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5月24日訊】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5月22日稱,自今年1月推出其全球支付創新項目--SWIFT gpi(global payment innovation)後,至今中國已有13家商業銀行加入該項目,以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加快速、透明、可追溯的跨境支付服務;這13家銀行跨境支付業務約佔中國跨境支付金額總量的80%。
SWIFT發布的新聞稿顯示,加入gpi項目的中資銀行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等13家機構。
據路透5月23日報導,「此前,在跨境支付中,匯款信息在SWIFT網路裡的傳遞是分段、孤立及碎片式的,沒有內在邏輯聯繫,任何一方都無法看到一筆匯款的動態。」某中資銀行相關人士稱,而SWIFT gpi通過統一技術和服務標準,可以實現資金的迅速到賬、流程透明,形成可全程追蹤的全景圖。
有央企財務公司人士表示,在傳統的跨境支付操作中,企業作為付款方無法獲悉銀行操作的時間、流程以及入賬時間,增加了其進行資金回籠預測的難度。
「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以前一般是4-5天,但我們是按周甚至當天就要進行資金回籠統計的。」他稱,「現在一筆跨境匯款花費的時間約為10-15分鐘……同時我們還能掌握支付鏈條上的相關信息,也便於對境外資金進行歸集和使用。」
同時,面對日趨嚴格的國際監管環境,gpi項目也有利於銀行應對跨境支付過程中產生的反洗錢風險。有銀行人士就談到,在銀行發出匯款指令後,如果發現該資金存在反洗錢問題,只要資金未進入受益人賬戶就可以隨時撤銷。
SWIFT亞太歐非區首席執行官何亞倫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SWIFT gpi項目也將支持中國「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良莠不齊,比如一筆資金已經到賬了,但(在傳統支付模式中)付款方及付款銀行均不知情,有些國家就會把已經到賬的資金當做生意談判的籌碼,而gpi可以增加匯款到賬的確定性。」某股份銀行人士稱。
SWIFT上月公布,3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佔比為1.78%,繼續位居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