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古人大多比較謙虛,所以古人在言談和文字當中就有很多謙詞,現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實,知道謙詞的含義也是蠻有趣的。
向別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個傳統的謙稱叫「拙荊」。「荊」本為一種落葉灌木的名稱,這裡指用荊枝做的髻釵。據《列女傳》記載,東漢隱士梁鴻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儉樸,以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後人因以「荊妻」或者「拙荊」謙稱自己的妻子。
僧人、道士以「貧僧」「貧道」自稱,不是出家人自嘆貧窮。晉、南北朝時,僧人自稱「貧道」;唐以後僧人改稱「貧僧」,道士謙稱「貧道」。這裡的「貧」不是指生活的貧窮,而是指學識、道行的不足,是修為不夠、功德未滿的謙辭。
人們常稱自己的文章或書畫作品為「塗鴉之作」。唐代詩人盧仝有一子,孩提時喜歡以蘸了墨水的筆在紙上或書本上恣意塗抹。盧仝作詩嘆曰:(這孩子)「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後來人們便以「塗鴉」一詞戲稱隨意的創作,或用來比喻書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則是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在文章的標題中,常用到「芻議」一詞,如胡適的文章《文學改良芻議》。「芻」音chú,本義為割草,也指餵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古時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賤,故「芻議」常用作謙辭,指自己的言論淺陋、不成熟。胡適《文學改良芻議》:「謂之芻議,猶雲未定草也,伏惟國人同志有以匡糾是正之。」
「鄙人」常用作自稱,「鄙」本義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後引申指郊野、邊遠的地方。邊遠地區遠離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閉塞。自稱「鄙人」是謙稱自己的識見、修養均不如人。
書畫家將自己的作品贈送給他人時,常會謙虛地說一句「聊供補壁」。「補壁」的字面意義就是修補牆壁,書畫家說的那句話,潛台詞就是自己的作品價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補牆壁的材料。需要提請注意的是,「補壁」只能用於贈送方,不能用於受贈方。
在表示謙虛的時候,做學生的,常會說「忝列門牆」,做朋友的常會說「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會說「忝為著者之一」。「忝」,從心,天聲,本義為羞辱。「忝列門牆」指自己不是夠格的學生,辱沒了老師。「忝在相知之列」有謬托知己之意,辱沒了朋友。「忝為著者之一」,指自己的水平不高,辱沒了其他作者。
不知道芹菜的人很少,可知道「芹獻」一詞的不多。人們在送禮的時候,常把自己的禮品謙稱為「芹獻」。《列子·楊朱》裡有個故事:從前有個人認為大豆是美味,卷耳莖、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還向鄉豪誇讚。鄉豪拿來一嘗,嘴巴裡像被蜇了一樣難受,還鬧了肚子。鄉里人都嘲笑、怪罪這個人,這個人很慚愧。後來人們就以「芹獻」作為菲薄的禮品的代稱。
古代君王自稱「寡人」不是「單獨一人」的意思,而是「寡德之人」的簡稱,即謙稱自己的德行還有所欠缺。
人們常把自己的文章稱為「急就章」,意謂自己匆忙完成,難免粗疏。「急就章」和《急就篇》有關。《急就篇》又名《急就》,是漢代學童的教科書,全書無一字重複。傳為漢代史游作,魏晉時期頗為盛行。該書按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類,成三言、四言、七言韻語。因首句有「急就」二字,後因以為名。另有一說是遇到難字,緩急可就而求。後來人們用來謙稱自己的作品缺乏深思熟慮。
在謙辭中,「竊」也常用於自稱。如:「竊聞」「竊思」「竊以為」。「竊」顯然不是盜竊義,該怎樣正確理解呢?「竊」本義為盜賊。引申為偷盜,又引申為私下和私自。《辭海》對「竊」這一義項的解釋是「猶言私,常用作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詞」。「竊聞」即「我私下裡聽說」,「竊思」也即「我私自忖度」,而「竊以為」則可以理解為「我個人認為」。與「盜竊」的「竊」沒有關係。
「續貂」用于謙稱續寫別人的著作。「續貂」,也叫「狗尾續貂」。「貂不足,狗尾續。」貂,一種毛皮珍貴的動物。古代近侍官員以貂尾為冠飾,晉代朝廷任官太濫,貂尾不足,以狗尾代之。因以諷刺封官爵太濫。後比喻用差的續在好的東西後面。
歸還別人的東西,我們可以禮貌地稱作「璧還」。這一說法和《史記》中的一則故事有關。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趙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當時秦強趙弱,趙惠文王恐給予璧而不得城,藺相如願意奉璧前往,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後用「完璧歸趙」比喻物歸原主,簡縮為「璧還」。
請託他人或表示感激他人時,常會用到一個敬辭「鼎力」,比如「多蒙鼎力協助」。「鼎力」的「鼎」的意思是大。「鼎」,本是古代煮東西的器物,同時也是古代社會很重要的禮器,象徵著王位和權力。由此「鼎」字引申出重大、重要等義項,含有明顯的褒揚色彩,用來指稱對方行為時,也就具有了尊敬的意味,如「鼎力」「鼎言」。
外交場合常用的一個敬辭是「閣下」,如「總統閣下」「主席閣下」。「閣下」之稱由來已久,本義指樓閣之下,借指在樓閣之下待命的下屬人員。為了表達對在上者的敬意,古人在稱呼對方時,不直呼其人,而轉呼其侍從者轉告之,「因卑以達尊」。這樣,「閣下」就逐漸泛化成了一般的敬稱。
尊稱別人的妻子,最常見的稱呼是「夫人」。「夫人」一詞在古代有特定的含義,《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諸侯的妻子稱作「夫人」。明清時一二品官員的妻子封為「夫人」。後來用「夫人」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有抬高對方身份的意味。
形容別人的言論、教誨使自己獲益匪淺,有一種說法叫「如聆梵音」。「梵」來自古印度的梵語,對應的詞是brahma,意為清淨。佛教謂大梵天王所發出的聲音為「梵音」,亦泛指佛、菩薩的聲音。《三藏法數》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而有五種清淨之音也。」由「佛」入「俗」,俗語中把別人的言論、教誨等比作「梵音」,是一種美譽。
在祝賀別人搬家或者官職升遷時,常常會用到「喬遷」一詞。「喬遷」語本《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喬木,義為高大的樹木。後因以「喬遷」「遷喬」賀人遷居或升遷。
在感謝別人對自己的關注或者照顧時,有一種禮貌的說法叫「垂青」。「垂青」一詞中的敬意,來自「垂」字。垂,本謂挂下、懸掛,引申為伏、俯;用「垂」來稱說對方的動作(比如「垂青」「垂問」「垂察」等),就隱含著對方的品德、學問等比自己高,對方施加於自己的動作是「上」對「下」的行為。「垂青」的「青」即青眼,與白眼相對而言。眼睛正視、眼珠在中間表示對人尊重或喜愛;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現出眼白,表示輕蔑或憎惡。
與人初次見面或結識時,為了表示禮貌,可以用敬辭「識荊」。「識荊」的「識」,義為認識;「荊」,指韓荊州,即韓朝宗,唐代荊州長史。語本唐代詩人李白的文章《與韓荊州書》:「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後因以「識荊」為初次識面的禮貌用語。
某一事業或派別的首創者,常被人們尊稱為「鼻祖」,指某一事業或學問的首創者。「祖」,本指始祖、祖宗,比喻創始人。那麼這裡的「鼻」字怎麼理解呢?這裡的「鼻」和「祖」是同義語素。「鼻」,本指呼吸及嗅覺的器官,不過在漢語方言中,至少在漢代就有將其當作「創始、開端」義的用法。揚雄《方言》第十三:「鼻,始也。」
「尊」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敬辭,「尊兄」「尊親」「尊夫人」等即是。「尊」的本義是「酒器」,即後來的「樽」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酒必實於尊以待酌者……凡酌酒者必資於尊,故引申以為‘尊卑’字。」古人飲酒,十分講究禮儀,敬酒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酒席上,輩分、身份低的人向輩分、身份高的人敬酒,必定要舉「尊」。敬酒這一動作和酒器「尊」之間的關聯性經過長期的積澱,形成了固定的聯想,於是「尊」字也就引申出了「尊敬」義,進一步抽象化,獲得了敬辭的語用功能。
舊時社交場合或書信往來,常會用到「台甫」「台駕」「台鑒」等詞語。敬辭「臺」,來源於星宿名。《晉書·天文志》:「三臺六星,兩兩而居……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次二星曰中臺……東二星曰下臺。」古代喜以星官象徵人事,朝廷的最高官吏三公因而被稱為「三臺」。通過借代引申,中央政府的官署也有被稱為「臺」的,比如御史臺。由稱呼官署進而引申,用來指稱地方政府的高級官吏,如「撫臺」「藩臺」等。再後來,對沒有官職的人也稱其為「臺」,如「兄台」「台端」等,是有意抬高對方身份的一種尊敬說法,這時「臺」就虛化成了一個敬辭。
「斧正」是用於請人修改文章的敬辭,意謂對方動筆刪改,有如巧匠運斤,能使原稿生色。這一詞語的出現,與《莊子》中的一則寓言有關。「斧正」出自《莊子·徐無鬼》:楚國郢都有個人在自己的鼻尖抹了一層白粉,讓一個名叫石的巧匠用斧把粉削去。石便揮動斧呼呼生風,削掉了白粉,郢人的鼻子卻絲毫無損傷。後來用「斧正」喻指請人修改詩文,隱含著對方有匠石一樣高超技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