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5月14日訊】上小學的時候,老師都講「白山黑水」之間,是中國最富饒的地區。之後,「闖關東」等一系列優秀的影視作品,也告訴我們這段歷史,東北經濟一直是中國最好的地方之一。在抗戰中雖然是敵佔區,但就經濟而言肯定是全國最穩定的。而到了國共戰爭打完,東北經濟又是重要的經濟重鎮,重工業和能源都產自這裡,甚至「勞動模範」都是這裡的比較多。但到了去年,東北經濟突然垮了,6%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從31省的人均收入來看,吉林和黑龍江一個第25一個第26,落後於全國水平,在他們哥兩後面,是貴州、青海、新疆、西藏和甘肅,這些是大家公認的西部窮省。另外,還有一個數字觸目驚心:從遼寧、吉林、黑龍江每年有200萬人流失,而與此同時,據說東北的計畫生育搞得還不錯,出生率還是最低的。也就是說,年輕人都走了,東北逐漸淪為了留守村!可以想見,未來的經濟增長將越來越低。
從數一數二的好學生,淪落到差等生,東北的問題是很複雜的,但最最重要一條就是,他沒跟上時代去進步,東北是什麼?離俄羅斯最近,所以1949年後很多的蘇聯專家都到了東北工作,所以東北的工業基礎,就是蘇聯的計畫模式,既然蘇聯模式都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破產了,我們的東北經濟還有什麼希望可言。前蘇聯的計畫經濟模式,無非就是大建國企,然後搞基礎設施建設。在東北,這樣的經濟模式比比皆是,東北人民最樸素的想法依然是進大國企工作,但這種老的製造業國企,是完全脫離市場環境而存在的。如今,全國上下都在經濟轉型,都在以消費為核心,用新經濟拉動經濟結構改革,而東北顯然是迷茫的,就好比掉進米缸裡的老鼠一樣,長期過的太安逸,有指標,有訂單,那就生產幹活,至於多賺點錢,腦袋里根本就沒有這根弦,而有先知先覺的東北人,也大多不會跟體制抗爭,而會選擇離開,來到北京、上海乃至全國各地的發達地區去經商。所以,不是東北人對時代不敏感,而是體制的束縛太大,這種束縛反而趕走了本屬於東北的希望。
那麼,問題擺在這了,體制落後,設備落後。而觀念不落後的全走了,剩下的是一個個龐大而冗余的機構,還有數以千萬計的國企老員工等著退休!病找到了,我們再看看藥方,分為四項,一是盡快啟動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二是著力擴大消費;三是加快棚戶區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四是發揮東北骨幹企業多的優勢,促進東北裝備在走向世界中實現轉型升級,帶動更多配套和就業。
首先,第一點是有用的,但頂多算是止疼藥。東北的問題所在就是計畫經濟太根深蒂固,而大型基礎設施也是計畫經濟的產物,用一個更大的泡沫去緩解上一個泡沫,這就是把爆炸的時間延後。其次,擴大消費是沒錯的,但不對症,為什麼那麼多腦子活、觀念新的年輕人離開東北,而去全國各地倒騰貿易,單單不在東北干?主要是因為東北人消費能力不夠,所有的國企工廠全給保障了,一個一個大廠的家屬院,形成一個一個封閉的區域。衣食住行都不出廠子,怎麼去擴大消費?人跟人不交流,不攀比,不進行過多的娛樂生活,消費是難以突破的,總不能全指望著洗浴中心。第三,民生工程頂多也就算維生素,增強抵抗力一下,看看東北最高幾個城市的房價,會讓你崩潰。百城房價排名50開外,瀋陽哈爾濱也就7000元,而且庫存嚴重,瀋陽的商業地產接近崩盤邊緣。沒年輕人、沒需求,留給民生工程的機會並不多。至於第四,骨幹企業壓根沒什麼優勢,也帶動不了誰。所以,很顯然振興東北的這副藥開錯了,本來就腹瀉還給加了巴豆和番茄葉。
那應該怎麼辦呢?老實說,東北的問題拖的太久,目前已經越來越複雜了,所以不能頭痛醫頭,因為大量的勞動力都守在了工廠裡,等著退休,這時候再想像十幾年前那樣大刀闊斧的砍掉國企是不可能了,搞不好會出現社會動盪。東北的真正問題在東北之外!現在唯一的思路就是製造市場經濟氣氛,用減稅免稅等政策,吸引那些優秀的東北人才回流創業。他們更年輕,更有闖勁,也見過了大風浪,開闊了眼界,他們才是未來東北改制重獲生機的動力。如果政策不改變體制的束縛,不能改變民營經商環境,那麼東北的問題基本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