使館,殺外國公使,認為這樣會惹來更大的禍患。他曾經說,解救危局的唯一辦法是「似宜保全公使,令其下旗生還。」
在6月16日慈禧主持的第一次御前會議上,端王載漪正式提出「請攻使館」的動議。許景澄即獨自一人站出來反對,他認為「攻殺使臣,中外皆無成案。」他以後在與袁昶聯名上《請速謀保護使館,維護大局疏》,明確無誤地表明進攻使館的嚴重性,認為春秋大義,不斬來使,圍攻使館,殺害公使,不合國際公法,絕不可採用激怒各國的做法。結果以一國而敵各國,是關係國家存亡之大事。
6月17日太后在第二次御前會議上,強行決定對外宣戰。這時光緒皇帝心急如焚,走下御座,上前拉著許景澄的手說道:「許景澄,你是出過洋的,在總理衙門辦事多年,外間情勢,你當知道,這能戰與否,你須明白告我。」許含淚陳奏:「鬧教堂傷害教士的交涉,過去辦過。至於殺使臣,燒使館,即使國際上亦罕見此種成案,不得不格外審慎。」這些都成為以後他被殺罪名的根據: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他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對身邊的人留言道:「各國聯軍行將入都,事不堪問矣,日後和約之苛不待言,君等當預籌之。」他深深為國家前途擔憂,「數日之內,鬢髮盡白」。當時因不同意對外宣戰而被處死的,還有太常寺卿袁昶(浙江桐廬人)、兵部尚書徐用儀(海鹽人)、戶部尚書立山、內閣學士聯元。
不久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國家瀕臨滅亡的邊緣。此後清政府應各國要求嚴懲參與宣戰各王大臣,同時對許景澄等五人平反昭雪,開復原職。第二年(1901)許景澄靈柩護送南下,沿途出現萬眾瞻仰的動人局面。到江蘇上海時,「江督以下官吏,及士大夫識與不識,皆往助執紼,祭奠成市,哀(車免)盈途,所謂萬代瞻仰,在此一舉者。」宣統元年(1909)予謚文肅。同年朝廷准浙人請建「浙江三忠祠」 (許、袁、徐)於杭州西湖。
對於許景澄一生的功過是非,史學界一直褒貶不一,但誰也無法否認他那顆拳拳愛國之心,和他曾經極力維護國家主權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