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09日訊】
自從中國總理提出今年的經濟發展目標是7.5%以來﹐李克強經濟就成為了一個新名詞。
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平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雖然7.5% 仍然屬於七上八下的範圍之內﹐但是很多投資者擔心﹐增長速度不到7%。
雖然北京政府從八十年代初就開始擁抱市場經濟﹐但每年制定經濟發展目標﹐這本身就是違反市場經濟規律的做法﹐有史以來沒有哪個經濟體是按照政府既定的目標發展的﹐不管這個目標是發展速度也好﹐是就業、福利還是穩定價格也好﹐不管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是如此。
中央政府定下目標﹐官員政績跟 GDP 掛鉤﹐那地方政府就無視市場真正的需求、無視對環境的破壞﹐急於求成﹐中國有八百多棟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有空蕩蕩的鬼城。
幾十年政府投資拉動的經濟模式﹐造成今天產能過剩、騎虎難下的局面﹐中央和地方政府
對經濟的調控能力一落千丈。
相當一部分跨國公司因為相信中國經濟會持續的高速增長﹐如今也面臨產能過剩的危機﹐最為典型的就是澳大利亞礦業集團﹐BHP Billiton計畫明年的鐵礦石產量提高到超過兩億噸﹐力拓集團計畫明年的產量是兩億九千萬噸。
要知道﹐鐵礦石的主要買家 - 中國的鋼鐵廠已經過剩﹐鐵礦石價格過去兩年已經跌了35%﹐更要命的是﹐為了跟數以千記的小廠競爭﹐中國最大的三家鋼鐵廠還在大煉鋼鐵﹐換句話說﹐今天對礦石的需求仍然是一個泡沫。
毫無疑問的﹐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繼承了一個艱難的大包袱﹐這個大包袱是幾十年畸形的經濟模式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要扭轉起來談何容易。
經濟環境惡劣是因為過度投資造成產能過剩﹐世界經濟的不景氣是雪上加霜﹔自然環境因為工業化到了威脅中國人生存權的地步﹔一胎化政策讓中國迅速步入老齡社會﹐再過十五年﹐中國超過六十歲的人口幾乎相當於美國的總人口。就算是結束計畫生育﹐由於生活品質和生活成本的原因﹐超過一半的城市年輕夫婦﹐不願意生兩個孩子﹔更危險的是﹐中國的人文環境急速惡化﹐信任缺失﹐從生活用品、文化產品、投資產品到文憑都是山寨橫行﹐一個沒有信用的社會﹐經濟運作效率必然低﹐生產成本必然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必然差。本人對李克強先生本人沒有任何成見﹐他承擔了一個沈重的包袱﹐只是不看好李克強
經濟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