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代的嵇康(紀元224—263年)為人耿直,膽量極大。他的友人王伯通,新建了一座館舍,夜晚常有鬼魂出現,幾個住過的人都死了,從此,再無人敢住。王伯通只好將它關閉。嵇康聽說後,一定要去那裡寄宿。
王伯通問:「難道你真的不怕鬼嗎?」嵇康答:「鬼與人雖有陰陽之別,但老子說過‘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有什麼好怕的呢?」嵇康在那裡住下後,為了打發時間,就向王伯通借來一支古琴,坐彈。
鬼魂教導嵇康彈奏《廣陵散》
有一天夜晚,三更時分,屋內果然出現了八個鬼。嵇康雖然嘴上說不怕,但當鬼真出現時,還是覺得心裏發毛。於是他在心裏默念《易經》來穩定自己的情緒。待心情鎮靜後,嵇康問:「以前在這裡住宿的幾個人,都是你們害死的嗎?」
鬼答:「不是。我們兄弟幾個,都是虞舜時期的樂官,因受姦佞謀害,冤死,埋葬於此。王伯通在我們的墓上建屋,把我們壓得受不了。我們見到有人來住,只是想讓他們轉告王伯通,不料竟然被我們嚇死,我們實在不是有意殺人。既然你已經知道了這個情況,就請你告訴王伯通:請他將我們的骸骨取出,另行安葬。王伯通如果這樣做了,他算是積了大陰德,半年後可升為本郡太守。為了表示對你的謝意,今夜教你《廣陵散》一曲。我們曾經是虞舜時期的樂官!」說完,鬼取過古琴,將曲調彈奏了一遍。嵇康聽後,非常欣喜,很快就學會了。
第二天,嵇康將此事告訴王伯通,王伯通即刻派人挖掘,果然見到骸骨,另外找了一個風水好的地方,將它們安葬下去。
半年後,晉武帝司馬炎即位,王伯通果然被提拔,當了太守。
孫登:嵇康不懂保身之道 將有殺身之禍
嵇康喜好老莊哲學,相信真有神仙,只是一般人無法學到而已。嵇康曾寫過一本《養生論》,大力宣揚道家學說和養生內容的妙用。
他聽說有一個名叫孫登的得道長老,住在深山之中,夏天編草為衣,冬季則披髮為被;既會彈琴,又擅長嘯,便決定向孫登請教道法和琴藝,然而孫登卻始終一言不發。直到分手時,孫登才開口說:「你才學雖高,但不懂得保身之道,今後難免有殺身之禍。」
嵇康本是譙郡銍(今安徽宿縣)人,卻長期隱居於山陽(今河南焦作東)。當時隱居山陽的,除嵇康外,還有阮籍、向秀、劉伶、山濤、阮咸、王戎等六人。他們一共七人,常作竹林之遊,因此被稱為「竹林七賢」。
嵇康住處的院中,有一棵大柳樹,枝葉繁茂,十分喜人。嵇康在柳樹周圍挖了一條水溝,引水入溝,又在柳樹下砌起一座爐子,每天與向秀兩人,在此打鐵。嵇康雖然家貧,有人請他打造用具刀鏟之類,他卻總是不收人家的錢。但若是對方拿了酒食來,他就決不拒絕,拉住來人,一同飲食,盡情而散。《晉書》本傳說嵇康打鐵是「以自贍給」,為了生計。其實這也是嵇康的愛好,因為「叮叮噹噹"的鍛鐵聲,能與他不安的心理,產生一種共鳴,使他感到舒暢和快活。
鐘會誣告嵇康謀反 一代名士死於屠刀之下
有一次,嵇康正同向秀在樹下打鐵,向子期在旁邊幫著拉風箱,司馬氏的親信鐘會忽然來訪。嵇康卻只顧打鐵,旁若無人,對鐘會不理不睬,使鐘會十分難堪,只得離去。這時嵇康才說:「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意思是:「你聽到什麼風聲而來?到此又打探到了什麼?」他其實是把鐘會視作間諜。鐘會當然明白,便恨恨地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言外之意是:大家心中明白,你走著瞧吧。
從此,鐘會懷恨在心,伺機想加害嵇康。不久,機會就來了。呂安被人誣陷下獄;嵇康是呂安的好朋友,因此受到牽連,也被投入獄中。當時,有幾千太學生來拜嵇康為師,為老師請願;更有不少豪俊之士,表示要跟隨嵇康一起坐牢!但鐘會卻力勸司馬昭殺害嵇康,他造謠誣告嵇康謀反,還對司馬昭說:「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晉書.嵇康傳》)就這樣,一代名士嵇康終於死在屠刀之下。
臨刑前,嵇康眺望著西下的落日,要求撫琴一曲以壯行。琴取來後,他彈奏了從鬼魂(虞舜時期的樂官)那兒學來的《廣陵散》,長嘯一聲:「廣陵散從此絕矣!」這位耿直的、才情卓犖的詩人,死的時候才只有三十九歲。
但是,幾天以後,不少友人互傳:「夢中嵇康來報,他己成仙升天了!」
(據《淵鑒內涵》)