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經常看到一些分析人士看好美元走強的前景,甚至還有人根據美元指數從1970年代開始的幾十年內,有兩次大概是17年間隔的走強歷史,刻舟求劍地認為美元指數很快就要形成新一輪牛市。美元指數走強對中國最大的負面影響噹然就是中國的資金外流出美國,於是中國房地產泡沫崩盤。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必然破滅,但恐怕難以像日本、美國和1997年的香港那樣以非常劇烈的方式硬著陸,而且我看美元牛市的基礎恐怕還在太虛幻境中。這裡當然要強調一下,就是我在下文的分析,和一些在金融業混飯吃的混子比起來,未必有什麼高明之處。經濟和金融領域,多數人是混飯吃的,多數人的結論都是錯誤的,就如同全球所有的學校教師一樣,主要工作任務就是誤人子弟。
本人沒有學過關於匯率變動的各種經濟學理論,所以我的想法來自於一些常識。個人認為,經濟學的各種理論和模型,可以用於在金融市場混飯吃,但無助於提高人的金融智商,這也是我從未考慮過去讀個碩士學位的主要原因。全球通過投資賺得大錢的人,有幾個人在高校任教?那麼沒有能力在金融市場賺錢的人,在高校任教,他們能教給學生什麼?
一個國家的匯率上升的根基是什麼?我看根本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上升。以美國為參照國,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美國差距小了,於是這個國家的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就會升值,這不是匯率干預就能改變的。以二戰後德國和日本為例,隨著這兩個國家重建後經濟實力快速上升,馬克和日元對美元的匯率自然大幅上升。
相反,俄羅斯金融危機期間,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這些國家的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自然長瀉不止了。
所以個人認為,那些以為人民幣對美元有巨大的貶值壓力的想法,是比較奇異的。看看去年上半年,在美元指數上漲的過程中,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的貨幣,在一個季度內對美元就貶值了近10%,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下降不到1%。是中國的央行在干預嗎?我看根本不是。看看經濟增長速度就知道了。巴西去年GDP的增速只有近1%,而印度和俄羅斯也降得比較多,中國雖然也降了,但還在8%左右。這就是人民幣堅挺的主要動力。最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又持續創新高了。
國家之間經濟實力的對比,並不是影響匯率的唯一因素。貨幣的供求關係,對匯率的影響也比較大。這就是為什麼日本經濟在失去的20年中,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是比較強的。日本作為出口大國,長年有貿易順差,於是日本出口企業必須不斷地賣出國際貿易得到的美元,買入日元,這種持續的對日元的淨買入,是日元走強的根本動力。
這樣,美元走強的基礎是什麼,就比較清楚了。一是美國國力的持續上升,二是國際貿易或投資對美元的淨需求顯著增加。
看看前兩次美元走強的歷史,就可以發現,這兩個原因在兩次美元走強的過程中,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1980年代初美元的走強
在國際外匯投資上,資金一般喜歡買入高利率的貨幣,賣出低利率的貨幣。最近十年澳元比較受歡迎,因為澳大利亞的利率比較高。而美元在1980年代初的走強,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裡提一個人的投資傑作。香港的林森池,是一個平民投資能人。他在1980年代初的時候發現,美國30年期國債利率上升到了15%。因為當時美國高通脹,美聯儲主席沃爾克持續加息,壓制通脹,最後得罪了金融界和工商界,被迫下臺。因為加息肯定不利於經濟,也不利於股市。從這一點來看,沃爾克就算不能稱之為偉大,也是一個有道德的人。這和格林斯潘這種人完全不一樣,老格在位時,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了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泡沫的膨脹,看起來美國經濟欣欣向榮,最後離任不久,美國金融危機爆發。這是典型的「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的思維。當然,這也是政客的不二選擇。
雖然當時美國經濟陷入滯脹,通脹讓人受不了,但林森池經過計算髮現,如果這種高通脹持續下去,過了大概10多年或更長時間後,哈佛大學的學費,就要達到100萬美元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林森池全倉買入美國30年期國債。這個品種在隨後的很長時間裏,跑贏了幾乎所有的投資品種。
美國經濟雖然當時不好,但美元的高利率,吸引了全球的各類資金進入美國,買入美元,這樣,美元指數在當時的幾年裡,大漲特漲。一直到大概1985年才到頂部。
要補充的是,里根上臺後,美國經濟GDP佔全球的比例,也是上升較快的。1980年,美國佔全球GDP的比例是23.41%,到了1985年,上升到32.32%,正好就是美元指數的頂部。
2、1992年開始的美元牛市
老布希雖然打贏了海灣戰爭,但經濟不行,於是下臺。克林頓除了會搞女人外,其實未必有多能幹。但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老克上臺後,趕上了新經濟泡沫的起點,於是美國經濟不僅復甦了,而且進入了新的增長週期。隨著美國GDP佔全球總比例的回升,美元自然有上漲的動力。
與此同時,俄羅斯、東南亞和墨西哥這些地方金融危機不斷,大量的資金逃離這些地區流入美國,增加了對美元的需求,這也推動了美元的上漲。
到了現在,有哪些因素能推動美元走強呢?美國經濟獲得了新的增長動力?還是美聯儲要大幅加息?這種可能性當然是有的,恐怕是在太虛幻境中。
很多人對美國的看法,仍停留在10年前。最近一輪美元指數的熊市,始於2001年,當年美國GDP佔全球的比例是31.8%,2008年降到23.44%,2011年則降到21.57%,比2001年下降了10個百分點。1960年是多少,38.5%。美國為所欲為的時代,正逐步遠去。把美國仍看作可無所不為的如來佛的想法,需要糾正。
美國哪裡有經濟增長的動力?把財政懸崖的衝擊減少到最小,已經不錯了。美國大量的窮人,政府很難斷他們的糧。美國現在只有58%的成年人在工作,在創造財富。美國醫療費用佔GDP的比例,從只有近5%的比例,上升到近16%。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要繼續燒錢。改變這些問題,很難,幾乎看不到前景。美國的工人階級一度是資本壓榨的對象,但現在倒過來了,美國的工人一個個成了大爺,美國製造業哪裡有重建的可能?
當然,美元走強也有一個比較積極的因素,就是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最近幾年有突破,天然氣產量猛增,有人預測,這將導致美國進口的原油大幅減少。美元逆差減少,對全球的美元供給就會下降,這樣有利於美元的走強。但問題是,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同樣將減少對用於國際貿易結算的美元的需求。美元在國際貨幣儲備中的比例,恐怕還要下降,這也會減少對美元的需求。
總之,美元匯率的走強,不是10萬張嘴說說就能實現的,需要美國經濟走強的基礎。
本文對原文有所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