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圖片來源:pixabay)
張公藝是中國歷史上治家有方的典範,他們家族九輩同居,合家九百人,和睦相處,千年以來,倍受歷代尊敬推崇,傳為美談。
史載,張公藝,鄆州壽張人,生於公元578年(北齊承光二年),卒於公元676年(唐儀鳳元年),歷北齊、北周、隋、唐四代,壽九十九歲。
張公藝家裡竟有九代,同住在一起不分家。唐高宗曾問他,能使得族中這樣的和睦,究竟用的什麼辦法呢?張公藝請求用紙筆來對答。張公藝提起筆來,竟接連寫了一百多個「忍」字。張公藝認為宗族間之所以不和睦,每每由於尊長的衣食,或者有了不平均,卑幼的禮節,或者有了不完備。大家互相責問,互相怨望,所以就發生了種種乖異和爭鬧的事情。倘然能夠大家百樣都忍耐些,那家裡當然是很和睦了。(《八德故事》)
處家之道,非一忍字所能盡,然忍固爭之反,化之漸也。凡憎嫌之端,初起甚微,結之便深,構之便大,一忍則無事矣。況相效於忍,有不和順者乎。張公治家,更有規範,然忍字固其得力處也。(《八德故事》)
據《舊唐書》記載: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梁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縑帛。
據《資治通鑒》記載:壽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上過壽張,幸其宅,部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指出: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上善之,賜以縑帛。
唐麟德二年,高宗與武則天,率文武大臣、宮妃命婦去泰山封禪。車駕過壽張,聞張氏九世同居,累朝都有旌表,因而也慕名過訪。問張何能九世同居?公藝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訓,慈愛寬仁,無殊能,僅誠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遂請紙筆,書百「忍」字以進,做《百忍歌》。高宗連連稱善,被感動得留下眼淚,並贈絹帛,以彰其事。唐高宗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旌表,封公藝為醉鄉侯,長子希達為司儀大夫。故爾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勛名。天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為憑。」族人便以「百忍」為族徽。這「百忍歌」便成了張姓祖訓,世代相傳。
張公藝去世後,後人為紀念這位賢人,便為他修建了「百忍堂」,永誌紀念。今在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橋北張村,有座百忍堂遺址。
據《張氏族譜》記載:「公藝幼年有威德之望,正德修身,禮讓齊家,立義和堂、制典則,設條教以誡子孫;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姑婉媳聽,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鳴鼓會食;養犬百隻,亦效家風,缺一不食。」一個九百人的大家庭,和睦禮讓,恭順孝慈,繁榮昌盛,這真是難能可貴,世間少有!
張氏家訓《百忍歌》流傳至今:
百忍歌,歌百忍;
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
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
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劉伶敗了名,只為酒不忍;
陳靈滅了國,只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為財不忍;
項羽送了命,只為氣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
古來創業人,誰個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
仁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後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準;
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結鄰近;
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飢寒可立品;
忍得勤苦有餘積,忍得荒淫無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
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消仇憾;
忍得人罵不回口,他的惡口自安靜;
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沒勁;
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
忍時人只笑痴呆,忍過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言便不忍;
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
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
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百忍歌》點出了「忍」對於修身處世是至關重要的。「忍」並不是是非不分,沒有原則,善惡不辨,相反,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清醒明白。而在日常生活人與人的勾心鬥角中、在利益的相爭奪中、為了私利的口舌之戰中,忍一忍,讓一讓,退一退,豈不是省去諸多麻煩與憂愁嗎?爭到最後,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加深積怨與憤恨,這難道不就是禍端的起始嗎?多少災難由於須臾不忍而釀成?到頭來覆水難收,悔之晚矣。「忍」中有大智慧,大修養,實踐起來真的不易呀。
「世間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老子》曰:「天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孔子曰:「君子矜而不爭。」成王告君陳曰:「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百忍歌含大智慧,遇事不妨忍一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