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8日,北京法官身穿制服走上街頭聲援絕食學生,要民主要法制。(圖片來源: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6月20日訊】從表面上看,今天的中國人普遍地對政治冷感,不關心政治,對政治沒興趣。然而,我堅信這只是假象。我敢說,當今世界,恐怕沒有哪個國家能比中國蘊藏著更多的政治參與激情了。
請大家想想看,假如今天中國舉行總統大選或國會選舉,中國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是稀稀落落,冷冷清清呢,還是轟轟烈烈,熱火朝天?我敢斷言,假如今天中國舉行總統大選或國會選舉,參選人數一定會很多很多,投票率一定會很高很高,競選方式一定會五花八門,演說場地一定會人山人海,媒體一定會傾巢出動,男女老少都會捲進選戰熱潮。不要說國內,就連海外也不會甘於寂寞。海外的中國人也一定會為選舉爭論不休,搖旗吶喊,多半要比對居住國的政治還更關心。海外的留學生和移民,只要還是持中國護照,還是中國公民,一定會有不少人專程飛回中國去參加選舉。我敢說,一旦未來中國政治開放,中國人的政治參與熱情一定會讓全世界驚嘆。
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在中國,共產黨專政了五十多年,國人的政治權利被剝奪了五十多年,一旦人們獲得了參與政治的權利,他們怎麼會輕易放棄呢?當今中國,政府的腐敗是那樣的病入膏肓,社會不公正是那樣的觸目驚心,一旦人們有機會運用手中的選票對此進行改變,他們怎麼會不熱心不投入呢?亞里士多德早就指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政治不僅僅關係到人們的利益分配和權力的爭取,而且也關係到展現獨立意志和團隊精神,實現社會關懷與社會公正,體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獲得世人與歷史的承認。一個痛感其個性與思想被壓抑了幾十年的民族,怎麼會對政治這種自我表現的大舞臺無動於衷呢?尤其是在開放民主的初期,百弊待除,百利待興,最能激起人們的理想主義和責任感;而初嘗禁果,又最能讓人感到新鮮刺激,忍不住躍躍欲試。所以我敢斷言,只要中國開放民主,中國民眾一定會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
其實,我們不必想像未來,只要回顧過去,我們就可以知道中國人是如何地富於政治參與熱情。例如八九民運,持續時間不過五十幾天,參加者就高達數千萬人次。一場純自發的非暴力的群眾運動發展到如此規模,這在中國歷史上、乃至在世界歷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不錯,今天的中國人看上去對政治毫無興趣,但是,他們只是對官方的那套政治不感興趣,並不是對政治本身不感興趣。只不過在今天,國人沒有任何正常的參與渠道。任何獨立的、主動的政治參與都意味著巨大的風險,而成功的希望則極其渺茫。換言之,今日中國人的政治冷感完全是被專制當局逼出來的。今日中國人的政治冷感是長期壓制的產物,是人性扭曲的表現。從表面上看,今日的中國人大多數隻是忙著賺錢,只是追求個人生活的滿足。其實,這正是人們由於恐懼而對政治失望的反映。當社會使人感到失望,而人又不能要求什麼,不能對任何外在事物抱有希望的時候,人們就會退回到一種只為自己的滿足而活著的狀態中。這種滿足常常只是他們對社會的報復。像這種不相信其他人,不參與公共事務,遠離政治的生活,已經不是人的生活,因為它完全違背了人的本性。這一點,專制當局自己最清楚。這就是它為什麼要始終堅持高壓以至於到了草木皆兵的可笑地步的真實原因。這也再一次提醒我們,爭取自由民主的鬥爭,不僅僅是為了建立一種更好的管理方式,也不僅僅是為了在公共生活中消除血腥的暴力,而且,那也是為了重建社會公德,恢復人類高貴的本性。
至於說有人擔心,正因為中國社會積累的問題太多,中國人的政治參與又受到太長時間的壓制,再加上缺少民主的傳統,一旦開放民主,會不會引起所謂參與爆炸?剛剛啟動的民主列車會不會因為負擔過重而不堪承受?我承認這種擔心並非毫無根據。對於這一擔心,我先前在別處有過分析評論,此處不贅。我這裡只想說明的是中國人到底是不是政治冷感。我強調的是中國人決不政治冷感。如今的政治冷感只是假象。為了避免所謂參與爆炸而引出的社會動盪,我們要做的不是拒絕自由民主,而是盡早地開放自由民主,逐步地開放政治參與。首先從停止政治迫害開始,從切實地實行言論自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