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6月19日訊】探討最高水平的個人道德問題,首先必須懂得道德是什麼。如果對道德的一般含義都模棱兩可,似是而非,或者對這個概念沒有基於生活實踐基礎上的親身體驗,那就無法掌握道德的實質和真諦,更談不上認識和理解最高水平的個人道德。
或許有人會說:誰還不懂道德?只要有文化,通常都會瞭解道德這個概念的基本含義。如果找詞典或上網查一下,就能找到道德的準確定義。即使是文盲或半文盲,一般也會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對道德形成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然而,果真有那麼多人懂得道德,認識道德的真諦?不見得。如果真有那麼多人真正懂得道德,把握道德的精髓,也許社會上就不會出現那麼多貪污受賄,假冒偽劣,強姦幼女,血腥強拆突破道德底線的惡性事件。
當下中國道德崩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許多人僅僅從字面上理解道德的意義,把道德的華麗詞藻和冠冕堂皇的說辭當做掩飾醜陋、包裝自我,以及作秀炒作提升自我形象的工具,而並不真正認識道德的精髓和真諦。怎樣才算真懂道德?不妨通過對「艱辛」一詞的理解來說明這個問題。不同生活經歷的人對「艱辛」有不同的認識,一個養尊處優的初中生和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他們對「艱辛」的理解大相逕庭。
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尊處優生活的初中生,他通常會把書本上「艱辛」的含義(艱難辛苦。多指人已經很努力,但仍然無法過上較好的生活。)背的滾瓜爛熟,也理解其意義,還會靈活運用「艱辛」造句、寫文章、講話。似乎他真懂什麼是「艱辛」。而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他也許只是文盲或半文盲,可能把「艱辛」解釋成:吃過很多苦,或曾經遇到很多困難。不能從字面上準確理解「艱辛」的意義,也不會在講話時靈活運用這個詞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似乎他不懂得什麼是「艱辛」。
然而,如果有人跟飽經風霜的老人提起「艱辛」,老人也許就會浮想聯翩,生活的坎坷、艱難的歷程像放電影一般展現在腦海,酸甜苦辣的滋味一齊湧上心頭。這一切使他一時語塞,心潮起伏,百感交集,老淚縱橫。他品嚐到十分濃烈的「艱辛」滋味,對「艱辛」的情感體驗豐富而又深刻。但養尊處優的初中生從來沒有過「艱辛」的生活,無法展開對「艱辛」的真實想像,根本沒有「艱辛」的真實經歷和心理體驗,從來沒有品嚐「艱辛」的滋味。他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懂得什麼是「艱辛」,只有去過一段充滿挫折不幸的艱難生活,才會初步品嚐「艱辛」的滋味。而飽經風霜的老人懂得什麼是「艱辛」。
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他稱之為倫理德性)是持久訓練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而「艱辛」很大程度上就是長期坎坷的生活經歷及其形成的心態和情感體驗。可見道德與「艱辛」存在重要相似之處,二者都是生活實踐的產物。因此,可以用理解「艱辛」的方式理解道德。像飽經風霜老人感知和體會「艱辛」那樣,從生活歷程及由此產生情感體驗的角度理解道德的含義,把道德看成有尊嚴的生活經歷所形成的心態和情感,這樣才算真懂道德。
但很多人對道德的認識,仍然停留在養尊處優的初中生理解「艱辛」的水平上。雖然這些人也許掌握不少華麗的道德詞藻,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則、規範和說辭,但都只停留在語言和邏輯的層面,沒有觸及心態和情感的更深層次。因此他們並沒有真正弄懂道德。個人道德一旦抽掉相應的生活習慣和心理體驗,也就等於失去產生道德行為的強大推動力。心理學表明:不是包括語言和邏輯在內的理性和認知,而是情感和慾望才是人的行為的重要推動力。
沒有心態情感支撐的道德用語說辭無論如何動聽,都很容易淪為掩飾醜陋、包裝自我、作秀炒作、牟取私利的工具。比如誘姦幼女的校長,一定掌握很多華麗的道德詞藻、無懈可擊的道德原則和規範、高深莫測的道德理論,擅長思想教育和道德說教。但這種禽獸校長平時不可能過有尊嚴有道德的生活,更不會形成與道德生活實踐相適應的心態和情感。完全喪失推動道德行為抵禦不法缺德行徑的心理動力,當然也不可能認識道德的真諦,更沒有道德感,所以才會做出喪盡天良的姦幼之舉。
按照西方情感主義主義倫理學的觀點,道德就是一種人類高尚的感情,任何道德判斷都是人的情感表達。使用道德用語思考、寫作、講話時,心中就會泛起不易察覺的情感漣漪。比如在使用「公益」「慈善」「募捐」之類道德術語時,往往油然而生博愛的情懷。麥金泰爾認為,當代(西方)道德狀況可以歸結為情感主義。如此說來,美國人基本上都是情感主義者,他們側重從生活經歷形成的心態情感出發,理解和把握道德概念,思考解決倫理道德問題。而中國人,尤其中共建政後的國人,側重從語言邏輯的層面理解和把握道德概念,分析思考社會道德問題。
西方人的助人之舉多半出於人性之愛或人間真情,而中國人的利他行為往往出於道德認識或義務觀念,情感因素比較淡薄。主要建立在認識和觀念基礎上但缺乏情感力量支撐的道德行為通常都是短暫和不牢靠的。比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人盲從黨的道德宣教「學英雄,做英雄」,社會上學雷鋒做好事貌似蔚然成風,但這種基於宣傳灌輸和人的認識轉變而形成的「人愛人」局面注定不會長久。果然文革一到,中國人立馬投身「人斗人」殘酷內鬥整人的狂潮中去。僅從認識和觀念層面處理道德問題,不僅缺乏驅動、維持道德行為的重要情感因素,而且很容易把道德問題的處理轉變成有害無益的語言遊戲,這是造成當下道德話語權和制高點紛紛被不道德的人掌握和搶佔的重要原因。
既然道德的實質就是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生活實踐共同作用形成的高尚情感,那就可以用良心一詞指代和闡明個人道德。雖然良心就是道德,但良心更側重從心態情感層面闡釋道德,更符合道德的本義。良心的基本內容就是古人所說的「四端」,包括:惻隱之心:面對他人的不幸遭遇,心裏感到不適難受,甚至隱隱作痛。是非之心:明辨是非,愛憎分明,對真善美無限熱愛和嚮往,對假醜惡深惡痛絕,嫉惡如仇。羞惡之心:做了壞事羞愧難當,甚至無地自容,看到別人做不仁不義之事心生厭惡和憤慨。辭讓之心:表現為謙虛、寬容的品質,是紳士風度的體現。
良心的內核或精髓是什麼?是愛心。愛心是能夠明顯感受和體驗到的對人真摯、深厚感情。愛心是一切道德原則、規範、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四端」就是從愛心出發提出的。正是出於愛心,人們才會對別人的不幸遭遇產生惻隱之情;才會是非分明,嫉惡如仇;才會對損人利已的行為感到羞恥和憤慨;才會具備謙讓寬容的品質。所有道德規範,如不隨地亂扔雜物,公共場合自覺排隊,遵守交通規則,誠實守信不造假等等,都是出於愛心的需要而設計的,都是為了達到尊重人(包括尊重人的生命和人格尊嚴)、關心人(包括關心人的健康和安全)、愛護人的目的。
愛心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是母愛。慈母總是把子女視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一部分,把子女當做跟自己血肉相連的「心肝寶貝」。母愛是最崇高最博大最無私最深沉愛心的體現。母愛的特徵:一是情感反應或體驗特別強烈、深刻。比如母親一旦得知自己摯愛的幼兒患上絕症,就猶如遭遇晴空霹靂聞之色變,頓感心如刀割,五內俱焚,甚至感到萬念俱灰,生不如死。二是非理性化、非功利化傾向。面對病入膏肓命懸一線的幼兒,母親思維方式會從側重利益考量的理性思維,轉化為不計得失的感性或情感思維;她本人也會從患得患失、錙銖必較的經濟學意義上的「理性人」,轉變成為救人不惜代價的無私奉獻者。只要還有一線希望,無論如何虛無縹緲,母親都會不惜傾家蕩產、債臺高筑也要試圖把幼兒從死亡線上拉回。
母愛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有難以克服的缺陷。愛子心切的母親為挽救患上絕症的幼兒,往往不惜一切代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只要有一絲一毫的生機都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結果很可能落得人財兩失,債臺高筑,甚至被形形色色騙子所騙導致傾家蕩產。但這種不計得失的態度更彰顯母愛的純粹、無私、博大、真摯、深沉。道德、良心、愛心和母愛並不完美、圓滿,或多或少都存在諸如行事草率、輕信盲從、相對容易上當受騙、以及缺乏經濟頭腦、不夠精明之類缺陷,但這是成為有道德和富有愛心的人必須付出的代價。類似母愛這樣崇高的感情不光母親才有,所有人都可以具備這種高尚深刻真摯的人性之愛,比如慈父具有的父愛就跟母愛相類似。擁有類似母愛這樣博大深沉真摯的愛心,並且毫不吝惜施與所有的人,那就堪稱達到個人道德的最高境界。
綜上所述,道德是經過有尊嚴的生活方式歷練形成的高尚情感,個人道德就是良心,道德和良心的重點和內核是愛心。愛心是一切道德原則、規範、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母愛是愛心的制高點。個人道德或良心的最高境界是類似母愛那樣最博大、無私、深沉、真摯的愛心。瞭解道德或良心及其最高境界,就能充分認識心態情感對道德良心的極端重要性,這對形成處理道德問題的新視角至關重要。要改變以往從語言邏輯和功利的視角認識處理道德問題的方式,做到從心態情感的新視角觀察、認識道德現象,盡量用非理性、非功利(不計得失)的感性(情感)思維方式處理和解決道德問題。這對提高個人道德素質,達到個人道德的最高境界,以及推進社會道德重建,有效預防和扭轉社會道德下滑崩潰的局面都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