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與利是多少人的桎梏、多少人的心結?(芷微攝影)
故事1:看法與態度
父子二人在路上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經過。
兒子很不屑地對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定沒學問!”
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故事2:成功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誌願是當小丑。
華人老師斥之為:“胸無大誌孺子不可教也!”
歐美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故事3:後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故事4: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
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隻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瞭解它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桿也撬不開。
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瞭解別人。
故事5:意境
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
一位導遊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青春痘一樣;而另一位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
“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
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故事6:貪心不足
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
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
有些人總以為是上蒼欠他的,老覺得老天爺給的不夠多、不夠好,貪婪之慾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故事7:輕鬆一下
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
“我說你為什麼走得這麼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故事8:第一名
畢業典禮上,校長宣佈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臺領獎,
可是連續叫了好幾聲之後,那位學生才慢慢的走上臺。
後來,老師問那位學生說:“怎麼了?是不是生病了?還是剛才沒聽清楚?”
學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學沒聽清楚。”
名與利是多少人的桎梏、多少人的心結?
我們從小便被大人們教育要爭氣、要出頭,但是爭氣出頭的,不過是少數人,沉默的大眾畢竟還是多數。
想一想,有那麼多人都和你我一樣,不也是很值得感到興奮的一件事嗎?
“偉人所達到並保持著的高處,並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我們不一定會因為賺很多的錢而富有,但我們可以因付出的善念而使心中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