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06日訊】第五代提出「今後用人不能簡單看GDP增長」,表明過去「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官場怪圈將被打破,為了發展經濟而耗費資源、透支能源的畸形路線亦將被取締。
改革開放後,「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成為中共執政主軸,這個思路落實到政策層面,就變成以GDP論英雄,哪個省市的經濟發展快、GDP總量高,哪個地方的官員就容易陞官。這客觀上增強了各地發展經濟的熱情,但也帶來很多嚴重後果。
很多地方為了發展,不顧本地實際環境,竭澤而漁,製造出大量帶血的GDP。以山西為例,濫採、濫挖煤礦導致每年發生數以百計的礦難,上千人死於非命;山東、河南等地則嚴重透支水資源,催生出大量癌症村;河北一帶密集發展水泥、鋼鐵行業,導致空氣質素嚴重惡化,霧霾天氣令人窒息。誠然,這些省市的GDP都上去了,城市愈來愈漂亮,百姓的幸福感與健康指數卻每況愈下。
更嚴重的是,部分地方通過弄虛作假,製造GDP數字來騙取烏紗帽。國家統計局每年公開的全國GDP總量,都要低於全國各省市上報數量之總和,當中的奧妙就是各地的GDP統計都有「注水」。有人笑話:「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國務院,下文件,層層下轉不兌現。」便是諷刺這個現象。
說易行難 虎頭蛇尾
以GDP論英雄,還導致官商勾結,腐敗橫行,人民公僕發展成既得利益集團。尤其是最近十幾年,在國企改革以及地產開發中,官商勾結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出現了諸多寡頭式人物。他們手眼通天,不僅為官員買官,而且大肆扶植代理人,這些官員則為寡頭的商業利益保駕護航,即使違背法律、傷天害理亦在所不惜,結果導致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官民關係勢同水火。
事實上,內地很多官員除了談GDP之外,已不會做其他工作。在廣東省每年的兩會上,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一個永恆的話題:廣東GDP全國第一的地位還能領先多久?還有多久便會被江蘇、山東趕上?他們不會討論、也不關心珠三角地區的村官腐敗、強拆強佔、空氣污染、食品安全等更迫切的社會矛盾。GDP已成為各地官員執政的切入點以及慣性思維,沒有這個支點,當官的根本不知怎麼當官。
可以說,拋棄GDP至上主義,恐怕是說易行難。中共第四代剛上臺時,曾提出「科學發展觀」,變帶血的GDP為綠色GDP,並在遼寧等十多個省市進行試點,可惜最後無疾而終,整個國家仍然在畸形發展的道路上裸奔。現在第五代又提出要拋棄GDP至上主義,如果沒有相應的配套政策,給官員重新洗腦,並設立新的考核標準,要求官員將百姓的幸福置於首位,最後恐怕也是虎頭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