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房地產腐敗現象愈演愈烈(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4年08月05日訊】在7月16日召開的2014年中央第二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中共中央紀委書記、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岐山指出,當前目標是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保持高壓態勢,哪裡問題集中就巡視哪裡,誰問題突出就巡視誰。在腐敗問題上,要緊盯礦產資源、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工程項目、惠民資金和專項經費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有公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下旬,中央前三輪巡視的34個地區、單位中,有19名省部級官員在中央巡視組進駐後落馬,其中,不少高官的落馬與房地產業密不可分。根據中央巡視組的反饋情況和各地方的整改通報,在前三輪被巡視的21個省份中,有20個省份發現了房地產業腐敗,佔比達95%,僅一地尚未發現房地產腐敗。
中國房地產行業隨處可見的腐敗尋租現象愈演愈烈,也是導致房價高企的一個重要原因。
蘭德諮詢曾為一家資產規模達500億元的大型房地產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受董事會審計委託,對房地產開發過程進行全面梳理研究,得出結論是,共有116個尋租點。
為了徹底梳理房地產行業中的腐敗尋租現象,蘭德諮詢按照三級市場進行分析,一級土地開發、二級房產開發、三級經營使用。大多數企業往往將此理解為房地產全價值鏈。如果繼續細分環節,房地產全價值鏈最多可以分到120—130個具體環節,其中可以明確的就有116個尋租點,基本佔了房地產全產業鏈的95%。」
房地產行業涉及的環節多,腐敗尋租者也多。除各級政府、建設、規劃、房屋管理、土地管理、審計稅務等部門外,房地產領域的腐敗尋租者還包括銀行、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甚至還包括個體經營承包者、居民戶等。
以房地產開發為例,從項目獲取,跑各種批文,產品策劃與規劃、採購招標、營銷、工程建設等,每個環節都存在尋租的空間。土地市場也是腐敗尋租的重災區,由於政府壟斷土地市場,因而土地市場已成為官員紛紛落馬的黑色領域。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副教授張紅霞曾公開發表《土地市場中開發商行賄與政府干預的量化關係》的研究成果。2011年12月-2012年3月,張紅霞課題組成員深入武漢、廣州、南京三地,在當地國土資源及房地產管理部門支持下,對開發商行賄展開了問卷調查。在匿名填寫且保密的情況下,共發放了600份問卷,有460份返回,其中有72份缺失數據。更重要的是,經過核實,有251份回收的問卷是受訪者的下屬或者親戚朋友而非開發商本人填寫,因此,最後保留的有效問卷只有137份。
調查發現,有70%的選擇行賄獲得廉價土地或有利政策。有72%的認為行賄可以獲得政府保護並促使對其競爭對手施加限制。133名受訪開發商(有4名因外出未訪問)中有七成人表示,春節、中秋、國慶等節日是與官員聯絡感情的最佳時機。根據各個城市的經濟情況和官員所處的位置以及幫助自己的程度,在心裏形成好處費的價目表,通常是:科級幹部5000元-1萬元,處級幹部2萬元至3萬元,局級幹部則需要5萬元或者更多。
研究結論是,開發商行賄與政府干預正向相關,即政府的干預越多,開發商行賄越多。開發商對收入的預期在二者之間起到充分調節作用。而政府干預對收益感知有明顯的正向作用,即政府設置的壟斷越多,開發商越感到有空子可鑽,送錢越多好處也就越多。
實際上,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腐敗絕不是暗流湧動,很多時候已經成為公開的必要成本。有專家曾披露,中國高企的房價中至少有30%的腐敗成本。統計數據也顯示,國內房地產業的毛利率一直居高不下,既使扣除腐敗成本,平均利潤仍然遠不止100%!最新的例子是,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落馬,導致一大批房地產老闆逃往國外。
在一個正常的市場經濟充分發達而政府不干預經濟活動的國家,房地產從來就不是富豪的主要來源,房地產開發平均利潤率和其他工業製造業以及服務業基本上接近,更不可能出現中國這些通過大規模圈地囤地開發房地產而一夜暴富的神話。中國是個特例,一個涉及13億民生的領域卻變成了一個富豪成堆的行業,其財富的積累又完全取決於政府官員和房地產商之間的私下交易。這種交易必然導致一個結果,誰與官員有特殊關係或與形成某種默契,誰就能夠獲得最好的土地,並且獲得巨額暴利。
在各地房價高企的今天,千千萬萬老百姓一輩子的收入已經買不起一套房子了,而大大小小的官員卻在城市裡佔有擁有大批房子,這無疑給千千萬萬老百姓深重的無力感和挫敗感。在房子就是硬通貨的現實語境裡,官員們坐擁如此之多的房子,不過是再次告訴我們,房地產領域的腐敗尋租,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嚴重更加可怕。
從曝光的腐敗案件來看,官員們除了擁有大量現金或情婦之外,都會通過房地產來攫取大量財富。幾乎每個倒下的官員,除了持續刷新貪腐數額的記錄外,都有數不勝數的房產罪證一併羅列,在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自然讓更多人黯然神傷。正如人民論壇所言:一些官員不查都是兩袖清風,一查不是渾身是寶就是房產連片,誰還敢相信腐敗份子只是極少數?
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受賄的贓款及其濫用職權造成的損失被司法機關追繳時,僅房產就多達374套!總後原副部長谷俊山據初步核查,房產也有300餘處。他自已住在7000多平米的豪宅中,僅護工就多達60餘人。曾任福州市副市長10年的楊愛金,紀檢調查組在其辦公室、家裡一下子就搜查出3000萬元現金以及17套房產證。浙江省藥監局原局長黃萌有房產84套,原山東省副省長黃勝有房產46套,廣東茂名原市委書記羅蔭國名下有67套,廣東茂名市副市長楊光亮也有房產35套,安徽黃山園林管理局原局長耿曉軍擁有房產38套,山西蒲縣煤炭局局長郝鵬俊在北京就有33套,上海房管局第一副局長陶校興在上海有房產30套,山西陽泉市城區公安分局巡警大隊大隊長關建軍在北京有房產27套,原杭州市副市長許邁永在杭州有房產25套,原雲南楚雄彞族自治州州長楊紅衛有房產23套……
這些動輒坐擁幾十套上百套房子的官員,在中國官場只不過是冰山之一角。只要對全國各地所有的房子進行一次認真的普查,相信不難發現,官員所擁有的房子遠遠超過了老百姓。事實上,官員都是房價上漲的最大受益者,其擁有的財富甚至與房價息息相關,正是因為這層關係,各地所有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往往都是虎頭蛇尾無濟於事,誰也不願意真正花力氣去抑制房價。
中國房價飈升與腐敗有直接關係,雖說房子的主要屬性是居住,但許多官員通過權力獲得房子只是為了洗錢和套現,因而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市場越來越脫離了民生的本質,當蟻族擁擠在城市的地下室為生計奔忙為未來愁苦時,官員卻輕而易舉就能通過權力獲得大量的房子以及花不完的黑金,從而導致了今天中國日趨嚴重的貧富分化,以及官民對立仇官仇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