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中共憑藉中國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向世界輸出「中國製造」,中共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大面積增加了它的「財政收入」,並向國人吹噓「大國崛起」。然而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的中國人生存的環境沒有改善,生活質量也原地踏步,面對越來越高的房價更是無可奈何。
如今,曾經被中共引以為豪的中國製造業已經走向沒落,中國民營製造業更是舉步維艱,製造業「低成本優勢」已經消失。據波士頓諮詢公司2013年的研究報告,當時在美國製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國高5%。2015年,在美國低成本地區生產已經變得和在中國生產一樣經濟划算。更令人震驚的是,到2018年,美國製造的成本將比中國便宜2-3%。
中國的工資水平跟美國等國家根本無法同日而語,那麼中國製造業的「低成本優勢」是如何消失的呢?中國製造業揹負著哪些強加的「成本」?僅就中國和美國,我們做個簡單的對比。
1.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倍
國內地價是美國地價的9倍,並且美國是永久性產權,中國是50年產權。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業用地價格是18萬元/畝,目前美國地價僅為2萬美元/英畝,相當於2萬元人民幣/畝,如果按照現在許多縣城工業用地100萬元/畝算,是美國的50倍。
2.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
國內物流成本是美國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價為例,中國的油價是美國的2倍,油價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況中國還有全世界少有的過路費、過橋費,物流成本能不高麼?
3.電力/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
國內能源成本是美國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國除夏威夷的電價特別貴外,其他州的電價都不貴,以德州為例,其電價折合人民幣才2毛錢。
4.稅收成本:美國稅收優惠力度大
在中國,各種稅收不斷,把企業壓得喘不過氣。廣州一家物流公司,運送一批貨物到海南,總收入為1.9萬元,但利潤僅有216元,其中上稅需要1260元。
而美國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業,常常給予企業優惠的稅收政策,比如房產稅優惠30年內有效,如果公司達產,30年內將給予3000萬美元的稅收減免。
5.「手續費」成本:美國為零
以商品進出口為例,美國的手續費為零。
國內企業原料均進口,假設進品環節費用不含內陸運費、關稅、增值稅,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3500元/櫃,每櫃按20噸裝計,則為175元/噸,折合22.58美元/噸。
國內企業成品出口,假設出口環節費用不含陸運費,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1600元/櫃,每櫃按20噸裝計,則為80元/噸,折合12.9美元/噸。如果加上運費等,成本還要大幅增加。
6.打點官員成本:美國為零
在中國開公司辦企業,蒼蠅、老虎都會望風而來,你懂的。
高地價、高油價、過路費、能源壟斷、高稅收、手續費、罰款、貪官污吏,讓中國民營製造業喘不過氣來的只有一種成本:「中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